◎人本教育札記編輯部
台灣高中國文課綱爭議多年,文言文比例一路調降(部編本約7成,95暫綱率先調降,99課綱55~65%,101課綱45~65%,108課綱45~55%),教育界、文學界、與社會大眾卻仍爭辯不休。
除了明面上的文體與國族認同之爭,有兩個在課綱爭議裡鮮少被提及,但以教育來說,更為重要的核心議題:
(1)「過往的國文教育,對幾個世代的學生造成什麼影響?」
(2)「什麼樣的國文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具備現代公民應有的知識與能力?」
人本教育札記從這兩個議題出發,開始檢視:
(1)「國文課本講了什麼、沒講什麼?」
(2)「這些課文有什麼共通點,背後蘊含什麼樣的思想與文化脈絡?」
(3)「課文導讀與教材指引寫了什麼、沒寫什麼?」
(4)「現場國文老師如何教授課本內容?」
在探究的過程,我們的主張越來越清楚:「要讀文言文,而且讀得越透徹,越好!」身為現代民主社會的公民,為何還要讀文言文?如果你是家長或老師,如何引導孩子讀「透」文言文?
下一代需要什麼樣的國文教育,我們一起思考。
(一)為什麼要讀文言文?
📚史英,〈想要多選幾篇文言文〉(2017/9)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4
(二)解構課文背後的中華文化
📚吳以立,〈區桂芝們教我的事:「禮義廉恥」的世界沒有「理」〉(2024/1)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5
📚【podcast】〈不追究真相事實,何以談廉恥!〉(2023/12)
📚史英,〈一窺國語課的堂奧:猴子的數學〉(2020/3)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6
(三)重新解讀文言文
📚何淑真,〈森小的一堂國語課:桃花源記〉(2018/2~3)
(上)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7
(下)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8
📚【podcast】〈孔子慶生應援──來幫孔丘平反〉(2023/9)
(四)教小孩讀經典
📚何淑真,〈森小的一堂國語課:蘇軾詞〈定風波〉〉(2017/7~8)
(上)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9
(下)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20
📚何淑真,〈森小的一堂國語課:莊子寓言〉(20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