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想要的媽媽,曾經打我兩巴掌

朋友都想要的媽媽,曾經打我兩巴掌
note.detail.update
2023-03-24
note.detail.writer
北方的溫蒂

◎北方的溫蒂

 

每年母親節前夕,大街小巷就會變成粉與紅的世界。對著各式慶祝活動、促銷折扣,以及裝飾布置、社群洗版,我抱怨肯定去哪都好多人,還約不到朋友跟我玩──大家都去過母親節,我只能窩在家耍廢。

「你家不過母親節嗎?」

「我從沒過過母親節。」

朋友瞪大眼睛──他知道我媽媽健在、對我很好,我們的關係也很親近。

「我家沒有過節的習慣。」

「那還是可以做些什麼表達心意吧!」

看著朋友眼底的譴責,我想說些什麼為自己辯護,卻什麼也說不出口。

我要怎麼解釋,康乃馨在我心中,並非感恩與溫暖母愛的象徵?

我要怎麼說出,每逢母親節,我總是會想到被媽媽打的兩巴掌?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有一個人人稱羨的媽媽:衣食無虞是基本;要什麼玩具就有什麼不稀奇(閃閃發光異特龍、橫衝直撞四驅車、AI機器人菲比小精靈……);媽媽還會教我玩仙劍奇俠傳、定期帶我去漫畫店租書;最酷的是,媽媽還推薦我和姊姊看南方四賤客,說這是一部很有智慧的政治卡通!

其他家長會做的事,媽媽當然也會做,例如:引導我完成功課、讓我參加各類課程與活動,但她從不強迫我做不想做的事,即使有時發生衝突,但都會讓我表達需求,也會告訴我她的考量,我們一起找到共識。

當我加入校隊打球,她不會說專心念書才重要,而是讓我買想要的球鞋;當我覺得去補習班對我的人生發展沒有幫助,她便將學費轉為學習基金讓我自由運用;當我高中選擇文組,她也不加干涉,只是在我請她提供建議時,告訴我社會的現實是什麼。

然而,對著這樣願意給足我成長空間,同時又會在需要的時候給我支援的媽媽,我卻說不出口我愛她。

 

 

曾經是說過的。

五歲那年,幼兒園老師教我們做了康乃馨,配上文情並茂的卡片,只等母親節一到,親手送給親愛的媽媽。還記得那天是假日,值班結束的媽媽一打開家門,我就衝過去抱她,以為會得到一如往常的敞開懷抱;沒想到卻被一把推開,我不放棄地拿出小紅花以及卡片要給她,她卻扔掉花、撕碎卡片,然後給我一巴掌。我不記得自己哭了多久,只記得最後她把我抱在懷裡,手上撫著碎裂的花瓣與卡片,臉上也滿是淚水,少見地說著她和爸爸吵架的事情。

年幼的我早已懂得體諒媽媽,但自此之後,我對她再說不出我愛你。

 

十歲那年,一樣是鄰近母親節。

電腦老師教我們設計電子卡片,在母親節那天送給媽媽。我選好背景款式,放上裝飾與素材,打好「媽媽:」,卻始終寫不出下文。糾結好久,終於寫下幾行心裡的話。

過幾天,我在阿嬤家二樓和堂哥玩電動,姑姑通知我媽媽的車已經到達,我沒有想太多,把那場格鬥打完,過了五分鐘才下去。剛到一樓,媽媽就衝上來打我一巴掌,大罵:「我下班這麼累來接你,你好意思在那裡玩電動讓我等!車子不能停太久你知道嘛!」姑姑們過來勸:「小孩子難免貪玩,趕快回家休息就好嘛。」我一邊頂著熱辣辣的疼痛,咬著牙不讓淚流下來,一邊覺得荒謬──明明偶爾我或姐姐被姑姑用藤條打,回家後媽媽都會皺眉:「怎麼可以用這種東西打,我都捨不得這樣打你們!」

最後,獲得人生第二道巴掌的我,永遠刪除了那張電子卡片。

 

 

李佳燕在〈打小孩是打誰?〉寫道:「體罰使孩子因為身體的痛苦,而服從大人指令,是把小孩視如野獸,大人自己則化身為馴獸師。可是,即使是野獸,基於動物保護的觀念,現在也已禁止鞭打野獸了啊!難道我們的孩子比野獸更不值得擁有尊嚴嗎?」

「下次,當大人被孩子氣到只想要打下去時,請深呼吸,先離開現場,提醒自己:我生養的不是奴隸,不是野獸,也不是物品,他是一個孩子,是一個人。而我不是打人的壞大人,更不是馴獸師,我不要孩子恨我、咒罵我,我是一個愛孩子,也希望孩子愛我的大人。」

我的媽媽沒有把我當成野獸,我也不恨她。只是我多麼希望,那兩次,是她離開現場冷靜下來,而不是揚手打在我的臉上,我的心上。那兩次失手打我的兩巴掌,讓已經三十歲的我,至今仍心有餘悸:覺得此生再沒有比那更羞愧與屈辱的時刻。

這兩段記憶我很少想起,也不願想起;也知道自己在家庭教育這一塊,美中不足的部分已經非常少了,又何必吹毛求疵?有時看到家長打小孩,聽朋友說著父母對自己的打罵與控制,一邊覺得憤慨與同情,一邊覺得那是離自己很遙遠的經歷;卻往往在某些特定時刻,察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總是很難坦率表達自己的情感,也存有自我懷疑與缺乏安全感的傾向──這在大部分時候,是很少出現在我身上的。在那些時刻,總是會想起那兩巴掌,以及當時來不及說出口,後來也再說不出口的話。

也不禁想到,如果僅是被媽媽打了兩次,就得承受這麼深遠的負面影響,那麼其他常被打的孩子,心裡該有多少傷口,對父母的情感又該有多糾結啊!

寫這篇文章對我而言非常困難,以前我也從來不和別人說這個事情。但我必須寫出來,是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因為身而為人,難免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但當情緒快要失控,尚存一絲理智的那刻,希望我們都能記得:有些界線一旦越過,造成的傷害會很深很遠,即便沒有到「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是百年身」的程度,也會讓孩子(或任何被打、被粗暴對待的人)痛苦很久,最終也都會回到你身上,讓你也痛苦很久(如果你在乎孩子)。

 

至於今年我會不會過母親節呢?

嗯,真是個好問題。


本文授權轉載至親子天下,在粉專引起熱烈討論,作者看到後和編輯部討論,針對其中幾點來文回應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