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修
為罷免文山區立委賴士葆而誕生的「文山退葆」裡頭的志工小k在大罷免開始前,就已經加入當地的民防團──文山自訓團,並在自訓團內與夥伴,一起學習防災演練、急救、避難等知識。
「因為青鳥運動後嘛,大家會想說要怎麼辦。覺得至少要有一些準備。那後來12月時出現了一個想罷免賴士葆的社群,我進去後,哈哈,發現民防團內有好幾個夥伴也在裡面了。」
一開始,小k在罷團內擔任Line社群主要管理人,後期也負責整理連署書。他分享了管理社群的經驗,例如怎樣避免太多的閒聊洗版而讓大家不會錯過重要訊息、怎樣設置自動回覆讓連署點位置、擺攤時間等基礎資訊可以定期發送,還有如何應對假帳號以及假冒的管理員。
「真的有喔!他就把自己的頭貼加上皇冠標誌,然後半夜在群組內說這個群組要解散了請加到另一個群組。我看到就趕快把他踢掉。」
說起這些故事時,小k不斷地發出笑聲,畢竟這些事情現在說起來都很好笑,但當下發生時可是處理到精神緊繃。問起他之前就有管理社群的經驗嗎?小k一愣:「當然是沒有啊。」
因為加入罷免運動而開始發展各種意外技能的並不只小k一個,而是一種常態。管理社群、剪片、網路宣傳、文案、數據分析各地區過去投票傾向......許多志工在行動中不得不長出各種能力來支援前所未有的行動。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些人參與過318運動,對社會議題熟悉度高、也有些人過去未曾接觸社運,一切從零學起。但無論如何,這群人都選擇了走出家門,站在街頭與未知的群眾們溝通。
身為管理員的小k時常得面對在社群與網路上遇到的反對者,他戲稱這些人為「鍵民」:「就是鍵盤鄉民啦。沒有真實的行動力,就是只會在網路上說說而已。有些人混進Line問我們『一個月領多少』,我都會直接把志工報名表單貼到大群組,請他填寫報名表當志工,就會知道我們根本都沒有領錢。我每次遇到都會這樣做,但是沒有一個人敢來啊。」
如今在世界各地,皆有依賴網路而崛起的政治群體,有些支持非典型政治人物,例如美國的川普。有些則造成非傳統的新興政黨崛起,比如德國的另類選擇黨。但這些政治群體所表彰的價值觀,卻是反對接收難民、反對性別平權,帶著保守與民族主義的色彩,卻獲得了不少年輕群眾的支持,對比到台灣的鍵盤鄉民們,是一樣的嗎?
有相似,卻也有絕對性的不同。
小k認為在網路興盛的時代,辨識真假訊息是重要課題。然而老年人可能相對不熟悉網路生態、年輕人在社會經驗上較少,這兩群人能做出判斷的基礎就較薄弱。小k自己也有一些朋友在人際關係上較為侷限,大部分以網路交友為主,這類人在判別真假訊息的能力上也會較為薄弱。
「這批人如果不是不想理解政治,就是對政治有過多美化的幻想,並沒有很實際接觸政治的經驗吧。」他說。
然而,台灣終究是不同的,德國與美國以難民會搶本國人工作來驅離難民,對於台灣來說可能是太過奢侈的理由。小k馬上就想起當年反送中事件後,台灣是否要接收香港難民的爭議。
「但在台灣我們真的會先想到國安問題欸......德國美國那邊,大家都知道他們是國家。可是除非世界上大部分人知道台灣是國家,跟對岸那個匪區不同,我們就能比較正常的去談這件事情。」說著,小k嘆一口氣:「不要說德國美國,奈及利亞等非洲國家,至少他們不會被說奈及利亞跟哪個誰誰誰是同一個國家啊。」
「其實我們真的不想出來。」小k說自己其實是內向的人,坐公車時都會選邊邊角角,跟人接觸太久後會需要有一些獨處時間,很多罷團內的夥伴其實也跟他一樣並不是那麼習慣長期與陌生人面對面接觸。
而網路上看到連署書份數達標的消息時,許多網友可能會感到振奮,但對小k來說倒是沒有太大的感覺:因為你就是每天在點連署書的那個人,每天都要算、都要想哪邊還可能可以再多收到一些,以及今天預計要收到幾份,如果收不到預計份數的話就會頭很痛,想說要把進度追回來。尤其雨天真的會差很多,本來預計假日因為有出去多擺攤,可以一天一千份,但是當天如果下大雨可能就只會收到六百份。」
焦慮的時刻壓倒性的多,上街頭時,還會被路過民眾說「有拿錢」、「政黨派來的」。問起有沒有開心的事情,小k想了想:「大概就是可以跟原本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名人合照還有要到簽名吧?有宣講的需求,邀請他們來宣講,講者們也知道罷團沒有錢,連車馬費都沒有辦法給,可是他們還是願意花時間無償來宣講,罷團的志工對講者們都懷有無限的感謝,所以可以當面聽他們宣講、跟他們合照、拿到簽名或是握到手,我們就心滿意足了。」他開始算起志工證上的簽名,呵呵呵的笑了幾聲。可其實,他很捨不得志工們被侮蔑有領錢、捨不得志工們被欺負。問他怎麼看參與了運動的公民們,小k想了想:
「在大罷免中我看到的公民,是願意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而從舒適圈離開,把他們原本應該休息、耍廢、出去玩的時間拿來站在街頭。一群為了讓社會更好、讓國家正常化,願意為了自己的理想面對異溫層、出來實踐自己的想法的人,我覺得,這是大罷免中,我所看見的公民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