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note.detail.update
2025-07-01
note.detail.writer
史英

◎史英

大罷免辛辛苦苦的走過兩階段的連署,已經進入三階,準備要投票了;我心裡一直想的,就是怎樣和「中間選民」說話:無論是罷團在街上,還是我們在家裡或辦公室。

今天這篇本來是寫給罷團志工的,但我想也給大家看看,看看要守住這個國家、也就是說服中間選民、有多難──真的和教小孩一樣非常的不容易,如果真的要站在他的立場的話!

所謂中間選民,就是指拿不定主意,或懶得去拿主意的人:他們不太花力氣做判斷,最容易被一面之詞左右;但他們才是「大罷免、大成功」的關鍵——至於深藍或深綠,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也就不用再跟他們多費唇舌了。

所以,在同溫層取暖每天罵爽這種事情,千萬就別再浪費時間了;把時間省下來跟「中間選民」說說話,才是三階應該做的事——這也不單是為了大罷,要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從根本上說,就是必須要有和「別人」說話的能力。

這很有一點難度,因為我們都習慣和「自己人」說話。現在的挑戰,是要從「中間選民」的角度看事情,並學著「感受」他們的感受。例如,聽到「你們的海鯤號要先浮起來,浮起來就有錢了」,我們當然非常生氣(什麼你們的?還詛咒我們的潛艦);至於中間選民對此的感受,我們恐怕就顧不到了。

那怎麼辦呢?有人以為,如果真的要從別人的角度看事情,那就先要把自己變成那個人。但這有兩個危險:一個就是,努力半天也變不成別人,什麼角度不角度的就只好不了了之;另一個危險,是自覺已經變成那個人了,但看出去的視野仍然是出自自己的角度,自己卻不知道。

第二個危險,父母和老師最是難逃:我們總是以為,小孩在想什麼還有我不知道的嗎?我又不是沒當過屁孩?然而,今非昔比,今天小孩的視角往往是從網路「下載」而來的;當然,大人未必一定不能跨過代溝或網溝,但我們都知道,教育的失敗,大半都源自大人的自以為是。

那怎麼辦呢?我是主張,應該放棄改變自己的那個妄想;相反的,應該好好思考自己和別人(也包括小孩)的差異——從這個差異中,經過各個面向一再而三的對比,或者反而可以發現中間選民的視角。

打個比方,比如小孩想要買雙好球鞋,他的虎媽就罵他:「球練起來就有好鞋了!」對於這個「虎媽現象」,我們會看到什麼呢?我猜,應該是看到小孩的需要:不給他好鞋,恐怕球也「練不起來」吧?

這時,旁邊的一位「中間選民」(姑且讓我這樣稱呼一下)卻覺得這媽媽「也不是沒有道理」於是我們暫時放下對小孩的關切,開始覺得十分好奇,好奇她是怎麼回事,他跟我們的差異是從哪兒來的呢?

所以,要是真的願意「從中間選民的角度看事情」,最重要的,是對他的好奇;好奇總是引發興趣,興趣總是啟動問題,問題才能帶來答案。

經過一再而三的對比,我們於是發現:既然我們看到的是「小孩的需要」,那位「中間選民」大概,大概就是沒看到小孩的需要;那是看到誰的需要呢?大概,大概只能是看到「虎媽的需要」了吧!

虎媽的需要會是什麼呢?從這兒開始,我們就是從「中間選民」的角度看事情了:虎媽應該是需要小孩把球「練起來」(除非那是別人家的小孩,若是那樣,她就會說:你們的小孩要先......),於是,中間選民就會建議她去上人本的父母班,學習「教小孩認真練球的方法,就不用怕白買了一雙好鞋」。

經過以上的「思想實驗」現在,我們可以思考要和「中間選民」說什麼,就還是以「浮起來」為例;首先,我們知道中間選民忽略了「你們的小孩要先......」不,忽略了「你們的海鯤號要先......」那一句,所以他以為立法院那位真的是孩子的虎媽,忽略了那是外國派來阻擋買好鞋,不,阻擋建潛艦的。

其次,我們要謹記,是要從中間選民的角度看事情;所以,我們要跟著他忽略那一句(否則,一開始爭論本國和外國的問題,就脫離了潛艦的主題),順著他的思路,跟他說:對,虎媽(就當孩子真是她的)說的也有道理,她應該是在想,預算應該分兩筆,一筆是先讓它能浮起來,那筆以前就撥了;第二筆才是讓它能沉下去,等看它浮起來之後再給,對吧?

中間選民這時候應該開始想,咦?錢是可以分兩次給,但造潛艦真的可以分成「浮、沉」兩階段嗎?所以,我們就可以和他聊天,說:一開始就把浮沉兩種機能一起設計進去,同步開工,這應該是一般的造艦方法......(事實上浮沉機制用的是同一部壓縮機,負責從艦體排出排進海水)

這時,不妨等著「中間選民」問:那不然呢?我們就可以接下去說:但我們虎媽(這時要改用她的真名,但「我們」兩個字要保留)應該是要求政府採用創新工法,先造浮,再造沉,所以沒看到浮,就不給沉錢,也真是用心良苦啊......

這時候,「中間選民」應該會開始思考了吧?他也許會說:她也許不是那個意思,浮沉只是比喻──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說:對,那你去問問她,她到底是什麼意思,我也很想知道!

這樣跟中間選民說說話,無論是罷團在街上,還是我們在家裡或辦公室,真能讓他開始思考、到底有多少效果呢?這我不敢講;不過,就像「31大於0」一樣,總是「有說大於沒說」,應該沒錯吧?
 

note.detail.more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大罷免辛辛苦苦的走過兩階段的連署,已經進入三階,準備要投票了

史英 2025-07-01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其實,今年暑假的大阪,真的有一個特別的event,就是...

史英 2025-03-01

關心則亂
關心則亂

自從排定兩週後住院,阿公就整天唸:這個醫生一定是想騙錢...

史英 2025-01-01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課堂上有同學問「為什麼德國的好公民,包括高等知識份子和秀異專

史英 2024-12-02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昨天我在街上遇到誰,你絕對想不到。遠遠走來的,居然是康德…

史英 2024-11-01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自從我們全力推動「抗網保孩」以來,就不斷被問:為什麼不是倡導

史英 2024-09-01

抗網保孩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網路橫行的時代,一個一個的小孩,正被演算法和社交平台「網」去

史英 2024-06-26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我們想帶小孩去廣島?因為,我們期望他的心智得到淬鍊..

史英 2024-05-01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你講的擲地有聲,是顛撲不破的硬道理;但你的對,能反駁他的錯?

史英 2024-04-30

教學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那天碰到老李,他劈頭第一句就是:「聽說你在弄什麼抗網保孩?」

史英 2024-03-01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我聽說很多國小流行講「不要踩我的切爾西」, 問他們切爾西是什

史英 2024-02-16

教學抗網保孩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嶄新的一年正要開始,想起那句古舊的老話:溫故而知新...

史英 2024-01-01

抗網保孩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我們不得不問:人類文明演進至今,為什麼還像部落時代一樣…

史英 2023-11-01

MeToo嗎?其實是WeToo
MeToo嗎?其實是WeToo

先說,到底是WeToo或UsToo,我一點也不知道哪個對

史英 2023-08-29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所以—所以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議,不該讓受害者家屬涉入。

史英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