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note.detail.update
2025-02-27
note.detail.writer
史英

◎史英

所謂「網傳私照」,就是指小孩的私密照片,足以引起人們指指點點、或引發不當議論的,在網路上流傳,無論原因是被騙或欺騙、自願或被迫、甚至交易。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所以這則教戰手冊的讀者,可以分為三群: 

A. 自己的孩子還沒有被捲入「網傳私照」問題,但一直擔心哪天會輪到自己的小孩,所以希望在這兒找到「預防」的方法; 
B. 自己的孩子已經成為「網傳私照」的受害人,希望知道該怎麼處理,怎樣才能幫到小孩; 
C. 自己的孩子,竟然成為「網傳私照」的加害人,希望知道該怎麼因應,怎麼救自己的孩子。

這三群爸媽的需求不同,很難在同一篇文章中回應。但我們想了一個方法,應該還算是可行。

本文以下要談的,主要是針對B群爸媽的需求,也就是假設已經面臨孩子受害的事實;至於A和C群爸媽呢?要請A和C群爸媽稍微多用一點心思,做一點轉化。轉化的方法是如下:  

請A群爸媽把本文的內容,包括受害小孩的感受,大人小孩的討論,等等,當做某個聽來的故事(案例)講給小孩聽,並和她或他討論其中提供的方法是否有用,或合理,等等;這樣,自己的小孩就可以在其中學到「預防」將來受害的方法。

請C群爸媽也把本文的內容講給小孩聽,就其中受害者的想法,或處理方式做討論,從中思考加害者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降低傷害,無論是對別人或對自己。

以下,我們就針對B群中的爸媽,也就是小孩已經是某類型的「網傳私照」的受害者,來提供一些因應的方法。

一、假設受害小孩感到非常受傷,非常難受

➊ 這時候,絕對不是責備小孩的「時機」,如果不想把小孩趕走,如果還想幫助小孩的話。爸媽必須先「治療自己」,治療的方法是告訴自己:我現在如果能幫他或她渡過這一關,剩下的一輩子都還可以教訓他或她。事實上,以我們以下要提供的方法,只要能成功做到、幫到小孩,這個幫的過程就已經是對小孩最有力的教訓了,以後自然根本就不需要再責備。
➋ 把自己「治療好了」之後,爸媽就可以做一位傾聽者,讓小孩把心中的委曲、屈辱、恐懼、孤單都傾訴出來。這時要向小孩保證:
a. 絕對不會告訴別人,只是兩人之間的祕密。
b. 絕對不會責備或評斷他或她,只會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c. 傾聽的目的,只是幫助他或她走出痛苦。
d. 至於接下去要做什麼,等講出來心裡好過一點再說。
➌ 幫小孩把他或她的傾訴整理成好記的項目,否則講過就忘,傾訴出來的痛苦就無法成為踏出下一步的動力。整理出來的重點,應該包括以下幾項:(如果小孩沒有講到那個項目,爸媽可以主動詢問「你有沒有感到……?」)
a. 感覺到被騙,當初以為不會流出到網路上,自己像個傻瓜;
b. 感覺到焦慮,遇到的每一個人,似乎都看過自己的私照。
c. 感覺到丟臉,某些看過私照的同學,總是用那種眼光看自己。
d. 感覺到快要瘋了,網路上不斷有人對自己講些不堪的話,好像每個人都可以侵犯自己。 
➍ 整理成項目後,各種痛苦的回憶都變成言詞的「標籤」(例如,被騙、焦慮……);鼓勵小孩利用這些標籤,把自己的經驗再復習一遍,教小孩像講別人的事那樣,用第三者的態度,客觀的看待這份回憶。

二、假設受害小孩宣稱「這沒什麼,我不在意」

➊ 爸媽首先要想到:這很可能是一種「託詞」,為了避免爸媽生氣,或為了阻止爸媽介入;所以爸媽的回應方式,不能是去跟小孩爭辯「應否在意」。
➋ 無論是託詞還是小孩真的不在意,這時,爸媽可以把前面「一、」的內容,包括其中受害者的感受,以及那位爸媽跟小孩討論或幫小孩整理的回憶,當做一個聽來的故事(案例)講給小孩聽。
➌ 做到這樣就可以了,不要逼小孩「必須感到難過」,讓「一、」的內容在小孩心裡發酵,等待一段時間,再進行下一步。

三、包紮傷口(即前述的「一、」「二、」)之後,鼓勵、協助、或帶領小孩展開行動

➊ 跟小孩討論要不要「有所行動」,所謂「行動」,是指找加害者「理論」、「談判」、「要求補償」等。
➋ 在討論中(而不是拿以下列出的理由來說服小孩),在適當時機,提出行動的方式以及理由(但不要強迫他或她接受),並聽取小孩的想法:
a. 行動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停損點」——時光不能倒退,但可以讓傷害不要擴大;而最後的法律行動(見下文「e.」),則是談判的籌碼。
b. 要求加害者(即散佈私照者)收回或刪除網上那些私照,這樣可以避免讓更多人看到。
c. 要求加害者在收回或刪除私照之後,在散佈的網域上公開道歉,承認自己做了錯事,但道歉時不能提到受害者的名字——這樣可以把矛頭導向加害者,避免在網路上被說是受害者自願、或自找的。
d. 提出補償條件,無論是要求加害者提供某種勞務(代理值日生一個月?)、賠償某種有價物品或金錢(「開什麼條件」特別要聽他或她的想法)。
e. 如果加害者拒不配合,可以考慮法律行動(散佈未成年者私照違反兒少法,無論是否得到本人同意,請上教育部或衛福部網站查閱);涉及法律的談判,當然應該由雙方家長進行(如果對方也未成年),所以這是爸媽出面挺小孩的時候了。
➌ 等小孩開始考慮「展開行動」,即使還沒有完全同意,可以跟小孩說明「行動」的意義如下:
a. 行動是治療傷口唯一有效的方法;不行動等於是在「難過自己的難過」,會讓自己更難過。
b. 行動提供對方彌補其錯誤的機會,也給對方提供了最好的「教育」。
c. 行動可以阻止其它「網傳私照」的行為,挽救很多將來的受害者。
d. 受害是一個不幸,但因受害而展開行動,是提升自己,培養勇氣與能力的大好機會。

四、經過前面「一、」「二、」「三、」之後完全同意,可以跟小孩說明「行動」的意義如下:

➊ 如果小孩已經「療癒創傷」、「學到教訓」,就可以讓此一不幸事件告一段落; 
➋ 否則,可以重覆前面「一、」「二、」「三、」,特別是「三、」, 並不排除真的展開行動,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受害小孩;
➌ 即使小孩已經「療癒創傷」、「學到教訓」,我們也建議在一段時間之後(當小孩更平靜或更成熟),爸媽還是陪著小孩展開某個程度的行動,因為,這實在是在今天「抗網保孩」的時代裡,每一個人應該要做的事情。

以上,是針對「網傳私照」的受害問題,我們提供給B群爸媽的因應方案;希望爸媽看了這些實際可行的方案,能夠放下懊悔、自責、對小孩的憤怒,把危機化成轉機。

另外,希望A和C群爸媽,也能參考前述的「轉化」方式,利用本文,改變自己困惑、無助、逃避的心情,無論是在預防或善後方面,都能實質幫到自己的小孩。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