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嵐心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若是設想其發生在孩子身上,更是令人不敢細思地焦躁不安。
究竟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呢?這是許多人一直不解的疑惑。
但比起在外圍苦思孩子為何會踏入那些陷阱,不如,我們就一起走入那些受害孩子的世界,一起來看看,這些孩子到底遭遇了些什麼。
「不過是幾張照片而已……」
學生阿華為了社交及跟上流行,經常花光零用錢,他的父母當然不會再給他更多,甚至常責備阿華「你以為錢那麼好賺嗎?」、「要錢就自己去打工賺!」阿華被罵時總是有點愧疚,又隱隱不滿父母不夠愛自己。某天,阿華收到學生打工的邀請,標榜門檻低不限年齡,又可以領到不錯的時薪。阿華將信將疑的聯絡了對方,對方熱情的跟他介紹說是特殊主題的餐廳,賣點是讓店員穿上特殊裝扮吸引客人,只要傳照片讓他們線上篩選,長得夠好看就可以入選。阿華看對方沒有要詐騙金錢,便將自拍照傳給對方,結果對方大力稱讚他,並稱為了要幫他量身訂作衣服,需要阿華脫衣服拍身材照。一番吹捧下來,阿華拍攝了各種角度的半裸照給對方。最後,對方說過幾日再與他聯絡,卻再也沒有出現。原先,阿華只當是被浪費了時間。不料,有天他朋友傳了那些半裸照給他,並追問他「這個人是你嗎……」
打工詐騙是數位性暴力的常見樣態之一,但「打工詐騙」所描述的是加害者的手法。細究故事中受害的阿華,可以看見他並非一開始就準備給出照片,而是一步步在吹捧下逐漸放鬆了界線。
大人可能覺得孩子太沒戒心,但照片獲得肯定的感受確實蠻好的,且公開照片對網路時代的孩子而言真的沒什麼,因為平常也會Po上網,而且是給照片又不是騙錢,就會認為自己能承擔風險……這都讓小孩的敏感度降低。直到照片被外流到網路上,才會愕然驚覺,原來這件事情的影響這麼大。
但傳自拍臉照也罷,跟陌生人傳身材照也太誇張了吧!倘若你有這樣的疑惑,或許,下個案例能讓你對孩子的困境有更多了解……
「我一開始只是喜歡拍照,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喜歡玩cosplay的學生小艾,在網路上認識了大強。大強說她長得很可愛,想出借服裝給小艾穿,交換條件是穿完後要拍照給他看。小艾平常就熱愛分享照片,卻一直苦於沒有錢可以買角色服,於是她欣然答應,也將大強視為好朋友。但大強後來卻要她拍露腿、露乳溝的照片,看在大強是好朋友的份上,還是給了他這些「福利照」。不過,大強要求她身體的露出部份卻越來越多,小艾想拒絕卻被大強威脅不再出借衣服給她。無奈之下,小艾再度傳了照片。沒想到,大強又拿著那些暴露照要脅小艾拍更多私密照。小艾不明白事情從哪裡開始變質,但她真的很害怕那些照片被流出,她也相信自己不管跟誰講這件事都會被責備,於是她不斷展露身體回應大強的要求。最後,她整天都沉浸在憂慮跟焦慮之中,總是盯著手機,深怕自己的照片有天就被公諸於世……
性勒索也是數位暴力中常見的樣態。有人可能會說,自拍照就算了,暴露照就不該傳出來!但站在小艾的立場,大強或許是摯友(別忘了,他還無償借她衣服),甚至,在小艾傳出第一張照片時,他們成了「共犯」。
共犯?乍聽時可能會眉頭一蹙,不過如果把故事內容換成「驚爆!少女竟以自拍照交換免費衣服」,是不是能理解小艾在害怕什麼?拿自己的照片與他人交換某種物質利益,是會讓人質疑有道德瑕疵的。
林奕含說「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這就是元兇。犯罪者明白這點,並以這種有病的關係困住被害者,讓被害者難以脫身,也害怕脫身。
但除此之外,私密照的外流也未必是因為被騙,而是因為孩子的腦迴路常常很清奇……
「我真的很冤枉!我沒想那麼多……」
寂寞的國中生小安瞞著媽媽交了男朋友,與她同年的男朋友想和他交換裸照,並先傳了自己的生殖器照以示「誠意」。小安沒有多想,只覺得對方都傳了,那「公平起見」也回傳了裸照,卻不料她的裸照竟被外流了。原來是共同好友阿德跟小安的男友交換遊戲帳號時,正巧看到了便將之轉傳。後來事件越傳越遠,校內的異樣眼光接踵而來。遭受無妄之災的小安與男友分手,並開始會在課堂上昏睡不醒,不與人交際的同時,又深深著迷於模擬戀愛的AI軟體……
對小安來說,這實在太冤枉了。她只是將自己的照片傳給男友,然後居然被另一個朋友傳出去。要怪男友出借帳號嗎?還是要怪阿德亂傳照片?但為什麼全部的人都在怪自己?
旁人的指摘使小安求助無門,她也想不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最後只能將自己與現實隔離,更深地栽入網路。
有成千上萬案例,講的是孩子為了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東西,例如用秘密維繫的信任,例如物質需求,有時甚至只是好奇,而在網路上「出賣」自己的身體。這確實都從小小的事開始,只是孩子不知道哪裡是界線,甚至被人刻意擺弄界線,事件就此失控。
這些看似荒謬的案例,乘載的是孩子的傷痛,出於孩子想尋求關係的連結。即便是物質需求,最終也都是想獲得稱讚、融入群體,以來填補空虛。責怪孩子愚笨是沒有意義的,最好的回應,從來不是用責備擊碎他,而是用陪伴填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