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真」反而越迷路──孩子在網路間迷失價值觀

越「真」反而越迷路──孩子在網路間迷失價值觀
note.detail.update
2024-11-01
note.detail.writer
鄧嵐心
抗網保孩

◎鄧嵐心

了解真誠現象的雛型概念後,是否不禁想追問,這真的會很嚴重嗎?面對社會上的真真假假,本來就是每一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的問題。

這可以說是一點錯也沒有,卻忽略掉一項事實。

我們都已經是成熟的大人了,而孩子卻要在這種環境成長。

我們大多在現實且重視人際關係的環境中成長,沒有手機、沒有3C,更沒有網路上的諸多危害。在形塑價值觀的青少年階段,都是人與人的接觸。即便有電視,電視上的那些人我們現實中也不認識,很好跟自己的現實生活區分。

現在的小孩可不一樣。網路上交流的對象有可能是現實認識、是網路認識,也或許是個網紅,但即便是網紅,也不是像電視節目一樣遙遠,他們也會跟自己的觀眾嘗試交流。在這個方便的時代,自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更把握住這些觀眾的心。

在這個虛構跟真實界線模糊,也更加難以判別真假的時代,我們的孩子在更高風險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或許會連真實都不相信,因為這個網路上有太多的假。我們的孩子沒有愚蠢到完全看不出假,卻不清楚如何了解真實。

最後,他們倘若什麼都不信,就會更好被操控。

只要有人說「我也不信」,他們就會深信不疑。

這是建構個人價值觀非常難的時代。

可是個人價值觀有什麼重要的呢?接下來我會細談真誠現象的危害,而後,價值觀的重要性昭然若揭……

「哈哈笑死」

看到喜劇,笑死。看到悲劇,笑死。一點都不好笑的東西,笑死。面對什麼事情的第一反應都是「笑死」,網路上這些人究竟在笑什麼笑?

對於到底在「笑」什麼的討論,可以看前期的文章(註)。而這邊要討論的,是笑所能反映出的「真誠」。

他們什麼都笑,也不在乎那好不好笑,再無聊的話,只要複製貼上,就能多一層嘲諷意涵,這叫作複製文。若是不熟悉這種文化,可以想像一種樸素的霸凌方式,就是小朋友會模仿他們覺得奇怪的行為,進而嘲弄對方。複製文就是這種功能。

那這又有什麼真誠呢?「笑」是放鬆的表現,看到可愛或幽默風趣會笑,是因為放鬆。但當看到不好的東西,例如歧視言論、危險行為時,原先應該要下意識地緊繃,不會笑出來。

然而,當小孩第一瞬間沒有意識那件事的危險時,他會笑,覺得那件事很奇怪的荒謬感逗樂了他。這原先是無知釀的禍,也是值得教育的時機。結果卻有人因此覺得,啊,笑出來才是真誠的反應啊!小孩可不會說謊。所以我們都應該依循最樸實的本能去笑,這是「真誠」。笑不出來,就是虛偽、偽善!
在這個什麼都能笑的,甚至你得笑,否則就會被主流排斥在外的環境,人的感受力就會被消弭,因為得屏除所有不對勁的感受,先笑再說。

接著,即便面對不對勁的事他就會說⋯⋯

「我覺得這沒什麼」

但,難道真的沒什麼嗎?

人生在世,不可能孑然一身。內心總有牽掛,只是或多或少、對象是誰以及是否有展現出來。

可是,現在的網路環境卻會告訴孩子們,他們不該去在意任何事,「認真就輸了」,不是嗎?

這樣的矛盾,早早就在孩子心中深植。

是非對錯,真假判斷,有很重要嗎?不是笑得出來就好了嗎?更甚,一切都是假的,唯有快樂是真的。當然,對這些孩子來說,世界也不全是自我中心的,他們還是會知道,世界是有規則的。

但那些規則,都是外在性的。

「我都照規則走,這有什麼不對嗎?」

人的心中沒有價值判斷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們都聽過有些人說,這不違法啊?有什麼問題嗎?絕大部分的人也會一時噎住,說不上來哪裡不對,但難道不違法就可以嗎?

而這就是差異所在。法律只是最低程度的標準,而在法律之外,仍有許多我們會在意的事,例如說,法律沒規範我們看到人跌倒時,如果不扶他起來的話會被罰,但我們還是會想幫助他,就是基於我們心中還有其他價值。

但如果打從一開始,我的情緒被否定、我的在意也被否定,我某些本能的、直覺的、社會性的關懷被否定為是無聊的,或假裝善良時,內在性的一切都被否定了,那我是不是只要遵守外界制定的規則,而且,只需要在會被看到時遵守規則就好了呢?

只要我沒被發現,就不用負責……

「與我無關」

虛擬與現實的界線模糊後,人的現實感降低了,道德感與責任也很容易會消失。在網路上的言行似乎可以跟自己完全無關,反正,只要換個帳號、換個名字,隨時都可以成為另一個人。

人都會有想宣洩情緒、慾望的本能,但學習與社會上的其他人和諧相處也是必然之事。當人們毫無邊界肆意侵略時,社會也無法形成。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無論東西方,即便內容各有不同,都對人際倫理相當重視,也認為這是人人都該盡的責任義務。

但在網路世界,人很難在網路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現實中做錯事,他可能需要賠償,或者會被責難,會被大家注視,也許還需要收拾殘局。即便是孩子,也會被告誡要小心注意。

而倘若在網路傷害人呢?即便被網友們留言爆罵,只要刪刪留言、封鎖帳號,就能繼續在自己的同溫層優游自得。

兇手有如船過水無痕,受害者所受的傷害再無法得到重視。

最後的最後

放任真誠現象發展的下場,就是價值觀的失落。

從此,一切判斷只剩一片混亂。虛構的網路世界被孩子們視為真實,不在乎真實性的真誠現象被孩子們視為真誠,在意的事得裝作不在乎,無論好不好笑都得為了融入群體而笑⋯⋯

孩子們該如何是好?大人們能怎麼協助?要如何陪伴著孩子在這危機四伏的世界建立判斷標準?都還有賴大家一同思考,我們也會竭盡所能提供協助。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這絕對是我們避無可避的問題。


註:詳見412期「那就笑吧」。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