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網路搶小孩教師營」的前與後──看見人們思考的軌跡

在「與網路搶小孩教師營」的前與後──看見人們思考的軌跡
note.detail.update
2024-09-02
note.detail.writer
李昀修
抗網保孩

◎李昀修

7/29以前,人本的團隊裡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因為很快地,名字很長的「世界首創 與網路搶小孩的教師營」就要登場了。備課團隊整日開會、籌備,不斷思考如何將這段日子以來人本在教學上的嘗試與思考提供給大家。每位講師的頭上隱隱約約都快冒出煙來。

而於此同時,另一頭也在進行一個小小的,不大起眼的忙碌──人本教育札記的編輯部正忙著打電話給願意接受課前採訪的學員們。

問些什麼呢?這就不由得讓編輯部回想到最初走向「抗網保孩」這條路的時候,內心的忐忑掙扎

能抗嗎?──不知道。
怎麼抗?──不敢說。
該抗嗎?──不確定。

然後大半年過去,人本端出了「世界首創 與網路搶小孩的教師營」,準備在這條路上呼朋引伴、興風作浪、胡作非為、天翻地覆、大鬧天宮……但心裡一直知道,抱著那些問題走過這段路,是重要的。

於是我們想知道,大家將抱著什麼而來?

前來的路上

有些人抱著擔憂而來:

我參加是為了小孩,自己的小孩才六歲,目前沒這問題,但親戚朋友小孩都長時間用3c,很沉迷,說了也不太有用。不過因為我自己也不是那些小孩的主要照顧者,也沒辦法常常顧著他們。然後想到小孩上小一後,同學都會用的話可能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很希望能有比較有效的說法來幫助小孩不要沉迷。

孩子沉迷手機多晚睡晚起,怎麼從教育現場讓孩子有興趣,能早起上課呢?

我想找方法來引導孩子使用網路,當然也是希望能引導自己。平常小孩都在玩線上遊戲,我會安排戶外活動,那活動當下孩子也很投入,但一沒活動,就不知不覺就滑手機,有點成癮。但我自己也是啦。

也有人抱著期待前來:

先前每次上人本的課程都能獲得不同角度的觀點,這次聽到是網路的主題就更想參加。因為體制內雖然也會有一些生活輔導,但期望能看見不同價值觀與實作的經驗。

自己在跟孩子聊的時候,會碰上孩子覺得不耐煩不想說,但也有很積極想放影片跟說明的孩子,可是有時自己也在忙就錯過對話的機會。所以想說已經先有一些對網路的觀點或想法的話,就等於有準備,也有機會第一時間知道怎麼接住小孩。

我希望不要讓小孩用太多,但不是禁止,是了解,因為在自己觀念中,網路不是不好,但錯誤使用的問題很大,所以我猜,大概會有一些關於媒體識讀,正確使用網路的內容?

我不太接觸短影音,但教育工作者好像要了解才有辦法靠近小孩?小孩在日常中出現一些用詞,他們能抓到使用情境但其實不理解背後含意,而那些詞通常有些得罪人,我想知道可以用怎樣的角度靠近小孩,想知道能怎麼與小孩談背後的意涵。

但無論對「怎麼與網路搶小孩」的想像如何不同,許多人都抱著同樣的心情而來──希望能更貼近小孩,在小孩需要大人的時候,想成為那個能幫得上忙的大人。

後來的旅途

7/30的午後,許多人在教室裡笑著分享彼此面對「地獄梗」的經驗,前一天,他們在同樣的教室爭辯「意義感」,從定義,到怎麼能帶孩子有所感受。會後,我們再次撥了電話給答應受訪的學員們。兩天很短,我們談的是大家期望的嗎?有幫助嗎?還能再多點什麼嗎?

大家究竟帶回了什麼呢?

有人說,原來從網路脫困,大人也要先脫困:

這兩天,我發現自己對社群的依賴變少了。
而能見識到有這麼一群老師在這邊思考、回饋這些教法給我們,也讓我發現原來許多老師也在找方法面對這問題,再來,我讀人本札記,文章中提到網路已幫我們創造很多需求,這是我以前未曾想過的事情,現在的我,感覺自己比孩子更先脫困了。

也有人躍躍欲試: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第一次參加人本的營隊,讓我發現很很多東西能改進,理論很好,跟孩子的交流很深刻,很驚訝這些觀點原來也能用在正課,獲益良多。
我這暑假經參加十四場研習,但感覺你們這樣辦,找不到缺點。不是只有理論,還有實務分享,小組討論也有機會發表。二十多年前我在師專常聽校長罵人本,現在覺得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史英老師真的是先知。
我很想要把這兩天學到的東西融入課程,現在帶五年級升六年級的孩子,很有機會。

我印象深刻的是語文課,裡面提到深度閱讀的方法,讓我覺得不管讀課本或看影片,上課模式都可以有變化,也能內化到其他科目。四個科學方法給也我很大省思,真的不管任何議題都能帶入與孩子聊。
一開始報名,我是想幫學校孩子。但發現細緻的談會需要一些時間,我是行政老師,有點難落實。但想想,可以從自己的孩子開始。雖然這是一條很難的路,但有困難,很合理,畢竟是世界首創嘛!兩天時間能給出這麼豐富的東西,我們的內心是很滿足的。

有人想,天啊,這好難,好不容易執行:

就應該走這路線,以不同角度解析課本。但一定很多家長無法執行,老師也是,他本身如果就是無趣、無法脫離框架的人,怎麼辦?所以這會很考驗老師。我知道有老師願意執行但充滿挫折,像我同事就是這樣,想推動,但收不到學生回饋,很需要有人鼓勵,告訴他們「沒錯!這方向是對的,要繼續往前!」

也有人說,自己像找到了同伴:

我本來就有在思考孩子看影片到底有沒有意義的問題,但這次讓我想得更深入了,還有地獄梗,原本只是覺得不好,但也說不出什麼理由。可是這次討論的很透徹,激發我思考得更深入,也瞭解上課可以怎麼帶孩子思考,對老師來講是很有幫助的。

好希望能在多一些這樣的線上課程啊,因為體制內的研習不會談得那麼深,這部分真的只能靠人本了。因為這是全國,也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重要議題啊!


聽學員們分享著他們喜歡的課程,感到可惜、希望能再有機會多談、多思考的事情。就感覺每個人抱著不同的問題來到這裡,也抱著不同的答案或新的提問回去。於是,我不禁想起了在課程最後一天,史英與學員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學員:「網路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有時反而是孩子教我們怎麼用得更好,所以我會覺得跟網路搶小孩的定義,有沒有機會變成跟網路共享小孩?」

史英:「我同意啊,我們不可能反對小孩正確使用網路,但口號為何要這樣,其實就是要讓大家不太高興。」

學員:「喔?」

史英:「當初用抗網保孩,是為了呼應抗中保台,但不是要扯政治。抗中保台其實是中性的,抗中,是抗中國害處,不是抗好處。網路跟中國一樣重要,但都要抗。因為他們都提供重大危害,所以我們寧可採取一個大家比較不太習慣的說法。」

學員:「那所以,其實還是教小孩正確的使用網路?」

史英:「對,但你不一定要同意我,不一定要跟我一樣講抗網保孩。我講我這套,你講你那套,我們就分進合擊,聯手抗網了。這就是我們在面臨時代轉變點上,能夠一起做出的貢獻!」

於是,有人躍躍欲試,有人想好難執行,有人想著要教孩子正確的使用網路。在走出教師營時,每個人本來已經很在乎小孩的心中,還多了幾分思索,與幾分踏實前行的方向,即便那些方向人人並不相同。

但有這麼多人願意一起走,教育就會前進著、變化著。

一句古老的猶太諺語是這麼說的──「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米蘭.昆德拉在獲頒耶路撒冷文學獎的典禮上引用了這句話,並不是嘲笑人的愚蠢,而是人在上帝的笑聲中看清了自己的處境,於是,人們開始對抗無幽默、不思考與媚俗三個大敵,去嘗試回答「人的存在,其意義為何?」

於是,我們相信那笑中亦有看顧。我們體認自己的渺小,螳臂擋車,而終於讓世界有所改變,即便只能一點點。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