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讓不良教師心驚驚──盛大開箱人本南部辦公室

「這裡」讓不良教師心驚驚──盛大開箱人本南部辦公室
來源:編輯部
note.detail.update
2022-11-01
note.detail.writer
李昀修

有一個人本辦公室流傳的小故事——中部某縣市教育局對學校人員提醒:「小心人本的南部辦公室主任張萍會來找你們」,學校人員回去後越想越害怕,心中開始冒出張萍帶著記者殺進大門的模樣…隔天,學校便決定坦白從寬了。

這個小小的真實故事,同時說明了體制的沉痾與南部辦公室的本領。令不良教師們心驚膽跳的南部辦公室,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呢?

歡迎來到蛙蛙宇宙…咦?

打開辦公室的門,左前方的區塊鋪上木質地板與木質長椅,但椅子上擺了…兩隻青蛙擺飾?我眼角隱隱約約瞥到牆上有一幅綠色點點的布。一旁的副主任素慧開心地對我招招手:「你看你看。」嗯,布上的綠色點點全部都是卡通圖案的青蛙。然後往辦公桌一看,一隻青蛙布偶俯趴在辦公桌的分隔牆上。再往裡處走,主任桌上還有兩隻青蛙擺飾。

嗯,我是來到什麼蛙蛙宇宙嗎?

正在沉思時,背後傳來一陣爭吵聲。負責處理申訴案的手長正拿著青蛙布偶對素慧發出抗議。

「它的腳不要跨到我這邊來啦!」

「它這樣會不舒服啦!」

「不行啦它會擋到我的電話,不然這樣。」

「要向著外面才能咬錢回來啦!」

非常堅持的素慧再度將布偶轉回原本的方位。

原來我身處的不是蛙蛙奇幻宇宙,而是蛙蛙招財法陣。

南部辦公室確實是需要蛙蛙們大顯神通幫忙招財。近兩年由於疫情影響,森林育等收費的活動皆延宕,但申訴案一點都沒少。負責處理申訴案的人除了張萍,就是同樣具有多年經驗的校安組詠晴和手長。

申訴案乃無數之挫敗

說起詠晴,剛來時張萍認為他撐不過三個月。

「因為他對那些孩子的受苦會很深很深的同理,然後就會很難過。我那時看他天天哭,就覺得完了。但是他留了下來。」

處理申訴案多年,詠晴依然會為了小孩的痛苦而心疼。表面上看起來全台灣的不良教師都害怕人本,但處理申訴案是無數次挫敗的積累。要教育局處、學校、家長都願意支持,才能夠真正處理到問題。詠晴提起一件令他感到可惜的案子:「老師在辦公室公開辱罵學生,那個罵的程度是你如果聽到錄音檔你也會覺得非常非常惡劣的。律師聽了錄音說我甚至可以免費幫你打這案子。」詠晴為學生備齊了一切資源,家長卻放棄申訴了。但家長的寬容沒換來和解,後來反而被老師以洩漏秘密為由提起告訴。

我問他,這樣難道不會很挫敗嗎?詠晴稍稍停頓了一下,告訴我他不認為這是挫敗,而是常態。「反而達到我們要的目標,我才會覺得驚奇。但你陪伴小孩或家長度過一段時間、接觸了他的情緒、讓他可以有一點力氣…我覺得那是會累積的影響。」

沒有放棄同理,但超越那些苦痛的,或許是一股強大的韌性吧?手長在一旁佩服地說:「他很厲害的一點就是,他接到詐騙電話,那個聲音之冰冷…但下一秒他跟小孩講話又可以變回很甜美可人。」「有嗎?很平常吧?」詠晴的視線冷冷射向手長,我開始想像詠晴的聲音比起這時再冷十倍的模樣。

另類守護神之猛男月曆

而同樣處理申訴案多年的手長,接起電話又是另一種風格。素慧大力推薦:「他講申訴電話都可以很平穩耶,然後都可以很溫和的跟對方說話。有時候我講到後來可能會在電話中流露出『我覺得你很煩』的情緒,可是他都不會,真的是功力很深。」

手長聽了後思索三秒:「有嗎?」再思索三秒後,他說可能自己會先把情緒放後面一點,先處理當下的議題吧。雖然,講完申訴電話後掛上的力氣有時會大上那麼一點點點…

關於權力與學生權益等等相關知識,手長都是進來人本工作後才開始學習,卻很快就能上手。這些特質讓他接校園申訴時沈著穩定。但或許更重要的,是他在心裡會惦記著小孩。

他說起一位家長,匆匆帶著孩子過來希望處理事情,卻又不願意說清楚,最終把辦公室的同事們罵了一頓就走。但手長很記得看起來對自己愛理不理的孩子,離開前跑過來說了聲抱歉。類似的事情他不只遇過一次,而共通的是小孩的噤聲。「有時候家長會很想幫小孩代言,但就會蠻可惜的,因為小孩就沒有他發言的位置了。」

申訴案的失敗是常態,而成功則是天時地利人和下的奇蹟。衝擊不斷的生活在兩人的口中被講得雲淡風輕,但當我晃到他們座位旁,微微抬高視線…

「嗯,有猛男月曆呢。」

牆上,兩位消防員秀出線條分明的肌肉,對著鏡頭露齒微笑著。

給予不良教師勇猛的制裁,給予受苦小孩親切的微笑,牆上的猛男們,或許也是申訴案的另類守護神吧。

募款心法大公開

素慧原先也負責申訴案,但最令人讚嘆的是他募款的本領。「他連去做個物理治療都可以讓人捐款欸!」、「去上瑜珈上到老師捐的款比他的學費還多」眾人紛紛分享素慧的神奇募款事蹟。事情越扯,掛著和藹笑容的素慧看起來就越莫測高深。

「物理治療很痛欸,你怎麼還有辦法募款?」素慧擺出痠痛的姿勢演示起來:「啊就是弄完後在那邊休息時『喔好痛好痛喔,啊醫生我們最近在募款…』」說起來很奇怪的景象,偏偏素慧演起來就意外的合理。問他募款訣竅,似乎也沒有做什麼,就是自然地聊天,樂於分享最近人本做的事情,然後不知不覺就廣結善緣了。

他說:「我覺得一定要突破一種心防,因為我們募款時大部分都會被拒絕啊,然後自己心情會很不好受。那我都告訴我自己拒絕是正常的。」

「因為我不是在為自己,是為了台灣在募款嘛!如果對方沒有捐款,也就失去一次為台灣做事的機會。」說著說著,素慧開心地拿起桌上的一罐小精油:「這是招財精油,這樣擴香出去後,那個募款電話打起來就會加倍順喔!」

會走動的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法辭典

而如果說素慧對台灣的熱誠展現在各種神奇募款的事蹟上,那麼張萍展現的,就是「勇猛的兒少捍衛者」這樣的面貌。工作速度與語速都很快的他,桌上與周遭的書櫃擺滿了申訴案的相關資料,桌子前方擺著一箱有關校園性侵害事件的報導文學,則是買來準備推廣給大眾的;而彩虹旗則是因為處理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案件結識葉媽媽後,長年一同參與高雄同志大遊行的紀念品。

在校園申訴案中打滾23個年頭,辦公桌四處都散發出「工作」兩字,長年因為校園申訴案而上節目受訪的張萍,說到案件時總能侃侃而談,甚至細細地講解修法脈絡、個案背景來讓人明白,根本是一個會走動的台灣性別平等教育法辭典。但這樣的他說起自己的事情反倒有點當機,問起他怎樣在龐大的工作中讓自己稍稍放鬆,他想了又想:「可是我來辦公室就是要工作耶…」

大概不忍心看我也當機在那邊,張萍俯下身往抽屜掏掏掏,掏出一盒從日本買回的線香:「有啦我有時候會點這個!」而被文件疊滿的凌亂辦公桌上一隅,女兒送的布偶與靠枕安靜地趴著,靜靜地陪伴。

小小的慢慢的,讓世界改變

人本南部辦公室成立至今已近三十個年頭,牆上滿滿的卷宗們就像是南臺灣教育改革史的縮影。時至今日,南部辦公室的夥伴們依然在為申訴案奔走,性侵、辱罵、體罰等事仍時有耳聞,但身處第一現場的他們發現,世界稍稍地被改變了。

素慧說以前曾上過父母班的家長,有些人已經當阿公阿嬤了,他們會分享自己跟小孩的感情還是親密的:「我有幾個這種回饋啦。我覺得就像剛剛講的,需要那個過程。上一堂課不見得能夠完全改善,可是至少有這過程,他會比較有察覺的能力。」

手長說地方承辦的公職人員中,比較願意做事也願意理解的人越來越多,而更重要的是,小孩不一樣了。

他回憶起以前的小孩,打電話過來投訴時最在意的是會不會被人發現。但現在的小孩更勇敢,說出自己想爭取什麼、想做什麼。

一點一點的,那些曾經微小的改變,都成為更茁壯的力量。

note.detail.more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找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很了不起!

三重青少年基地 2024-01-02

教學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記過總是要有理由吧。學校的理由是「疑似對學務主任不禮貌 …

李思慧、林郁璇、陳志遠 2024-01-01

好話的力量
好話的力量

練習說好話,就是個最好的起手式,它表現了解與尊重…

陳雅萍 2024-01-01

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

江思妤 2024-01-01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並設法貼近,我們想要影響的對象。

馮喬蘭 2023-12-28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我們如何與小孩一起思考,死刑存廢和社會中「每一個人」的關係?

黃詩晴 2023-07-06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

楊詠晴 2023-05-30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陳彥妏 2023-05-16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葉俊宏(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老師) 2023-05-16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審查是不是大拜拜?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公民團體的監督力道

陳志遠 2022-12-01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專家審查的亂象

黃少筠 2022-12-01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兒少代表們關心什麼?忙什麼?兒少代表回答你

楊姿潁、林伯樵 2022-12-01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教孩子覺察思考與合作,父母也辦得到

黃詩珣 2022-12-01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數學

溫政鈴 2022-12-01

舊帽子與新鴿子
舊帽子與新鴿子

教育要改革、民主要深耕,所以必須從舊包袱裡面,拿出新的東西來

史英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