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鎂光燈下的菁英與榮耀!──及其背後無人關切的體育制度

看!那鎂光燈下的菁英與榮耀!──及其背後無人關切的體育制度
note.detail.update
2024-09-01
note.detail.writer
鄧嵐心

◎鄧嵐心

處理了一件體育申訴案後,相似案件就源源不絕地冒出來?甚至有不少人在看到申訴案後才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的遭遇是不合理的,而且,居然還能申訴?

這實在讓旁人難以置信,被性騷擾,甚至性侵(註1)、被體罰,像什麼被用曲棍球棒打(註2),什麼跑100圈操場(註3),那都是多嚴重的事啊?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不合理呢?

六月時,人本舉辦了「終結體育暴力座談會」,邀請到身為法學博士,亦有運動選手經歷,更是手球協會現任理事長的林佳和教授與談。

藉此機會,我便與佳和教授討教,台灣的體育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體育是教育的事,運動是文化的事。」

佳和教授談到,在其他西方國家中,運動是可能屬於文化、或健康,但不會是教育。若運動被放在教育中,便稱作體育。

以台灣為例,因為台灣的運動幾乎都放在學校中,且是源於日本的軍事化教育,而日本又是效法於普魯士。在普魯士,教育是國家的事,並且他們希望人人皆兵,所以每個小孩都要接受軍事化的體能訓練。

這樣的體育訓練並非文化的培養,而是國家力量的培訓與展現。這導致台灣運動員與其他國家運動員有很根本性的差異。

在國外,運動是文化。在坊間會有許多運動俱樂部,有著很大量出於興趣的運動員。全國可能有上萬支隊,而在這些隊伍中,就會篩選出最強的前幾隊菁英,參與運動賽事爭取榮耀,成績較差的隊伍也可以繼續依著興趣運動。運動員的人口組成會自然形成健康的金字塔,有大量因興趣而運動的運動員,在之上是逐漸被篩選出的菁英。

但在台灣,卻只許菁英存在。運動俱樂部不盛行,若想運動,尤其是競技運動,往往只有學校隊伍,而這些學校、體制內的運動員只為榮耀而生。

在國小尚有很多球隊,但在國中以上隊伍數銳減。

因為,他們只想要培養菁英。

菁英與榮耀的枷鎖

「這之中包含著體制上與思想上的問題。」佳和教授無奈道。

聽到體育案件,我們首先責怪想當然是那些不當訓練的教練。那些教練們往往以「訓練」之名,要求選手們做過量訓練,甚至是毆打體罰。

但體制對教練也實在不友善。因為教練會被績效考核,而考核的唯一條件,就是球隊的比賽成績。若球隊成績不好,教練的績效就會不好,績效不好的教練就會被淘汰,最終就會只篩選出菁英,留不下其他運動員與教練。

因此,如何訓練選手便成了教練們的首要問題。為求培訓出菁英,教練可能以憤怒姿態與強制要求,建立自己的威信。

這究竟是所謂「刀子口豆腐心」,或因情緒控管問題將脾氣宣洩於學生,暫且不得而知,也無法一概而論。但訓練學這類專業知能的缺乏,常使得更多教練以沒有效率的方式訓練學生。

「這些教練未必知道自己的訓練方法沒有效率,甚至覺得自己很合理。因為,他們也是被這樣操上來的。」身為手球協會的理事長,佳和教授深知這些教練的訓練相當不足。想報考A級教練尚且有些難度,但B、C級教練常是只要認真聽取考證前的培訓課程,即可順利通關。

而在成績至上的思想中,學校的校譽、教練的工作、選手升大學的機會,都僅僅依靠球賽成績,沒有成績就什麼都沒有。因此從學生、教練、校長到父母都希望球隊是有成績的。

因此當一名學生運動員進入訓練,他的一生就被綁在體育上,他通常不會被鼓勵多元發展,而是他的人生就得靠體育發展。

也當然,學生難以違逆教練,球隊形成了封閉的環境,以便於心有歹念,或情緒控管不佳的教練,能對他隊伍中的選手為所欲為。

而只要教練能取得好成績,那麼這位能讓孩子奪牌晉升「優良教練」,學校不會想處理,家長們也捨不得……那麼,那些被折磨的哀鳴又該何去何從呢?

難以撼動、卻不得不去撼動的……

我們都會同意,沒有人應該遭受體罰、也都不該有不當訓練,這些錯的事永遠不會變成正確的。

但倘若環境體制如此不友善,為了榮耀只有菁英隊伍能生存,加上教練的專業知能沒有充分訓練、因制度而面臨的困境也尚未被處理,背後家長們求勝心態又難以轉換……那受他們照顧與保護、也同時是被禁錮住的孩子們,又得要如何才能脫離這層層的網呢?這絕不只是單一個案的問題。

要成為頂端的菁英,有多困難?

而只接受菁英存在的環境,又該有多窒息?

但,這卻就是台灣體育界的現狀。

在升學主義,多數學生考取好學校的方法是「好好讀書」,而學生運動員們則是「好好打球」。於是,多數學生走入補習班,而學生運動員們走入訓練場。朝五晚九,日復一日。只有菁英、唯有菁英才能被歌頌。

許多熱愛運動的孩子只能告訴自己,教練是為我好、父母也是為我好、要打出好成績才能有美好的未來。如果對現狀不滿,甚至反抗,似乎就糟蹋辛苦栽培自己的所有人。而且,還會葬送自己的未來。

面對此景,申訴,只是孩子們最後的防線。

但倘若可以,我們的目光,都應該看向更根源的問題……

note.detail.more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這是有點特別的一期。

編輯部 2025-07-01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當台灣的大罷免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時,世界也同樣飛馳旋轉著。

李昀修 2025-07-01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經歷了拜登與賀錦麗的四年執政,2024年底川普成為美國新總統

陳思嘉 2025-07-01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說起故事時小k不斷地發出笑聲,畢竟這些事情現在說起來都很好笑

李昀修 2025-07-01

在空中接地氣
在空中接地氣

「我們都利己,但同時沒有忘記其他人」Goody說。

陳思嘉 2025-07-01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六月初的某個週三,編輯部與山除薇害的Eric促膝長談一個晚上

陳思嘉 2025-07-01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你們拿多少錢?」「你們這些人都該死、該下地獄!」

鄧嵐心 2025-07-01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我是腐女」文山退葆的副領銜人Alice說,語句中有非凡氣勢

李昀修 2025-07-01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三月中,新店罷團拔羅波的志工在路上宣傳時遭人毆打頭部

李昀修 2025-07-01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街訪記錄

編輯部 2025-07-01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說起柏林,就會說到圍牆;說到圍牆,就會說起拆除;然而…

愛智之旅 2025-05-22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這電影裡既沒有正面角色讓人效法,也沒有負面角色讓人警惕

史英 2025-05-01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談特教議題、看見網路上對於特殊生的不友善言論

編輯部 2025-05-01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拜託特殊生滾出普通班。」

陳思嘉 2025-05-01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問題不在於個人的心理

鄧嵐心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