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札記,焦點鎖回人本教育基金會。設法透過幾項工作進行的描述,幾個不同辦公室同仁奮鬥的模樣,以及數據,來向大家說明,落實人本教育,是怎樣的堅持與追求,又是怎樣的折衝與協調。與其說是為了聚賢會募款而報告,不如說是趁著募款季跟大家直接說說話。說這些,第一線的,無人可取代的改革現場。
人本成立三十多年。三十多的歷史是資產還是包袱?請見〈舊帽子與新鴿子〉(P.12)。除了台北,新竹、台中、高雄都有在地的辦公室。有人說人本在教育界「興風作浪」,說的人咬牙切齒,但我們知道,這正好代表人本做對了什麼。在台灣各地吹起強風大浪的人是誰?來喲,跟我們去開箱人本各地辦公室,去看他們吹過什麼風,造過什麼浪,沖走什麼遺毒。(見P.16)
森林小學與哈佛「玩的教育學(PoP)」計畫,激盪出的教學思考與設計,在這期刊出二個語文科的教案—國文與英文。課堂上,一字一句照著課文進行教學,如何不無聊?讓學生聽邱吉爾的演說,學生聽得懂嗎?二年級下學期的黃狗生蛋,竟然拿去三年級進行?森小的教學是在變啥魍?請見(P.60)。
三重青少年基地少年遊時,小孩故意泡到海水裡,館長竟然只和他談心?教育中心主任說,以人為本不是只以小孩為本?「恍然悟出的感動…就是『美』的體驗。」「想這些找不到答案的問題,真的好好玩!」在美的科學素養營裡,老師們為何一位比一位愛想、愛問、愛講?(P.96)
燈光已開啟,演員都上場了。歡迎你,來看人本佇咧變啥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