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
「中國版Instagram」、「女人界中的百度」、「 種草神器」、「網紅製造機」—各式華麗的稱號在在顯示中國APP「小紅書」廣受網路鄉民愛戴;平台本身自帶影響力,小紅書無非是「流量即正義」時代的一大代表作。
然而,小紅書究竟如何影響使用者?使用者如何看待自己使用小紅書?其影響範圍恐不單是美妝時尚而已。
小紅書的登場與觀察
採訪一開場,我們分別詢問了六位受訪者(14歲A女、14歲B男、12歲C女、12歲D女、22歲E女、26歲F女),滿分10分的話,會給自己的外貌打幾分?
六人的平均答案是5.4分。給分低於平均的幾位受訪者,都能明確點出對身體哪裡不滿意,比如「皮膚沒有很白」、「覺得自己很胖」、「就算化妝打扮也不會到中上」,甚至細節到「愛折手指所以看起來手指粗」等等。
問起如何接觸到小紅書,大多與同儕間的流行有關。F女表示「朋友都會分享資訊,但不登入的話滑幾張就不讓妳看了,很麻煩,就覺得還是載一下好了」;有在接化妝案子的E女說「客人都會拿小紅書的照片,直接說要畫這個」;A女、B男、C女、D女則認為小紅書對他們而言跟抖音、快手沒有太大差別,都是短影音,而且「內容差不多」。
接著,我們請受訪者打開自己的小紅書,分享他們都在看什麼,或有沒有哪種貼文很能代表他們眼中的小紅書?
F女遞上自己的手機介面:「像這種會寫『有質感的小眾品牌:××女必備』,有些名牌比如香奈兒,有本來不是大家熟知的款式,小紅書上就會說這很特別,然後大家就會一窩蜂去買。」我們很無情地笑道,聽起來就像庫存要銷貨,本來沒人買,當然很小眾。將××任意填上一種風格,滑著手機的少女期許自己更加歸屬於某群體,將該商品視為必要的加分裝備;擁有了,就能更符合××標籤,風格更「完整」……..
>>>訂閱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