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現在的小孩,越來越多人頗有微詞了,總覺得,怎麼說呢?覺得他們有那麼一點──晚熟,從小就過得太「快樂」,最好送回「苦難」年代去磨練一下……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其實,也有他的道理在。意思是:快樂和苦難,都是成長之所需,但很難兼得(不能當真送回那個年代);所以,我們就有了一個矛盾。
但這個矛盾是有解的:孩子們已經避開了形體的苦難,經由大家共同的努力;那麼,大家可以再努力一點,讓小孩在心智上,對於未曾經歷的苦難能夠關切、理解、體會,成為成長的動力!
也就是,以心智的體驗,取代形體的磨練,像希臘悲劇那樣,讓心靈得到提升。
於是我們就想,這次日本愛智之旅,也許可以帶小孩去一個地方,去深刻體會人間最慘烈的悲劇。1945年那天的早晨8:15,惡魔之火從天而降,數秒之內,廣島市被夷為平地;後續的放射性落塵,持續殺死無數的生命,而活下來的痛苦只有更甚。
當小孩站在廣島市中心,看著僅存的殘蹟;當史上第一次核子攻擊的畫面,閃過他的眼簾;當人間最慘痛的苦難,做為活生生的人的感受(而不是書上的文字),第一次闖進他那被功課和手機層層網住的心田……
我們不能預知他會怎樣:也許覺得厭煩?也許想要排拒?但也許,他會在心中闢開一片新的園地(如果我們的帶領不太失敗的話),會埋下新的種子,會長出新的苗芽……
他會想,這種事情不會找上我吧,哪有那麼衰;還是,我將來無論遇到什麼,都不能只是抱怨?他會想,hó-ka-tsài(好佳哉),我不是日本人;還是,正因為如此,我要更珍惜台灣?他會想日本也沒那麼無辜吧?還是想,美國怎麼那麼殘忍?
這樣,在他的新的心的園地,就慢慢長出思想的苗、和關心的芽;他會想,歐本海默可以懊悔不該製造原子彈,但更多人相信(至少在當時),如果不是原子彈,日本絕不投降,二戰還會殘害更多人命。
所以,這真的是矛盾之旅:廣島那顆原子彈的本身,就是人類必須面對而無法逃避的矛盾。於是,就在原爆屋頂的廢墟現場,我們要帶領小孩討論關於各種矛盾及其解決;例如,只用原子彈來威脅(而不投放),是不是也可行?
考慮各種可行或不可行之後,他總會想到:為什麼天皇和軍閥的罪行,或美軍高層的決策,最後的結果,總是由一般大眾以生命來承擔(無論死於戰壕或原爆)?這個問題,並不是喊一句「責任都在當權者,人民都是受害者」就可以解決:以我們現在的處境來想,一面抵抗中共,一面和中國人做朋友,真的可以那麼順利?
不過,這麼沉重的問題,要年輕孩子願意去想,恐怕會更不順利吧?所以,不能只談原爆的罪與罰,還要帶他們看另一種矛盾:毁滅和重建,恰好是兩個相反的力量;在這兩個力量的交互作用之下,經過各種爭議、努力、並不斷地和核污染奮戰,現在,我們正置身其中的廣島,已經是一個宜室宜家的現代都市。不用說,這裡面的故事,必然充滿了各種正向的啟示。
不過,無論是沉重還是正向,都擋不住孩子們想玩愛鬧的心思。所以,得要帶他們離開廣島,去到吳市那兒就有別的東西可看:軍港裡有很多戰艦和造艦船塢,陸地上有開放進入內部的潛艇(可以假想自己正要開走這部國造潛艦);還有超級戰艦大和號(雖然只是仿真模型,但1/10的比例也夠大了);還有二戰的自殺飛機,還有許多殺人的武器……
不過,這有一點奇怪:我們一路談著如何珍惜生命,卻又拿殺人武器當做「景點」。那麼,孩子們能察覺這是一種矛盾嗎?他們能在讚嘆武器威力的同時,還記得生命的可貴嗎?他們能在否定武器的同時,還承認它也有維護生命的功能嗎?
這是日本戰後至今都在面對的矛盾:不可有武力以免軍國主義復辟,又必須有武力以維護國家安全;怎麼辦呢?一個勉強的解決是:只能有海上自衛隊,但不能有軍隊。我們在台灣,也面對類似的矛盾:不能也不願求戰,但必須備戰;必須爭取軍購,但只能買防衛性武器。
所以,說是離開廣島去玩,其實是要小孩體驗一個更根本的矛盾;也就是因為這個「戰爭與和平」的矛盾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操作,才正是愛智的好題材。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被逼著做選擇:「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然而,在相互矛盾的二者之間,乖乖去做非左即右的選擇,不會太傻嗎?於此,小孩應該很有體會:每次老師問「你是要選擇記過,還是選擇認錯」,他就知道:只給兩個選擇的時候,就是要剝奪你真正的選擇(即拒絕承認自己沒有做的事)。
但體會歸體會,讓小孩掌握論述則是另一件事。所以在吳市的行程中,我們要帶小孩討論矛盾的本質,以及面對矛盾時,應該有的做法。所謂矛盾,無非就是一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的兩難;我們想問小孩:面對兩難的時候,不去尋求其它可能,卻甘願二中選一的,會是怎樣一種人?他們腦袋裡都裝著什麼?
回到戰爭與和平:其實多數國家,都面臨這種矛盾。即使是號稱中立國的瑞士,仍保有數千職業軍人和五十萬隨時可應召的民兵──他們的名言是:瑞士沒有軍隊,因為每個人都是軍人!
經過前述的討論,再補上這樣的資訊,小孩應該可以侃侃而談了;他們會在必要的時候,無論面對的是誰,都能大聲說出:面對矛盾,需要的不是選擇,而是解決的方案!
好,我們的千言萬語,百轉衷腸,就說到這兒了。
不過,一定還是有小孩會嘟囔:到底為什麼要去廣島啦!那就讓我們再囉嗦一下:因為,跟我們去會很好玩;一般人會覺得好玩的那些,上面都沒有說──對愛智之旅而言,好玩siōng-ki-pún(上基本),根本不用去說它!
而之前說過的那些,什麼戰爭啦,和平啦,矛盾啦….也都很好玩。思考和好玩,對一般人來說,是一種矛盾;但愛智的營隊,是這個矛盾的解決,也就是──我們會讓思考很好玩,而好玩也能很思考!
噢,還有最後一句差點忘了:廣島回來之後,你可以在FB或IG上跟人家說,我去了廣島,這是很少人會去的地方;然後──就換他們一直問你:到底為什麼要去廣島啦!
2024沒去到?
沒問題!2025年廣島愛智,開跑中😍速點報名連結👇
https://hef.org.tw/2025-foreign-forestschool-hirosh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