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note.detail.update
2024-01-01
note.detail.writer
江思妤

◎江思妤

「Hi, 我剛才在電子信箱中,無意發現這封2019年的邀請,但已經過了數年。好可惜。
我的兩個孩子自幼都是人本森林育的常客,雖然就讀公立小學,每年參加人本森林育營隊是最期待的,如築巢、莎士比亞戲劇、小太陽、鐵馬、自主旅行、農村、小獵人、恆春半島野營或遠行到威尼斯等。
他們其中一個,於今年六月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另外一個將於九月份自牛津大學畢業。我想,森林育培養他們的創意、獨立自主和尊重他人的好態度。
我想藉由這封信謝謝你們。也祝福
森林育蒸蒸日上。」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裡,打開郵件信箱,眼睛在字裡行間尋找的是:日期、時間是否正確;欄位是否都有填寫;家長有什麼需求……因此,看到「祝福森林育蒸蒸日上」雖然開心,我的腦袋還是在尋找「家長需要什麼」,發現找不到家長需求後,我把信重看一遍,邊看邊想:今年暑假沒有戲劇梯啊,威尼斯、牛津……是要問愛智嗎?腦袋想的和眼睛看的還是接不起來,「蒸蒸日上」這個祝福收不下來,我決定離開座位走一走再回來看信;然後,才終於看到信的主旨──「回覆:敬邀森林育的孩子擔任隊輔……」啊~原來這封信是在回覆2019年我們寄出的活動員培訓招生信件。

2019,算一算已是四年前,當時還沒有疫情;2020年全世界疫情爆發,大家都不能出國,暑假森林育梯隊爆滿;之後三級警戒(2021)不能舉辦過夜營隊,再來是營隊進行中有人確診活動就要停止(2022);好不容易到了今年(2023),營隊資訊裡不需再放上新冠肺炎相關處理辦法。這封遲來的回信在這時出現,像是有人特意安排,不只讓我們有機會回想過去三年的各種因應,還讓我們得到大步前進的力量。

今年暑假,活動員打行前電話時一位家長說,自己是小孩的阿嬤,以前幫兒子報名森林育,現在孫子長大了,換孫子來參加。其實,森林育的小孩幫自己的小孩報名森林育,是這幾年營隊的日常。但這回聽到森林育的媽媽幫孫子報名,覺得特別親切,我們不認識阿嬤,阿嬤也不認識我們,但電話中和阿嬤談起來,總覺得特別親切,彷佛認識多年。

第一次參加森林育的小蓉,總共報了二個梯隊。在第二個梯隊的某一天,小蓉跟從早到晚在一起的活動員婷婷說:「你們人本的人都這樣嗎?都不管我們?」婷婷一頭霧水問她:「你想被管嗎?想被管什麼?」小蓉說自己沒有想被管,「但大人不說做什麼,我就不知道我可以做什麼。」

婷婷想了想,跟小蓉說,現在是自由時間,你想做什麼都可以。小蓉問:「我可以去溜滑梯嗎?我可以去盪鞦韆嗎?我可以去玩沙嗎……」婷婷問小蓉需要陪他去嗎?小蓉果斷說:「不用,我要自己去。」婷婷怕小蓉要人陪不好意思講,就補一句:「需要我陪時,你隨時可以來找我。」

那天之後,小蓉不是在上課就是在社團或玩遊戲設施,真的只有需要幫忙時會找婷婷。小蓉媽媽本來擔心他第一次出門在外過夜會不適應、交不到朋友,跟活動員婷婷叮嚀了許多照顧陪伴的眉角,沒想到,媽媽講的那些方法都無用武之地。小蓉說,我想著要把每件事都玩到,就忘記擔心那些事了。

築巢梯的孩子們,為自己的巢製作一段介紹影片(註),影片中孩子們自信地說:「這個巢上下可以載人,可以承重100多公斤的重量。」在觀眾心中浮起懷疑時,孩子們請出助教——這個承重重量是有專業認證的。專業認證的承重,是孩子們一路設計、討論、分工搬運、鋸、釘、綁、鎖……最後成形的。

孩子們說,這是一幢讓人非常高興的上下鋪。看到孩子們用高興形容自己的巢,我們才明白孩子們為何一進巢就笑得合不攏嘴;孩子們知道每一根木頭上痕跡的故事、躺在巢裡任何一個角落都會覺得安心滿足;因為,這個巢從無到有,是孩子們從頭腦到手,一步一步完成的。

今年好幾位高年級的孩子在營隊中相會時,忍不住跟我們抱怨起疫情,數著他們錯過的梯隊,然後說:「而且,小學畢業後就不能參加森林育了。」一時間我們不知怎麼回應,想著要怎麼打破這安靜時,小六的奇奇眼睛一亮,說:不然我們像美美那樣,以後來當活動員。幾個孩子當下真的約起來,還說要一起出同樣的主題,各自分配了課程,還規劃了社團。「但那時我們就不可以當小孩了。」小彥一語驚醒沉浸在夢想裡的大家,奇奇不慌不忙地說:「當活動員還是可以玩啊,而且還可以把它變得更好玩。」就這樣,我們也不需要回應什麼了。

說到回應,除了遲到四年的信,如同過去,我們今年也收到許多爸爸媽媽的回信,僅摘錄三則如下,謝謝大家2023年的參與和支持,2024年歡迎更多人一起來森林育!

家長A

「你們的營隊是今年暑假孩子最喜歡也是我覺得最值得的營隊。」

家長B

「好喜歡孩子參加過夜營隊回家後的自主及進步。各個孩子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各自的個性與習慣互相磨合,共同討論合作再加上領隊的協助,才落實不只是紙上談兵的巢,是自己這五天的家,也可以去別人家玩耍參觀,這樣的互動讓孩子慢慢激起火花與創意。」

家長C

「元元這週收到活動員感謝卡片(讚美集),卡片裡的文字充滿了溫度,我看了好感動,忍不住讚嘆自己的孩子真棒,謝謝你看見孩子美好的特質,也祝福你未來的日子一切順心。」
 

note.detail.more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找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很了不起!

三重青少年基地 2024-01-02

教學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記過總是要有理由吧。學校的理由是「疑似對學務主任不禮貌 …

李思慧、林郁璇、陳志遠 2024-01-01

好話的力量
好話的力量

練習說好話,就是個最好的起手式,它表現了解與尊重…

陳雅萍 2024-01-01

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

江思妤 2024-01-01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並設法貼近,我們想要影響的對象。

馮喬蘭 2023-12-28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我們如何與小孩一起思考,死刑存廢和社會中「每一個人」的關係?

黃詩晴 2023-07-06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

楊詠晴 2023-05-30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陳彥妏 2023-05-16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葉俊宏(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老師) 2023-05-16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審查是不是大拜拜?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公民團體的監督力道

陳志遠 2022-12-01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專家審查的亂象

黃少筠 2022-12-01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兒少代表們關心什麼?忙什麼?兒少代表回答你

楊姿潁、林伯樵 2022-12-01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教孩子覺察思考與合作,父母也辦得到

黃詩珣 2022-12-01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數學

溫政鈴 2022-12-01

舊帽子與新鴿子
舊帽子與新鴿子

教育要改革、民主要深耕,所以必須從舊包袱裡面,拿出新的東西來

史英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