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一天──記流離少年(們)

直到前一天──記流離少年(們)
note.detail.update
2024-03-01
note.detail.writer
廖佩汝
教學

◎廖佩汝

 

直到前一天,B生都還跟A生在一起,豐原高中,從早到晚。

儘管教官處處針對很討厭,輔導處無效的慰問很煩,但B生習慣了,只要待在學校就還算有棲身之地,而且有A生陪,這就夠了,一個每天晚上要睡哪都不能肯定的少年,有更多得擔心的。

「前一天,A生問我要不要住他家,我跟他說不要,我不能再跑了,他感覺超失望的……然後他隔天就掛了。」掛了。B生笑了出來,又默默說很後悔。事實上,當時的B生是不得不拒絕,那是他逃出安置機構的第七天,按規定七天內沒有回去,就要被送去市政府了,日子只會更難過。

隔天早上九點,B生被社會局帶到台北參加活動,學長的電話從台中打上來,說A生自殺了,問他知不知道他手機的密碼。B生人還沒醒,懷疑學長在開玩笑,馬上打開軟體確認,看見A生定位在台中的殯儀館。

「就朋友減一啊。」這不是B生的年紀該承受的,找不到匹配感受的修辭,把摯友生命的沉痛逝去說得像放學後的玩笑一樣輕,多少也希望一切只是A生開的其中一個玩笑,笑一笑,等一下他就回來了。 

B生是A生在豐原高中裡最好的朋友,A生一走,他馬上成為重點關注人物,進入校園師對生霸凌調查的訪談。

「一開始聽說要調查,還覺得有點開心,還有人會關心這些事情。」沒想到訪談過程中,調查委員不停引導他說出對學校有利的證詞,明示沒有好好說就不會被採信,可B生才不管,他只陳述事實。

而執意陳述事實的結果是,明明親眼看見A生的書包被五個教官包圍傾倒,卻在調查報告裡被寫成他自願拿給教官檢查。B生無奈,「訪談我們兩次,我每次都講一樣,沒有一次被寫進去,不知道他們找我幹嘛,超XX,我講很久欸!」說著,又笑了。

眼看友人生前被無故記警告、強制搜身、指控偷竊、逼迫退學,過世後再被逐條列舉拼湊,框進程序內計算衡量:這項不算,這項有待調查,這項有證人證詞但不採信……好友的命被秤斤論兩,案件發展至今,B生已對調查不抱希望,遑論公道,「感覺他們想的只是該怎麼處理這件事情,不是在想自己把一條生命害死了。」

有一次,社工來學校找B生去安置機構,他不想回去,A生提議翻牆,沒想到半路遇見學務主任,又緊急指揮他從校門口離開,遠遠的,A生拿手機拍他往校門口狂奔,主任在後面追。

他們跑,教官和主任追在後頭,是豐原高中的日常。

「撒白包也是我跟他一起撒的。」A生自殺後被新聞以「死亡預告」大篇幅報導的撒白包事件,原只是兩人一時興起的玩笑,究竟A生當時心裡在想什麼,B生並不知道,「但就算他真的是想挑釁學校我也會支持」。B生講話時總垂著眼,懶惰交流的樣子,一提到要跟A生並肩對抗學校,卻忽然直直盯著人,語不帶一絲猶豫。

「他有那種做什麼都不奇怪的形象。」也因如此,能隱藏許多行為下的真實動機和感受。他會拿班費買巨型熊貓玩偶放在教室、請火車站的無家者抽菸喝酒、傳一堆語音訊息全部都在大叫……教官看不懂,只覺得他過太爽,欠管教;B生也看不太懂,但知道他活得很痛。

B生說,A生精神狀況很差,每天都只睡三、四個小時,會在半夜突然打來說又夢到什麼了、未來想幹嘛,要聽完,掛掉他還會繼續打來,但如果認真問他到底怎麼了,他就會說掰掰,掛斷,「心裏的事不會打電話,住他家的時候才會講,但也都會講成玩笑。」

家人對A生有很高的期望,教育開銷毫不手軟,他也不負眾望,沒補習就考進了國中資優班。然而,天天密集考試後,A生很快判斷出這樣的資優根本是假資優,開始故意考零分,才順利轉學。天資聰穎能讓A生輕鬆面對考試,卻也讓他早早意識到體制的僵化,以及那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如何相去甚遠。

無法適應升學主義導向的社會,A生還沒準備妥協,世界也不會停下來等,該考試的時候就要考試,該長大就得長大,於是,不想應付考試,想持續玩樂探索的他,默默地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個「壞學生」。

明明沒有傷害人,只是想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這樣就是「壞學生」了嗎?身上這個標籤顯然違背了家人一路以來的栽培,他不願讓家人失望,盡力每天早起搭自強號從彰化通勤到台中上學,可校園威權總在他還來不及多想時,也神出鬼沒抵達,再多塞一支警告給他,把他強押回社會給的標籤印象,巴不得他悶死在裡面。

「我們常都想做同一件事。」或許是同樣感覺被體制落下,B生對A生的事蹟如數家珍,有趣的笑,難過的也笑,好像所有關於他的回憶都是無條件快樂的。看B生談起A生這樣親,讓人不禁在腦中建構起素未謀面的A生的模樣,他是否也是個擁有如此強烈自我意識、隨性姿態、反應靈敏的少年?

A生本是被嚴加管教的資優生,B生則一直在日子裡顛沛流離,兩人處境相異,卻心境相似,攜手在體制外流浪,收留彼此。有人會說,是B生把A生帶壞了,他們真正的意思是,B生的友愛讓A生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能繼續在這個急於把他剔除的體制裡,苟延殘喘下去。

A生過世後,輔導室開始特別關注B生,這在B生眼裡只是亡羊補牢,「我覺得他們是很怕我變成第二個他」。「問題學生」A生的離世非但沒有帶走問題,反倒揭示了更多問題,因為霸凌者還在,結構問題還在,沒了A生的陪伴,以後B生該怎麼辦?他也只能帶著憤怒、無奈,連A生的份繼續過著體制外的流浪人生,而只要還有少年需要流浪,制度就得一再被檢討下去。

 

註:
2024年2月17日,在事發一年後,豐原高中案霸凌成立。
人本教育基金會多次強調「不可用管教掩護霸凌行為」,終獲本次霸凌調查委員認同。
然而,本案中部分關鍵真相仍待釐清,詳細內容可上人本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見完整新聞稿
 

note.detail.more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這是有點特別的一期。

編輯部 2025-07-01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當台灣的大罷免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時,世界也同樣飛馳旋轉著。

李昀修 2025-07-01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經歷了拜登與賀錦麗的四年執政,2024年底川普成為美國新總統

陳思嘉 2025-07-01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說起故事時小k不斷地發出笑聲,畢竟這些事情現在說起來都很好笑

李昀修 2025-07-01

在空中接地氣
在空中接地氣

「我們都利己,但同時沒有忘記其他人」Goody說。

陳思嘉 2025-07-01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六月初的某個週三,編輯部與山除薇害的Eric促膝長談一個晚上

陳思嘉 2025-07-01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你們拿多少錢?」「你們這些人都該死、該下地獄!」

鄧嵐心 2025-07-01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我是腐女」文山退葆的副領銜人Alice說,語句中有非凡氣勢

李昀修 2025-07-01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三月中,新店罷團拔羅波的志工在路上宣傳時遭人毆打頭部

李昀修 2025-07-01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街訪記錄

編輯部 2025-07-01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說起柏林,就會說到圍牆;說到圍牆,就會說起拆除;然而…

愛智之旅 2025-05-22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這電影裡既沒有正面角色讓人效法,也沒有負面角色讓人警惕

史英 2025-05-01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談特教議題、看見網路上對於特殊生的不友善言論

編輯部 2025-05-01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拜託特殊生滾出普通班。」

陳思嘉 2025-05-01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問題不在於個人的心理

鄧嵐心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