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嵐心
伴隨著簡單粗暴的模仿,與動感洗腦的音樂等,時間從手指的滑動中流逝。
如今,正是短影音的時代。
不只是2016年掀起這波浪潮的抖音(TikTok),Youtube的shorts、Facebook與Instagram的reels,各個平台都順應了人們的喜好,開啟了「短、小、輕、快」的時代潮流。
面對短影音,尤其是經常增生事端的抖音,以快速迷人但不嚴謹的內容,對社會來勢洶洶地衝擊,想必早有許多人警鈴大作,甚或已然高聲疾呼。磨刀霍霍、準備在新的一年大談這現象的編輯部團隊,卻遭遇了令人尷尬的首要問題。
「所以……有人用過抖音嗎?」
大寫的沉默直接擱在空氣中,同仁們面面相覷紛紛搖頭,只說有看過其他平台,或從抖音被轉傳出來的短影片,抑或說曾經載過app,不過堅持不到幾天就刪了……相視無語地搔了搔頭後,只能接受彼此都對抖音的吸引力一知半解的事實。所幸,這並非無法解決的問題。抱持著「攻破問題的第一步就得先深入了解」的心態,或許,是時候該勇闖這陌生世界了。
抖音有兩款app,中國版跟國際版,兩者差異除了使用地區外,就是名稱。前者名為抖音,後者則稱作TikTok。而鑑於沒有人想「犧牲小我」下載抖音app,我們開了無痕模式先瀏覽電腦版抖音。
不得不說,一夥人圍在一台電腦旁看抖音的畫面實屬滑稽。
打開抖音後,首頁上充斥著五花八門的短影片,一時也不知從何看起。不知道是誰隨口提說那來看貓咪影片吧,抖音之旅便正式開始了。
我們盤算,只要看到貓咪影片就讓影片播完,不是貓咪影片的就迅速跳過,看看這樣演算法會推給我們什麼東西。一段時間後,可愛動物影片的出現頻率可感知的提高了,而中間依然會推送其他類型的影片。重整頁面反覆操作幾次後,可愛動物影片依然維持一定頻率出現,沒有再顯著提高推送機率,其他影片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幾輪下來,無明顯改變,無力感油然而生。不知道下一步該何去何從的我們,只好回到首頁看看有沒有什麼其他成果。
回到首頁後,多了不少貓咪影片,但也沒有佔據全版,還是夾雜其他類型的影片。難道我們的觀看時間還不夠久嗎?茫然之餘,突然有個同事納悶問道:「抖音是不是發現使用者是年輕女性了啊?」
其他人一愣神,隨即重新瀏覽一遍首頁。確實,原先的首頁內容雜亂,但在操作後,除了動物影片以外,其他影片的類型開始聚焦在化妝、跳舞、食物等,似乎隱約有某種特定的影片推送傾向。我們不禁譁然,如同史前人類已知用火般興奮。明明只有刻意停留可愛動物影片,抖音卻在很短暫的時間中,將推薦影片的類型做了特定調整。儘管演算法早就不是新聞,但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件事時,內心還是有些新奇與緊張的。演算法……好像有點厲害又有點恐怖啊。
之後,我們還發現,有位芬蘭科學家利用AI創建了一個13歲女孩的帳號,來測試TikTok的演算法 。雖然我們沒有人工智慧,但還是可以用「人工」「智慧」來測試吧……?帶著有些不切實際但好像頗稀奇的想法,我們決定繼續深入研究。
因為希望更貼近台灣人的使用情形,而台灣只能下載TikTok,因此我們的小實驗從TikTok正式開始。我們設定了一個40歲異性戀中年男子,有在健身,喜歡看車、看房子,或是跟投資金融相關的影片,偶爾也喜歡看迷因(meme)。
然而相較於第一次嘗試,這次無論我怎麼操作,推薦的影片類型都很雜亂,看不出個所以然。我不禁有些氣餒,是TikTok的演算法沒有抖音厲害?是因為我角色設定不典型或不精準嗎?還是我實際操作時有不自覺跟著自己的喜好走呢?又或者演算法知道我在實驗,所以故意……我搖了搖頭,拋開奇怪的幻想,更認真地細究問題所在。
倏地,我想起在使用抖音時,雖然也設定主要停留在可愛動物影片,儘管此類影片的出現比例確實有變高,卻並非完全佔據,而是會以一部動物影片,中間穿插兩三部其他類型的短影片。我又想起在Youtube滑shorts的經驗,大多都是我在一部影片停留一段時間後,之後就會如洪水般大量推送相似類型的影片。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第二次測試會覺得雜亂,儘管我多設定了幾種影片類型,但TikTok終究不會讓使用者只駐足在一個小區塊,而是盡可能在使用者的好球帶中拓展更多有可能有興趣的影片。難道這就是抖音的迷人之處?若是演算法一直推送相似內容的影片,起初會被吸引,但時間久了也容易無趣。但如果以一定頻率的吸睛影片,夾雜著其他類型的影片,不只可以留住使用者的目光,又可以開拓與蒐集使用者的喜好。我不禁在想,就連我們有意識地操作都難逃被發現喜好,那無意識滑動的人們又怎麼能抵抗它的魔力呢?
儘管有了一個小結論,但這終究並非專業的實驗操作,只是個簡單的小遊戲與個人觀察。而抖音上還有很多謎團尚未解密,像其演算法就是其中之一。許多人從行為設計學的角度探討,抖音如何設計的讓人上癮。或是提出各種理論,如媒體依賴理論、社會比較理論,來說明人們依賴什麼社群軟體?又為什麼需要它們?
我想,我們雖然無法提出深刻的研究報告,卻還是可以在生活中的軟體留一點心思。便利、快速的短影音時代,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只被演算法給操控,也用演算法在軟體上玩個小小的探險遊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