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百景】過新年的記憶

【過年百景】過新年的記憶
圖源:canva
note.detail.update
2013-03-01
note.detail.writer
吳維寧

◎吳維寧

 

嫁到以色列之後,我的生活裡,多了一個新年,也少了一個新年。

少掉的那個新年,是西曆的元旦。猶太人和華人一樣,有自己的陰曆年,但不像大部份非基督教的遠東國家,以色列政府不慶祝跨年和元旦,每年西曆的一月一日照常工作。我剛來以色列時,很不習慣一月一日不放假,然而每次和這裡的人提起這件事,就會有人告訴我:「以色列是個猶太國家,第二大宗教是回教,沒有理由放基督教的假日。」

喔?我在台灣時倒是從來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有假放就好,誰管是為了什麼原因放假?

 

在以色列過年

多出來的那個新年,則是「猶太新年」。

我之前有略為研究過「猶太曆」和「華人農曆」。兩者基本上一樣是順著月亮的圓虧計算月份,也都有閏月。唯一的差別是閏月的置放方式,華人農曆順著農業的需要,置放在春、夏季,猶太曆閏月則固定置放在冬季,原因卻和華人農曆一樣,是順著農務的需要:猶太人是沙漠民族,冬季正是農忙之時!

在以色列的沙漠地區,夏天最高可以到達攝氏四十八度的高溫,不適合在戶外工作,也不適合耕種,是一年中以色列人活動力最差的季節。猶太新年大約在西曆每年的九月或十月,差不多是在台灣的中秋節前十五日,此時炎夏結束,秋意初現,大自然逐漸脫離焦黃的狀況,樹枝新芽露頭,百花綻放,也是農民開始播種之季,所以猶太人把新年訂在此時,也展現了「一年之始」的邏輯性。

猶太新年是個喜氣洋洋,甜甜蜜蜜的節日,就以色列的習慣,喜氣日要穿白色的衣服。白色!這又是個讓我很不習慣的地方,我來到這裡好多年後,才改掉在佳節幫我的女兒們穿紅洋裝的習慣。

九月份正是蘋果與石榴的收成季,所以在猶太新年,傳統上就是吃蘋果加蜂蜜,以及象徵「多子多孫」的石榴。過年期間如果家裡有烤蛋糕,也一定都會烤蜂蜜蛋糕或蘋果派。和華人新年一樣,這也是個全家相聚的日子。然而猶太新年的重要性不比華人新年,也不屬於猶太聖經內規定的節日,猶太新年全國只放假兩天,和猶太三大節日都放假七天比起來,算是個小而美的節日。

在以色列要過華人新年,很不容易。

這裡華人少,居住分散,沒有唐人街,加上猶太飲食有很多戒律,很多食材,像是豬肉、蝦子……這裡都不容易買到。我住的城市,台灣來的華人就我一個,從中國來的,都是來築路和做建築的勞工,所以都是男人。走在路上就算有聽到會講中文的,也頂多是打個招呼,不可能建立起什麼聯繫。

還好,台灣外交部駐以色列辦事處每年除夕都會辦除夕宴,把全以的台僑與其家人都聚在一起。

有幾年,除夕宴就辦在大使家裡。門口貼著春聯,客廳著放著「新年恭喜」的音樂,桌上擺的是道地的年菜和豆乾、海苔、炒米粉等小吃,吃完年夜飯還會有台僑的表演,和大使發的小紅包。來到這個場合,在台灣過年的感覺一下子就回來了。

我住在以色列南部,要帶著全家北上參加除夕宴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但為了讓孩子們體驗華人過年的氣氛,我和老公仍然很努力的每年請假北上。

 

兒時過年的種種細節,成為我對於「根」的記憶

在異鄉多年,逐漸體會古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觸,每年參加除夕宴,總是會想起小時候過年的事情──

我的繼父是外省軍人,和善、小氣、不擅言語。每年過年前,他會帶著全家一起大掃除,然後買紅紙、切出適當的大小,自己用毛筆寫春聯,全家一起貼春聯。

每年除夕清晨,我都在父母用菜刀剁豬肉和青菜的聲音中清醒。跑到廚房就可以看到媽媽忙著準備水餃餡,繼父揉著麵團做餃子皮,我最喜歡看他擀餃子皮的樣子:一手靈巧的轉動已經切成小塊、壓成圓型的麵團,一手上下快速的移動著擀麵棍,兩三下就擀出一張外圍輕薄中央微厚的水餃皮。到目前為止,我還學不會他那手好功夫。

吃過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邊守歲,邊包水餃。繼父會在少數的水餃裡包入年糕、軟糖、早已絕版的一角硬幣,吃到年糕象徵「步步高昇」、軟糖代表「萬事如意」,一角硬幣則表示未來一年財運亨通。全家人一邊聊天,一邊包水餃,一邊看著新春綜藝節目,其樂融融,到晚上十一點半,準時坐下來吃剛剛煮好的一顆顆圓鼓鼓、熱呼呼的胖元寶。

我小時候都早睡,撐到晚上十一點半,早就神智不清。吃過豐盛的年夜飯,肚子也不餓,但大寒天裡聞到剛煮好的餃子香,還是忍不住吃了幾顆。接著大家就開始比較起誰吃到年糕,誰吃到硬幣……這時為了未來一年的學業、如意和財運,就算是吃撐了肚皮也要卯起來吃水餃,一直到把所有的福氣都吃下肚才行!

吃完水餃,差不多要迎年了。大家穿上新衣,走到門口,看著電視裡的倒數,等著放鞭炮。十二點鐘一到,頓時鞭炮響聲四起,鄰居互道恭喜。大人放鞭炮時,我和我姐都會拿著仙女棒在一旁湊熱鬧,等到鞭炮放完了,要向家裡的長輩道恭喜,領紅包。

收到紅包是件快樂的事情。我家是小家庭,孩子每年向父母領到的紅包錢可以自己留著用(從其他大人領到的就要交給父母了)。領到紅包,我總是小心奕奕的倒出來看那前幾天媽媽才去銀行換來的新鈔,鈔票好新,好乾淨,有股好聞的味道。睡覺前把紅包壓在枕頭下,心裡盤算著這筆錢要用來買什麼東西。身疲,肚飽,心滿意足的睡去……

與繼父相處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我和他也不是很親近,但他每年認真用心的帶我們過年,卻在我的成長軌道上烙印了深刻的生命與文化的痕跡,到現在我都還記得他包的水餃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這些過新年的種種細節,在我旅居異鄉、向別人介紹我的家鄉文化時,成為我對於「根」的記憶。

 

過節,是讓人紮根的重要儀式

終究,不管我是否會終老異鄉,提到「過年」這件事,屬於我的回憶與文化,總會是華人新年,總會是那提起毛筆寫春聯時戰戰兢兢的心情、大口大口吃著滾燙水餃時的期待和焦慮、還有將紅包塞在枕頭下時的心滿意足。

至於我的小孩,盡管我們在華人新年時會認真的北上過除夕宴,但對於她們而言,過年的回憶仍將會是在學校或家裡做蜂蜜蛋糕,上超市買石榴,新年當天穿上漂亮的白洋裝;她們會幫著媽媽選蘋果、洗蘋果、將蜂蜜倒在小碟子裡,然後快快樂樂、小心奕奕的把切片的蘋果沾在蜂蜜碟子上,快速的將蘋果片轉一圈,再快速的把沾滿蜂蜜的蘋果大口的塞到嘴巴裡……那是她們的新年,屬於猶太人的記憶和文化,是她們長大的環境,是她們紮根和認識自己的地方。

終究,過節不會只是放假休息而已。過節這件事,承載著生命經驗的創造和文化的深耘,是幫助小孩紮根於自己的文化,認識自己從何而來、屬於什麼團體的儀式之一。

近年來,聽到台灣的家人過年已是愈來愈省時省事,反正購物方便,春聯用買的,年菜用買的,不然就是大家一起上飯店,更省事,更方便;反倒是從新聞上看到的台灣,大家過起萬聖節和聖誕節,有模有樣,費心費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該如何,又會如何認識自己呢?

note.detail.more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川普、極右翼、分眾時代—大罷免可能穿透異溫層嗎?

這是有點特別的一期。

編輯部 2025-07-01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德國經驗能否對照台灣--當公民社會的底線被試探

當台灣的大罷免運動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時,世界也同樣飛馳旋轉著。

李昀修 2025-07-01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是什麼元素,滋養出誑語--美、台現象能否畫上等號?

經歷了拜登與賀錦麗的四年執政,2024年底川普成為美國新總統

陳思嘉 2025-07-01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向鍵民道別,離開舒適圈

說起故事時小k不斷地發出笑聲,畢竟這些事情現在說起來都很好笑

李昀修 2025-07-01

在空中接地氣
在空中接地氣

「我們都利己,但同時沒有忘記其他人」Goody說。

陳思嘉 2025-07-01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在異溫層旁呼吸與生活

六月初的某個週三,編輯部與山除薇害的Eric促膝長談一個晚上

陳思嘉 2025-07-01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抵禦虛偽,站上街頭的真實力量

「你們拿多少錢?」「你們這些人都該死、該下地獄!」

鄧嵐心 2025-07-01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腐女救國,反抗是愛

「我是腐女」文山退葆的副領銜人Alice說,語句中有非凡氣勢

李昀修 2025-07-01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偶像崩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

三月中,新店罷團拔羅波的志工在路上宣傳時遭人毆打頭部

李昀修 2025-07-01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群像

大罷免志工街訪記錄

編輯部 2025-07-01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幫小孩長出這種智慧──柏林愛智的一個心願

說起柏林,就會說到圍牆;說到圍牆,就會說起拆除;然而…

愛智之旅 2025-05-22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誰看懂了「混沌少年時」?

這電影裡既沒有正面角色讓人效法,也沒有負面角色讓人警惕

史英 2025-05-01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網上特教暴言風波——教育現場的融合與不容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談特教議題、看見網路上對於特殊生的不友善言論

編輯部 2025-05-01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網路暴言降臨!探究對特殊生惡意孳生的脈絡

「拜託特殊生滾出普通班。」

陳思嘉 2025-05-01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仇恨言論何以在網路滋長──此刻,不是鐵幕,是矽幕

人類之所以喜歡召喚自己控制不了的力量,問題不在於個人的心理

鄧嵐心 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