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讀文言文】森小的一堂國語課:莊子寓言(下)

【重新解讀文言文】森小的一堂國語課:莊子寓言(下)
莊子為什麼安排渾沌沒有七竅?這需要藉由孩子的想像力去揣摩
note.detail.update
2017-09-01
note.detail.writer
何淑真(人本森林小學老師)
教學

◎何淑真(人本森林小學老師)

 

「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

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

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字詞解完後,孩子們對於整篇寓言的猜想停在表面層次。怎麼辦呢?這是教語文課的常態,當人只是知道文字,對於內容還沒有更深刻的想像和體會,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會在表層文意打轉。

這時候,讓孩子試著提「為什麼是A,而不是B」的問題,刻意讓孩子從心裡找一個A,來和作者的A做對比,更進一步品評作者的言外之意。

「為什麼是帝,而不是王?」一個孩子依著句型問。

「這不是廢話嗎?作者就是寫『帝』啊!就像JK羅琳寫佛地魔、催狂魔,不是寫牛魔王啊!」另一個孩子吐槽。

我忍不住笑了起來,談起JK羅琳的小故事。在寫出《哈利波特》之前,她的境遇非常淒苦,罹患憂鬱症。她說,那陣子時常感覺到心裡彷彿有一個「洞」,要把身體所有的能量都吸進去。

「所以當JK羅琳寫佛地魔、催狂魔,內在有很深的感覺,她不是隨意的聯想而已。我們現在也要試著揣摩莊子寫這篇寓言時,內心深處的感覺是什麼?這裡的帝,是天帝。為什麼莊子要寫天帝,而不是寫人間的『王』?」我說。

吐槽的孩子聽了,臉上的表情變得有點不一樣。大家安靜了下來,一個孩子猜:「是因為大家聽了,才會不敢做壞事嗎?」

「才不是咧!是因為神怎麼編都是對的。」剛才吐槽的孩子又來一次。

我順著他的話,談到為什麼要寫「帝」,作者就是要暗示讀者,這不是真實世界的故事,是神的故事。神話雖然不是真實的,但有一個部分是真實的,就是作者創造時的內在邏輯,也就是「寓言」裡「寓」的言外之意。

 

渾沌到底長什麼樣子

「那為什麼他寫『渾沌』啊?難道是因為作者愛吃餛飩嗎?」另一個孩子問,全班聽了笑起來,眼看要陷入一場「餛飩」的胡言亂語。我趕緊問:「渾沌沒有七孔,他到底長什麼樣子?有沒有手腳?」

「沒有吧!神只會用飄的,坐在雲上。」孩子一邊說,一邊擺出打坐的姿態。

我繼續追問,渾沌是「硬的」、還是「軟的」?他有沒有手腳?請孩子們再回到文本,仔細看出文字裡的「畫面」。

「啊!祂沒有手腳。如果有,祂就會掙扎、推開啊!啊好恐怖!」孩子掩住臉,顯然是想到那可怕的畫面。

我提下一個問題:既然渾沌沒有手腳也沒有七竅,那祂怎麼「待之甚善」,怎麼對人好呢?他不能講話,也不能拿食物出來請客。

「哎呀!祂只要『心電感應』就好啦!」吐槽孩子說。

「對ㄟ!如果有人想要花,祂就長出一些花。」

「祂可以突然讓人飛起來,或浮出一些字。」

「像我喜歡拉麵,滷肉飯,到渾沌的地盤,祂就會變出來給我吃。」

「可是我更喜歡鍋燒烏龍麵ㄟ……」

孩子們說得口沫橫飛,聽得我都餓了。我說,如果有人想要畫畫,渾沌大概就會變出水彩或粉蠟筆之類的。接著大家討論:渾沌是什麼形狀?到底是軟、還是硬的?孩子們盡情發揮對渾沌的各種想像。有的人說祂是一團氣,有的人說祂像一顆「蛋」,還有的說祂可能像「雪人」,有頭和身體的輪廓,只是缺少七竅和手腳而已,因為作者沒有幫祂「捏頭和身體」啊!

 

渾沌為什麼沒有七竅

待孩子們對渾沌有豐富想像之後,下一個重要問題是,莊子為什麼安排渾沌沒有七竅?這也需要藉由孩子的想像力,揣摩人有眼睛和沒有眼睛,差別是什麼?

「看不到會有安靜的感覺,會去想像,看得到就不用想像。」

「而且,有眼睛,就會覺得這個比較美、那個比較醜。」

「看不到時,會更用心去體會。」

孩子們慢慢勾勒出了道家的哲學觀。有了七竅,人就會分辨美醜、好壞,甚至過於重視所看所聞,在意世俗的主流價值,想要追求「好的」,拒絕「不好的」,忽略了用心感受不同生命的美,以及存在的價值。孩子們體會著,說:「這樣人可以自己想很多事情」、「比較有想像力」。

我提起,人在非常幼小的時候,是比較類似「渾沌」的狀態,這個時期的孩子有一種快樂。孩子們一邊回想著自己的小時候,微笑著說:「就不用管別人啊!」「因為看不到,所以很好。」每個人生命中的「伊甸園」時代,是共有的美好回憶。

 

渾沌的死因?

最後,渾沌到底為什麼死去呢?經過了前述討論,孩子們直覺渾沌一定不是死於七孔流血,因為祂是「中央之帝」,不是凡夫俗子的身軀。既然是神,究竟為什麼會死呢?

「大概是七竅被什麼騷擾吧!」一個孩子說。

「可能被什麼騷擾呢?」我問。

「被所有的東西騷擾啊!祂吸收太多太多的訊息。」另一個孩子說。

孩子們實在厲害,單憑著猜想,就能從文本領略出道家哲學觀。我說起莊子生在戰國時代,他主張「道法自然」,覺得「無為」是治理國家最好的方式。對於知識,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特別有些主張和儒家講究的禮法制度是相衝突的。

我忍不住好奇問孩子們;「莊子說,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有的人因此覺得莊子是反對『知識』的。你們覺得呢?」

孩子們想一想,說:「他應該真的沒有反對知識吧!如果他反對,就根本不會寫這本書了。」「他應該是想批評另外一種知識!」

孩子們從一篇寓言體會到莊子學說的輪廓,我由衷佩服。

(完)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