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讀文言文】森小的一堂國語課:桃花源記(下)

【重新解讀文言文】森小的一堂國語課:桃花源記(下)
圖源:canva
note.detail.update
2018-03-01
note.detail.writer
何淑真(人本森林小學老師)
教學

◎何淑真(人本森林小學老師)

 

何淑真,〈森小的一堂國語課:桃花源記〉(上) 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2/617

 

陶淵明寫桃花源記,既不是一場夢,也不是想表達「避世隱居」的願望,到底他為什麼而寫?

我請孩子們揣摩「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背後的情緒。談到陶淵明生活在「東晉」,就好比孩子生活在「民國」,卻告訴別人「乃不知民國」或者「乃不知蔡英文」,這背後可能是什麼心情?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有別的想法?

「不值得知道。」一個孩子猜。

我接著問:「漢、魏晉代表的是什麼?」

「政府!」另一個孩子說:「他覺得政府不重要。」

我問:「政府真的不重要嗎?如果台灣沒有政府,就像森林小學沒有朱朱校長、青蘭主任,會發生什麼事?」

聽到森小的例子,孩子猛然一驚:「會天下大亂耶!」我忍不住偷笑,心裡想著,這群平日很會跟大人嗆聲的小鬼,心裡還滿喜歡有大人在的嘛!既然政府不是真的不重要,為什麼陶淵明要這麼說?延續這個疑問,請大家再看一次文章:在「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情況下,桃花源裡的人們生活過得如何?

「過得非常好!」孩子說。

這時候,很容易就能推敲出陶淵明的「言外之意」。我補充從東漢末年起,曹丕、司馬炎……直到陳宋改變東晉的國號,這一連串的政治風暴。陶淵明出生在貴族世家,先人陶侃立下樸實勤勞的家風(搬磚塊的故事),加上中國知識分子對於儒家理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期待,請孩子們試著揣摩,陶淵明身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看著國號更迭、朝廷混亂、小人當道,對於「政府」的看法可能是什麼?

「他會覺得政府說一套,做一套。」孩子這話呼應了之前的猜想(請見上篇),陶淵明「沒寫村長」、「沒寫學校」,是因為「作者恨這些」。

這時我突然很好奇,忍不住問孩子:「你們再猜猜,為什麼最後陶淵明要安排找不到桃花源?」

思索的片刻後,一個孩子說:「因為他不想要桃花源被破壞。」

這答案到底對不對?我還是默默地收下,暫不回應。

 

為什麼「不足為外人道也」

討論「乃不知有漢」這大段的最後一句:「不足為外人道也。」在漁人要離開桃花源前,村民交代了這句話。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又是什麼呢?孩子們猜得極有意思:「反正你們來不了」、「諷刺的意思」、「只不過沒有『政府』,沒什麼了不起!」,每句話的背後,都帶著豐富的情緒。

我談道「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句話如果套用在日常生活裡,可能有兩種情境:第一種是A叮嚀B。比方說,A今天考試全部答對,他告訴B:「不足為外人道也。」這是什麼意思?孩子說:「不值得講。」我幫孩子把話補充得更清楚些,是「謙虛、委婉地請對方不要講」。

第二種是C問,D回。例如:D找到一個秘密基地,C問他:「在哪裡?」D說:「不足為外人道也!」孩子一聽馬上說:「這是不想跟你講」、「故作神秘」。

討論完這兩種語言的情境,請孩子們猜猜,陶淵明使用的,是哪一種語境?孩子猜:「第一種!」

這天課後,我和一群孩子在走廊上聊天。一個孩子沒頭沒腦地突然問:「森小老師的薪水到底是多少啊?」老實人如我,心裡忖度著該如何回答,只聽見另一個聲音悠悠地接口:「不足為外人道也。」接下來幾天,不論課後我問這群鬼靈精們什麼問題,他們時常流露詭異的微笑說:「不足為外人道也!」

 

為什麼太守找不到?

經過前幾節課細緻的推敲,我們來到最後一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孩子提了新的問題:「為什麼是去找太守,而不是去找家人朋友?」

我高興地順著話說,對啊!如果是漁人想要「移民桃花源」,應該是要找家人朋友吧!為什麼找太守呢?

「他想告密!」「想討賞!」孩子們靈光的雷達打開了。這時才請孩子們回頭思考前面提的問題:「為什麼不找到?」思索這個問題時,要從對立面想:「萬一被太守找到,會發生什麼事?」

孩子說:「會統治桃花源」、「會有官府」、「要抽稅納稅」、「會管理教訓,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

我談起四百年前荷蘭人來到台灣這個「住滿原住民的桃花源」,除了招攬漢人來開墾,也藉口抽「萬萬稅」。等到鄭氏王朝來屯兵台灣,馬上就建立「孔廟」、書院。殖民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強勢入侵,從來都不手軟。

 

為什麼高尚士也找不到?

孩子們對之前提的問題,越來越能說出深刻的看法。關於為什麼高尚士也找不到?大靖很有把握地說:「因為高尚士被體制孕育。」我忍住心頭的狂喜,眼光溜了一圈其他孩子們的表情──堆滿莫名其妙的臉。我請孩子們追問大靖。

「關體制什麼事啊?」阿翰不解地問。

大靖思考片刻後說:「高尚士吸收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可能他也沒做到。」

「萬一高尚士都能做到呢?」阿翰不善罷干休。

「反正作者討厭那一套!」大靖也不退縮。

聽著這段交鋒,我高興極了!我知道,大靖是憑著對文意的直覺,深刻體會出來的,要他再說得更具體很難。我幫忙解釋,高尚士或許能做到體制要求的道德,但是他無法「反抗」不合理的事,他沒有自己的思想。一邊說,心裡暗自想著,社會上諸多能說善道的「高尚士」,遇到不公義的事情也是安靜無聲的啊!陶淵明寫《桃花源記》,特別要譏諷高尚士一下,也算是一種劃清界線吧!

談到這裡,請孩子們再想一想:「為什麼陶淵明要寫桃花源記?」

「他要說人民沒有政治、官府,也能過得很好。」孩子說得肯定。

 

是追求,還是逃避?

這下子,孩子的想法跟「避世隱居」這類消極的說法完全不同了。我終於能拋出最想問的一題:陶淵明寫這篇文章,究竟是要表達「追求」?還是「逃避」?

「我覺得是『追求』。」安兒一邊想,一邊慢慢地說:「陶淵明在說,人有自己的思想,你們的思想進不了我的世界。」

(完)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