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紙本書還是電子書?──街訪第一問,與新的大哉問

你喜歡紙本書還是電子書?──街訪第一問,與新的大哉問
note.detail.update
2024-01-02
note.detail.writer
鄧嵐心

◎鄧嵐心

現代人到底還看不看書呢?紙本書籍在這數位資訊流通快速的社會,其存在價值是什麼?作為一本紙本札記究竟該何去何從?因應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人本教育札記勢必得做出回應與反擊。我們向來不會順著潮流被捲入漩渦中,而是會逆著潮流開創自己的未來。故此,改版勢在必行。而為了逆潮流,我們要用「社會運動」來掀起一波「滔天巨浪」。

但我們究竟要做些什麼呢?保留紙本、抵抗演算法、奪回自主選擇的能力……儘管有些眉目,心中仍存有一絲不確定感,但無論如何我們決定先開始行動。於是,走出編輯部、走出基金會、走出紙本札記能接觸到的範圍,與路上隨機遇到的民眾實際接觸的「街訪」正式啟動!

但街訪要訪什麼呢?怎麼樣才能跟我們的主張連上關係?有人說,可以做二選一的快問快答,也有人提出可以從紙本書跟電子書的討論開始。編輯們都放下手邊的工作,熱議這項前所未有的企劃。在拼拼湊湊提問與回應後,我們底定了方向,先問「你喜歡紙本書還是電子書?」並延伸對於「演算法有沒有妨礙自主選擇」的問題。至此,街訪企劃似乎有些雛型了。

實際的接觸,當然需要實際的道具。然而,編輯平時的武器是紙筆或鍵盤螢幕,而非剪刀膠水跟PP版。因此在製作過程中,我們與手作工具「苦戰」許久。儘管生疏,但在與工具的交互中,卻是由內而外體會到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喜悅感,國小美勞課的回憶也漸漸湧上心頭。二選一題目版、麥克風牌、宣傳小書──越來越有模有樣起來了!

在前置作業準備就緒後,最後,終於要踏上戰場了。

在走訪街道、校園後,我們宣傳主張,也交流了各式各樣的意見與想法,相談甚歡……原本以為可以這樣迎接美好的大結局,結果,我們初次街訪就大碰壁!選擇中山區當作首次戰場的我們屢屢遭拒,街上的人們不是迴避視線、快步離去,就是露出歉意的微笑婉拒。不過我們也沒有因此垂頭喪氣,還是鍥而不捨從人群中找出三位願意接受訪談的民眾。

他們大多表示「比較喜歡紙本書,因為紙本書可以實際的去翻閱書,比較會有記憶,可以聞到書的氣味,看到整體的包裝設計。買書的時候,會看紙本書的封面會不會吸引人,整體風格也可以一眼感受到。紙本書可以帶來五感體驗,電子書就沒辦法實際上感受這本書。」

出乎意料的,好像他們都很喜歡紙本?

但能遇上三個喜歡紙本書的人,會不會只是好運?如果街訪到更多的人,答案還是一樣嗎?從屢被拒訪的傷心裡重振旗鼓後,我們決定前往大學校園繼續採訪,想說,大學生應該比較願意受訪吧?於是我們來到了輔大。不出所料,學生們都比較樂意接受訪談,多數人都更喜歡紙本書,當然,也不乏幾位電子書的擁護者。但大學生不只樂意受訪,甚至在採訪途中,還針對演算法的討論裡提出深刻的問題。

有位同學在聽完問題與論述後,蹙眉詢問:「演算法跟自主選擇有什麼關聯性嗎?」

突然被反問的我們有些愣怔,並請他多論述一些,於是他接著說:「我覺得問題不是在演算法,不管在有沒有演算法的時代,沒有做選擇的人都一樣不會做選擇,只是現在他們有更方便的東西可以直接獲得資訊。那在以前他可能是聽老師講、聽權威講、聽教會講,他一樣沒有在為自己做選擇、自己應該接受到什麼資訊。」

收穫了許多珍貴的想法的我們,回到辦公室後不禁也開始反思,我們真正想要追求的主張是什麼呢?我們喜歡紙本,渴望紙本留在我們的生命之中,但面對社會大眾,紙本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在這個被網路與演算法掌握的時代,紙本書究竟是失去了它的價值?抑或可能成為了某種嶄新的象徵呢?在街訪這麼多民眾同學後,這場社會運動不只是小小的推進了一步,更是在我們心中點亮出即將前行的方向。會看書的人們有很多都還是喜歡紙本書的體驗,而討論演算法的危害時,還需要更深刻地著眼在「人如何反操控,重拾自己的能力」,去精準地抓到問題所在……

我一邊思索著,一邊默默在心中強調,這是來自新時代給予我們札記的挑戰與大哉問。        

note.detail.more

隱身在黑暗中的平凡人
隱身在黑暗中的平凡人

平凡的惡人,漫畫裡的吉良吉影,現實社會裡的創意私房...

2024-11-01

願榮光歸於誰?示威之都,本土開花:歌聲裡藏著的香港抗爭史
願榮光歸於誰?示威之都,本土開花:歌聲裡藏著的香港抗爭史

歌曲的流變,象徵了香港人對自主的追求。

羅子維 2024-11-01

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跟孩子談多元性別
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跟孩子談多元性別

五歲左右的阿文曾經在洗澡時問我說:「媽媽,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楊佳羚 2024-11-01

教養
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度(一)修補現有兒童安全缺口
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度(一)修補現有兒童安全缺口

為了縫補類似的兒童安全漏洞,不少國家設有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

徐思寧 2024-11-01

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

讀完Threads一則貼文我背脊泛起涼意,想:「真是人間鬼故

陳伯娟 2024-11-01

教養
消失的灰鯨
消失的灰鯨

為青少年選一本書,你會選什麼呢?少年為何尋找灰鯨,踏上旅途?

孩好書屋 2024-11-01

從玫瑰少年到粉紅河馬
從玫瑰少年到粉紅河馬

過往,性別刻板觀念的桎梏下,充斥著許多偏差的觀念或歧視的對待

黃文儀(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教師、國教署人權 2024-09-01

跟孩子談性的契機:我從哪裡來
跟孩子談性的契機:我從哪裡來

我在演講時,總會遇到家長問:「什麼時候可以跟孩子談『性』?」

楊佳羚 2024-09-01

我拋棄了媽媽,怕媽媽不要我──讀《器官拼圖》
我拋棄了媽媽,怕媽媽不要我──讀《器官拼圖》

為何有人會想要通過關公去娶媽祖、或通過召妓上阿嬤,那被欲求…

盧郁佳 2024-09-01

信任的考驗:國家補償計畫的審核標準
信任的考驗:國家補償計畫的審核標準

性侵受害者的每次揭露,都是一場冒險。即使是最親的家人朋友…

徐思寧 2024-09-01

國家兒童性侵補償計畫:誰來支付?
國家兒童性侵補償計畫:誰來支付?

兒童性侵害造成龐大的傷害,而這些補償的金額由誰來支付?是個.

徐思寧 2024-07-01

青鳥與雛鳥  與小孩談論社會議題的重點是……
青鳥與雛鳥 與小孩談論社會議題的重點是……

「你知道,男生也會跟男生結婚嗎?」 2018年,我刷著手機…

魏小由 2024-07-01

女字旁的臺語聲
女字旁的臺語聲

女字旁的「媠」在臺語是用來形容人很漂亮、美麗,以往的臺語歌曲

孫嘉黛(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社群老師) 2024-06-26

教學
說「要」的能力:跟孩子談身體自主權II
說「要」的能力:跟孩子談身體自主權II

楊佳羚 2024-06-26

教學
與小孩制定規則的「鋩角(mê-kak)」
與小孩制定規則的「鋩角(mê-kak)」

原以為有了小孩,我的生活節奏會像小步舞曲,愉悅、優雅……

陳伯娟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