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寧、陳潔晧(《蝴蝶朵朵》繪者,長期從事兒童性侵防治、創傷復原的研究與宣導。一同成立「貓獅子工作室」,希望能為創傷復原路上的朋友給予支持與溫暖。)
當國家以保護、教育、管束之名,把孩子安置在育幼院或看守所等機構內,但不少孩子卻在安置期間,一次又一次遭到性侵。這些因國家政策而受傷的孩子,遍佈世界不同角落。政府運用公權力安排孩子離開原生家庭,而強制安置卻讓孩子承受更多傷害,政府實在難辭其咎。
英國近十年開始正視這些政策錯誤帶來的傷痛,但這歷程往往有賴在機構中遇到性侵的孩子長大後極力爭取,才得到政府的回應。當政府應當面對這些過錯,可以如何有所承擔?而實際作為又如何?
凱文的故事
英國的凱文.楊(Kevin Young)自小在家外安置系統流離,十七歲時因持有哥哥送的手錶,被警方指控持有贓物,被送到「梅多姆斯利少年看守所」(Medomsley Detention Center)服刑三個月。
到達看守所的第二天早上,廚師內維爾.赫斯班德(Neville Husband)從排隊吃早餐的少年隊伍中,挑選凱文到廚房工作。
赫斯班德高大又強壯,他帶凱文到廚房上方的儲藏室,把門鎖上,用紙巾堵住鑰匙孔。這名廚師告訴凱文,在看守所你可以很容易被發現吊死。儲藏室的位置很隱密,凱文以為自己快要被殺死,他知道這一年已有六名男孩自殺身亡。
之後的每一天,凱文被廚師強暴及虐待,甚至被廚師帶出監獄到私人住所。凱文被蒙上眼,脖子套上絞索,被迫躺在樓梯上。從眼罩下方,凱文看到有三、四名男人,輪流強暴了他。廚師更會不停勒緊脖子上的索帶,直到凱文失去知覺。
誰會相信
凱文後來發現這名廚師很早便取得他的檔案,打探是否有家人來看他、有沒有人為這孩子說話。
離開看守所時,凱文很清楚記得是1977年,因為當天剛好是他的18歲生日。他立即前往最近的警局報案。他向警察展示昨天遭虐待時留下的脖子勒痕,告訴警察他在看守所持續被職員及其他男人性虐待。但警察說他以假釋身份指控監獄官員是刑事罪行,威脅把他送回看守所。凱文不得不趕快逃離警局。
封存的記憶
在往後的日子,凱文盡量不去想,也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把這段經歷放在閣樓的盒子裡,再把盒子密封起來。他努力工作,在1996年時,他與女友一起經營保全公司,並擁有多家咖啡店和家具店。
不過,生活的美好卻在剎那間瓦解。
一天晚上,凱文在追捕偷竊犯時,撞到一名從教堂走出來的男子,凱文往後倒下。他抬頭一看,廚師赫斯班德就站在那裡。
那一瞬間,凱文回到二十年前赫斯班德壓在他身上的情境。凱文永遠不會忘記赫斯班德的味道,赫斯班德曾多次張開凱文的嘴,向他吐口水,羞辱他。
凱文當下崩潰,站不起來。封存二十年的記憶佔據了凱文的每一秒。除了這些恐怖回憶,他什麼也思考不到。他酗酒吸毒,賣掉所有生意,結束伴侶關係,搬到偏遠的倉庫中,不與任何人交談。他焦慮不安,失去了自信和方向。
警察留下的紙條
兩年多後,警方在1999年找到凱文的住處,並在門縫留下紙條,請他協助調查詹姆士.利特伍德(James Littlewood)的兒童性侵案。這人正是他十四歲時在寄宿學校性侵他的校長。
過去凱文被監獄官員虐待,警察不受理報案。制度未曾保護過他,現在要再次相信警察,是很艱難的決定。
幾個月後,凱文還是決定聯絡警方。他同時告訴警方在梅多姆斯利看守所的經歷。原來廚師赫斯班德結束少年看守所工作後,成為教堂牧師。警方接獲教會有孩子遭受赫斯班德性侵,但受害孩子的父母不想追究。調查期間,警方在赫斯班德的辦公室發現大量兒童色情照片及影片。
警察給凱文看一部影片,片中過去的自己被膠條勒住脖子。凱文盡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看完四十分鐘的影片。一切痛苦再次歷歷在目。
系統性虐待
「梅多姆斯利看守所」由英國內政部管理,建於1960年,在1988年關閉。機構起初是孤兒院,後成為青年看守所,通常安置約70人,最多130人。收容對象為17至21歲的男生,多為首犯輕罪,如偷餅乾、機車沒投保、持有贓物、坐贓車等。他們通常被囚禁六至八個星期。
看守所設立的目的,是讓青年遠離監獄,遠離罪犯的影響。機構以「快速而有效」的懲戒作為營運宗旨,透過「不愉快的經歷」和嚴格紀律,矯正青年的偏差行為。
然而,犯罪卻發生在看守所裡。廚師赫斯班德在梅多姆斯利看守所工作的十六年間,會挑選男孩到廚房工作,然後以暴力及生命威脅的手段強暴他們。虐待幾乎每天發生。而對沒家人探望的青年,例如從小在育幼院長大的孩子,通常會施予更殘酷的虐待,包括單獨囚禁在廚房上方的房間、把青年帶離看守所被其他男性性侵,並安排其他男女在現場觀看。青年會被蒙眼、脫光、繩子勒脖子、綑綁在不同地方以及被多人強暴。過程會被拍照及錄影。當受害者央求停止虐待時,暴力更會升級,例如強暴的同時,把男孩的手放在熱烤盤上。
凱文等受害者在看守所遭受的虐待,對他們身心構成非常嚴峻且長遠的影響──被噩夢纏繞、長期服用抗憂鬱藥、或是以酒精毒品壓抑內在的痛苦,或是自殺。
凱文答應出庭作證,痛苦的回憶在法庭上一次又一次被掀開。經過四年多的堅持,兒童性侵犯利特伍德與赫斯班德分別在2002及2003年被定罪,判刑十一年及十年。
索取賠償的漫長歷程
性侵加害者被判刑只是受害者尋求正義的第一步,凱文在赫斯班德被判刑後,隨即透過民事訴訟向政府追究責任。
青年被國家安置在育幼院或是囚禁在看守所,他們無法逃離。政府剝奪這些青年的行動自由,有責任確保他們在安置期間的安全。同時,政府作為看守所的營運者,除肩負機構的管理責任,更必須對工作人員的行為負責,彌補過錯,並盡可能以各種方式撫平受害者傷痛。
然而,政府以「時效法」(The Law of Limitations)抗辯,認為受害者的法律行使權已過,阻止凱文等人的民事索償。
「時效法」一直被用來阻止童年性侵受害者的索償。凱文沒有放棄,堅持六年後,最高法院在2008年判決凱文等人有權利在虐待發生多年後尋求賠償。
這案件帶來英國民事訴訟歷史性的變革,使童年性侵受害者能在多年後有權尋求賠償。決議的法官表示,「虐待本身就是許多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多年後才能站出來的原因。」判決時效法並不適用在此案。
取得最高法院的勝訴,不等於凱文就能取得賠償,他得再次向政府提起民事訴訟,爭取他被虐待的傷害賠償。英國政府堅持不賠償,結果民事訴訟又經歷快兩年,政府最終在2009年底,向凱文等十二人支付總額51萬2千英鎊的補償(約台幣2000萬元)。(註)
這場訴訟花費受害者巨額的律師費及多年時間成本。凱文經過十年的訴訟,最終得到9萬4千英鎊(約台幣366萬元)賠償。凱文的所有損失,包括承受的痛苦、被剝奪的人生,以及超過4萬英鎊(約台幣156萬元)的訴訟費,也就濃縮在這筆賠償中。
諷刺的是,政府為了迴避賠償責任,估計花費超過10萬英鎊(約台幣390萬元)進行訴訟,並且沒有任何政府代表向受害者道歉。政府官員冷冷的表示:「賠償協議中並不包含道歉。」
暴力與恐懼的機構文化
然而,梅多姆斯利看守所案並沒告一段落。凱文的案件勝訴後,媒體持續進行深入報導,激勵了更多受害者接觸警方,舉報他們在看守所遭到獄警及工作人員性侵、暴力虐待及精神虐待。這逼使警方在2013年8月重啟調查。
這些虐待事件橫跨1960至1980年代,受害者超過兩千人,當中超過三百人遭受廚師赫斯班德性侵,單純的個人邪惡不能解釋那麼大規模的犯罪。受害者以「人間地獄」來形容在看守所的經歷──獄警不但非常「殘酷」,而且樂在其中。
看守所的職員經常暴力毆打機構內的青年,對他們拳打腳踢、把他們的頭撞向牆、用棍打背、打他們的眼睛嘴巴、摔他們下樓梯。有少年被職員攻擊至頭顱骨裂、脊椎碎裂、手臂骨折。職員更會強迫青年吃鹽巴、強迫他們用剃刀刮臉直到臉割傷流血、強迫他們光著身體「兔子跳」(bunny-hop)。獄警更會無故取消家人探訪,謊稱少年不舒服或是拒絕探訪。
警方進行調查後起訴多名獄警及工作人員,2019年五名前看守所員工虐待傷人罪成,判刑最高八年六個月。
司法制度外的補償計畫
多名加害者被判罪成,而眾多梅多姆斯利看守所受害者也提起民事訴訟向政府索償。
英國媒體BBC在2019年調查後發現,原來自2009年第一批受害者成功取得民事賠償後的十年間,政府已向兩百多名性侵受害者,庭外和解支付超過360萬英鎊(約台幣1億4千萬元)的賠償。
但政府為何不是向大眾承認、反省內部制度的錯誤,而是十年來選擇默默庭外和解?若非媒體揭發,眾多受害人的權益與痛苦,也只會繼續被政府漠視。
另一個問題是,受害者提起民事索償,訴訟往往歷時數年,加上訴訟費用不菲,不斷有律師呼籲政府應加快賠償,減少受害者的等待與成本。
在多方壓力下,英國司法部在2020年公佈梅多姆斯利看守所的補償計畫。此計劃在民事法院之外運作,受害者不用經過法律程序,可更快地取得賠償。
計畫依據受害者被拘留的時間長短,以及受傷的程度,提供1750至5000英鎊(約台幣6萬8千至19萬5千元)的補償。 (詳見表一)申請者同時會得到司法部的道歉信。
表一:梅多姆斯利看守所身體虐待補償計劃(Medomsley Detention Centre Physical Abuse Compensation Scheme)
.國家:英國
.目標:向在梅多姆斯利看守所經歷身體虐待的受害者提供賠償
.實施日期:2020-至今
.賠償機構:司法部
.賠償金額:依據受害者被拘留的時間長短,以及受傷程度,分為三個賠償等級。
| 經歷 | 賠償金額 |
第一類 | 刑期不超過三個月,並在服刑期間遭受虐待。 | 1750英鎊 (約台幣6萬8千元) |
第二類 | 刑期超過三個月,並在服刑期間遭受虐待。 | 2500英鎊 (約台幣9萬7千元) |
第三類 | 服刑期間遭受虐待,並有醫療證據證明服刑期間遭受的虐待導致持久的身體或心理傷害。這些持久傷害包括骨折、脫臼、疤痕、憂鬱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身心傷害。 | 3000-5000英鎊 (約台幣11萬7千元-19萬5千元) |
.申請程序:申請者可委託律師代為申請。成功申請後律師費由司法部支付,費用並不會從賠償金扣減。
.賠償人數:1651名受害者(截至2021年9月15日)
.賠償總額:720萬英鎊(約台幣2億8千萬元)(截至2021年9月15日)。
雖然賠償無法治癒受害者的身心創傷,但這計畫承認政府缺失,也承認受害者所遭受的痛苦和磨難,一定程度上為受害者提供一些安慰。
補償不是正義的終點
雖然政府為梅多姆斯利看守所成立補償計畫,看似是正義來臨的時刻,不過這已經是傷害發生的三十多年後。
對很多受害者而言,一切來的太晚,賠償金額也太少。更重要的是,至今也沒有任何人就看守所發生的系統性虐待負上責任。
廚師赫斯班德早在1969年因持有兒童色情物品及男孩被性虐的照片而被調查,但他依然順利獲聘於梅多姆斯利看守所工作。另有消息指警方早在1985年便持有赫斯班德虐待凱文的影片。警察在調查另一名看守所員工萊斯利.約翰遜(Leslie Johnson)的性侵案時,在赫斯班德的儲物櫃發現一批兒童色情照片、影片和性用品,卻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赫斯班德只是因此被轉到另一所監獄工作。
性侵受害者向看守所的員工求救,結果被員工毆打,並告訴他不要告訴任何人。有前工作人員在法院作證,承認赫斯班德的虐待行為眾所周知,但所有員工對此毫無作為。警方不單在1977年漠視凱文的報案,媒體《衛報》找到另外十四名受害者,同樣在報案後被警方忽視。
政府有責任找出虐待何以在看守所內發生那麼久?為何沒人發現?是否有人知情不報?是否有其他共犯?政府更應探究有沒有人掩蓋罪行。
眾多受害者期待政府成立獨立調查,進一步探究如何避免系統性的虐待再次發生。不過,政府多年來一直以司法審訊進行中,對是否進行獨立調查表示「無可奉告」。而2022年的英國全國「兒童性侵獨立調查」(Independent Inquiry into Child Sexual Abuse),則以大部分受害者不是「兒童」為由,把他們排除在調查外。
性虐待三百多人的赫斯本德坐牢五年後,便得到假釋。數名看守所職員因生病、失智、老死,免於審訊及牢獄。公義持續在與時間競賽。受害者因生病、年老、自殺,而一一死去,再也等不到任何獨立調查、道歉與合理的補償。
一個人的人生與幸福如何衡量,又豈是任何人能輕易傷害與償還。英國政府提出的補償計畫,只是承認與改正錯誤的開始。受害者的人生被政府奪走,政府需要更多行動以糾正系統性虐待的嚴重性。國家的態度是謹慎亦或拖延,僅在一線之間。
註:文中的貨幣,以1英鎊兌換39元台幣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