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體育暴力】還要讓小孩上運動類課程嗎?

【終止體育暴力】還要讓小孩上運動類課程嗎?
圖源:Sam Moqadam-TB6rr_IFuf0-unsplash
note.detail.update
2023-11-29
note.detail.writer
編輯部
教學

◎編輯部

 

七歲男孩參加台中柔道委員會開辦的免費課程,卻住進加護病房。有人立刻停止孩子的運動課程,也有人開始每一堂都「陪上」,有人說那是特例大部份的人不會遇到,還有人說找有教練執照的就沒問題。各種說法各有道理,但沒有人可以保證,下次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我們內心明白,就算是對的教練對的場地,也保證不了什麼。

什麼都無法保證,那是不是乾脆不要讓孩子學運動?當然不是。運動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運動可以刺激腦內啡讓人心情愉快,孩子們天生喜愛動,需要動,有一個好的運動讓孩子們可以投入,這是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運動值得學,而且要學,因此,如何判斷運動課程是否適合孩子,是我們可以思考發展的,以下提出幾個「很重要」,提供給爸爸媽媽參考。

 

喊痛很重要

課前要先預習、熟悉內容,上課時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這個老掉牙的方法,套用在幫孩子選擇運動課程上,其實也適用。但需要預習熟悉的,不是那個運動或才藝課程的內容,而是孩子的性格、需求以及學習的目的。

理想上,我們想要選擇專為兒童打造的、合適兒童的教學方法。但不只理想不容達到,「兒童」專業課程也無法保證一定沒問題,更何況有誰能判定這個課程是否針對兒童?因此,需要一個人站出來。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上課,不僅是為了擦汗遞茶水,幫孩子加油,或記錄孩子可愛的模樣。有的教練一板一眼喜歡喊口令,有的教練溫和親切愛開玩笑,教練的個性不代表他會或不會傷害孩子,但當孩子喊累、喊痛時,教練處理的方式,代表著他有沒有能力看到孩子的需要──不論是不是選手,當孩子表達不舒服時,都要花時間去了解狀況,而不是立即認定孩子偷懶。

運動傷害是現在大家常常提到的事,健身教練一再強調,如果你覺得不是訓練的部位酸痛就表示你的動作出錯了。在運動學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身體有感覺,遇到超過身體負荷時能發現並表達,是學運動的第一要務——有感覺且有能力自我保護。

不重視孩子的主觀感受,不在乎孩子是否有運動傷害的教練,不管有沒有執照,都不是我們可以託付的人。

 

「說不」很重要!

過去,運動是體育班的事。但我們現在知道,運動員不只四肢發達,頭腦也一點都不簡單。

王建民是運動科學的受益者,他說:「透過科技輔助訓練,會得到更多知識,球員更清楚了解要如何掌握每個地方,要怎麼去投球,才會對球的品質、球速有幫助,了解投球動作有什麼問題,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註)早期土法煉鋼及威權體制教育,既不尊重個別體能差異,也沒有針對個別專長提供加強的訓練,相同且一致的訓練模式使選手、學員受傷,更嚴重的可能因此失去職業生涯。

高壓、處罰、重覆練習,是過時的方式,我們不應縱容,更不需要容忍。爸爸媽媽直接、明確要求教練停止無意義的體能訓練或處罰,非常的重要。不只當下保護孩子不受傷,也讓孩子未來面對威權時,有勇氣拒絕。

 

ENJOY樂在其中最重要

談了孩子的性格、需求、也談了教練教學風格,那還有什麼沒談到?當然是最重要的主角──孩子。

一般來說,孩子們對新的事物,一定充滿了好奇與期待。有些孩子或許害羞內向,但上過幾次課,也會漸漸因熟悉安心而開心起來。不管有沒有陪在孩子身邊,課程結束後,問孩子今天開心嗎?好玩嗎?非常重要。

開心好玩之後,當然不是要接「有沒有聽話?」、「趕快去練習。」而是要花一點時間,聽孩子說今天上課的內容,如果孩子興高采烈的說著同學教練或課程中各式各樣有趣好玩的事,那表示他上得很開心;如果孩子說今天新學到什麼厲害的姿勢、技巧,自己有什麼突破,那表示他身體的能力一直在進步;如果孩子雖然沒特別說什麼,就是笑呵呵的開心,那表示他在這個課裡很放鬆,而且壓力得到釋放。

但如果孩子不願意談上課內容,常常喊累,或者上完運動課就容易生氣。這,不需要別人說什麼,爸爸媽媽一定也知道,有一個什麼。或許孩子遇到能力進階的瓶頸、或許他有了競爭心不服輸,當然,也很有可能是和同學或教練有了不愉快。

主動關心孩子,和孩子一起開心,鼓勵他把委屈或困境說出來,爸爸媽媽讓自己多聽,而不要忙著以過來人身份告誡或勸諫。孩子只要願意說,沒有什麼是不能處理不能面對的。

因為,最重要的是,我們眼前的孩子,無論孩子運動能力高強或差強人意,最寶貴的是,孩子和我們在一起。孩子可以學運動,需要學運動,因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享受運用的身體、施展身體的開心,只要能達到這一點,孩子就是健康的運動人。

 


註:運動科學輔助訓練 王建民:對球質、球速有幫助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1359146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