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note.detail.update
2023-11-01
note.detail.writer
李筱峰

◎作者/李筱峰(台灣史學者,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著作包括《台灣史101問》、《解讀228》、《小瘋人生》等書約四十餘冊。)

邁入冬季,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依然繁星點點,目不暇給。綜而觀之,有:

文學家:文學大師葉石濤(1925.11.1);詩人王白淵(1902.11.3);醫師作家吳新榮(1907.10.12);農民作家洪醒夫(1949.12.10);「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鍾理和(1915.12.15)。

音樂家:台灣現代民族音樂的先驅郭芝苑(1921.12.5)。

美術家: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1907.11.2); 漫畫家鄭進文(1958.12.27)。

演藝家:落地生根的演藝家,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1955.12.30)。

政治社會運動家:日治時代民族運動前輩黃金火(1895.11.7);民主運動前輩、報人、企業家吳三連(1899.11.15);台獨運動大老史明 (1918.11.9) ;從日治時代到戰後民運的前輩王燈岸(1919.11.9);二二八事件的二七部隊隊長鍾逸人(1921.12.17) ;民主運動前輩蘇東啟(1923.11.26);為民主自由奉獻青春的傅正(1927.12.11)。

政治受難者:在二二八事件遭難的台灣金融先驅陳炘(1893.12.7),以及人道醫師潘木枝(1902.12.19);在白色恐怖中遇難的理想主義醫師許強(1913.12.13)。

學者:農學家楊祥發(1932.11.10);國際毒素學專家,也領導政治運動的李鎮源(1915.12.4);自由主義學者胡適(1891.12.17)及殷海光(1919.12.5);致力台灣社會的公共衛生改良的醫學者陳拱北(1917.12.27)。

宗教家:奉獻台灣的醫療與教育的牧師巴克禮(1849.11.21);佛教大師釋聖嚴法師(1930.12.4)。

人道醫師:台灣痲瘋病療養院樂山園的創建者戴仁壽(1883.12.6);關心台灣前途的眼科醫師陳五福(1918.12.20)。

以上繁星點點,不勝枚舉,本期我特別舉三位特殊身份的所謂「外省人」來談:胡適、殷海光,和李國修。前兩位對台灣的民主自由人權思想的啟蒙,貢獻極大;後者的落地生根精神,發人深省。
胡適來自中國安徽,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是提倡「自由主義」、「個人(個體)主義」的大師。

過去一般受黨國「集體主義」、「國家主義」教育的人,常把自私自利的人稱為「個人主義」,實則「個人主義」並非自私自利的意思,它是相對「集體主義」而言。胡適解釋說:

「真的個人主義就是個性主義(Individuality),他的特性有兩種:一、獨立思想,不肯把別人的耳朵當耳朵,不肯把別人的眼睛當眼睛,不肯把別人的腦力當自己的腦力。二、是個人對於自己思想信仰的結果,要負完全責任,不怕權威,不怕監禁殺身,只認得真理,不認得個人利害。」

胡適提倡言論自由,以下這句話是對「言論自由」的最佳詮釋,也是對「知識份子」的深切期許:

「言論的自由可以鼓勵人人肯說『憂於未形,恐於未熾』的正論危言,來替代小人們天天歌功頌德、鼓吹昇平的濫調。」

一個知識份子要「憂於未形,恐於未熾」(在問題還沒有形成時他就開始憂心,在問題還沒有趨於嚴重時,他就更擔心而提出警告);而這樣的知識份子的角色,只有在擁有言論自由的民主社會才能發揮。

胡適又說:

「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

第二位影響台灣民主化的自由思想家殷海光,來自中國湖南。任教台大哲學系,參與雷震的《自由中國》,鼓吹自由人權。著作甚豐,包括輕鬆的《旅人小記》、嚴謹的《思想與方法》、遭國民黨查禁的《中國文化的展望》……他的政論,筆鋒犀利,是《自由中國》上面的健筆。例如在〈反共不是黑暗統治的護符〉一文中,殷海光說:「在反共過程中把民主予以壓制或取消,那麼,反共者與共黨的實際距離,至多是五十步與百步之差而已」。

在〈是什麼,就說什麼〉的社論中,殷海光對於「政黨即政府」、「政府即國家」的觀念提出批判;在〈反攻大陸問題〉中,這位邏輯實證論者認為在短期內能反攻大陸的「公算」不大,因此不要凡事都以「等反攻大陸之後再做」為藉口。他說「我們不願為了講虛面子而把國事放在大話連篇的沙灘上, ……我們之反共,不是為了政權的形式問題,而是由於從思想到生活方式,在實質上根本與共黨不同。」。

在〈我們的教育〉中,殷海光揭穿黨化教育的真面目,他指出「在背後控制台灣教育的原則有兩個:一是黨化教育;二是狹隘的民族主義。」;在〈你要不要做人?〉的社論中,殷海光闡述「世界人權宣言」的意義,說明「基本人權是做為一個人的必要條件」、「我們反共就是為了保障人權」。

殷海光提倡民主自由的言論,也為1960年雷震結合台灣本土政治精英籌組新政黨提供理論基礎。可惜組黨運動旋遭國民黨當局高壓,雷震等人被捕入獄。雷案爆發後,殷海光繼續振筆批判:「自古至今,多少人為了爭取民主自由而犧牲生命。這些人在當時不是曾被咬定為叛徒?然而,時過境遷,那些咬這些志士為叛徒的人們,卻替歷史留下了人類自私、愚蠢和黑暗的紀錄。」

殷海光居住在台北市溫州街,他的附近住著政治系教授彭明敏。殷海光常常在經過彭家時,在彭家的信箱投入字條或信箋,上面寫有一些關懷的留言。彭教授回憶說,有一次殷教授在字條上寫著「台灣人敦厚、老實、淳樸的氣質,被國民黨破壞了!」可見他對台灣人的關心。後來殷海光的留言愈趨激烈,打倒國民黨之類的語氣都出來了。

有一事值得一提,當時還是台大學生的謝聰敏,有次和殷海光聊天,殷老師在言談中說到:「國民黨如此欺負台灣人,台灣人應該起來推翻國民黨!」謝反問殷老師:「您是外省人,萬一台灣人當家,您不擔心嗎?」殷回答說:「我會容忍。」

一位崇尚自由人權的知識份子,必然與被宰制的弱勢者站在一起,而不趨炎附勢。崇尚人權的殷海光,必然與壓制人權的國民黨政權對抗,而與被宰制的台灣人民站在一起。他也因此在台大被禁止上課,以防影響學生。

最後要談談李國修。

1992年流亡海外從事台灣獨立建國運動的彭明敏教授回到台灣之後,有一次,李國修獨自跑去探望彭明敏,向彭教授致意。彭教授與李國修素昧平生,又屬不同領域,李會來探望彭,委實令人訝異。不過,如果讓我們領會一下李國修如下的自我解剖,對於李彭之會便可瞭然於心了!李國修在獲頒吳三連獎時,致詞說:

「我知道我的作品非常的地域性,非常的Local,在全球化來臨的時代,我堅信『Local is Global』的概念。我的自信來自於我對這片土地的愛,我始終以心用情寫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事景物情,呈現城市節奏與脈動,我在舞台上只想探討生命的故事。」「我每個作品其實只傳達一句話—『我愛台灣』」

note.detail.more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你認為的愛國歌曲是什麼呢?什麼才能稱作「愛國」?

郭品禎 2025-03-01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先生說,小孩子是帶著前世的記憶來到此生的…

陳俐璇 2025-02-25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金錢支付不應該是人和人連結的唯一方式」

洪財隆 2024-01-01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原本經營KTV的郭明賢十年前為一塊純米蛋糕而種田,友善耕作…

凃建豐 2024-01-01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本期有三篇文章:

劉進興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

洪財隆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吳聰敏教授這本書野心很大,為了解析二戰後台灣的「經濟奇蹟」…

張烽益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邁入冬季,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依然繁星點點,目不暇給。

李筱峰 2023-11-01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九、十兩月的台灣歷史夜空中,依然鑲滿著星光的燦爛

李筱峰 2023-09-01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920年,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的台灣人黃土水,以作品

王文萱 2023-08-29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台灣開始進入貨櫃航運時代是在1969年,第一艘貨櫃輪「東方神

王御風 2023-08-29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台灣地形多變,特有鳥類即有32種,可說是賞鳥天堂

陳裕鑫 2023-06-21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技術層面而言,台灣叭噗在全世界冰品的獨特地位,值得說說。

黃鵬仁 2023-06-21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之夜,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繁星點點,綜而觀之,有...

李筱峰 2023-06-21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

劉進興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