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note.detail.update
2023-11-01
note.detail.writer
張烽益

◎作者/張烽益(專研勞動政策,幕末龍馬魂,愛好長跑、寫作,文章收在南洲山房部落格。)

吳聰敏教授這本書野心很大,為了解析二戰後台灣的「經濟奇蹟」,他把觸角延伸到四百年前,從荷蘭、鄭成功、清朝,一路到日治時期,探討一連串的經濟發展軌跡。簡單的說,二戰後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深層因素與基因,答案可以追溯到四百年前,荷蘭人就已經埋下種子,然後在不同時期,都逐漸埋下因子,不斷累積與改變,才有後來的「經濟奇蹟」。

吳聰敏教授在這本超過五百頁的大部頭書中,以客觀數據、趨勢圖表,解釋台灣歷史的發展。從四百年前的荷治時期,一直到近代的珍貴史料中,吳教授都有辦法挖掘出真相,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考究功力。例如本書第50頁的圖2.4〈台灣鹿皮出口數量〉,是從1635年到1661年的趨勢。1640年荷屬東印度公司禁止捕鹿之前,出口量非常大,禁捕後,由於復育成功,1645年之後出口量又持續增加,創造了東印度公司重要的出口利益。

大員商館並非東印度公司的掌上明珠

荷治時期的台灣是轉口貿易港,中國絲織品與南洋胡椒,透過台灣到日本長崎的商館出售。吳教授重新計算當時台灣的財政盈虧,推翻過去日本學者的研究,發現東印度公司的利潤其實並不高,大部分時間是虧損的,大員商館並非東印度公司的掌上明珠。因此,巴達維亞總部在鄭成功進攻台灣時,並未全力支援,投降撤退後,也不積極反攻。作者以實際統計資料,翻轉了過去官方為了民族自尊而自我膨風的歷史,在書中有許多讓人吃驚之處。

清治兩百多年的台灣,是一段漫長的GDP停滯期,作者著重於探討清廷對漢人來台開墾的管制,漢人與原住民簽訂契約以取得土地所有權的過程,以及清治期間大小租戶複雜的土地產權問題。清廷以減少社會動亂為最高考量,以最少統治成本來治理台灣,自然沒有主動發展產業經濟的作為。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是台灣經濟成長大爆發的開始

本書第15章《殖民統治與經濟成長》,作者甘冒政治不正確的風險,以事實說明,殖民統治反而促成經濟成長。他引用兩位美國學者 J. Feyrer與B. Sacerdonte 在2009年發表的論文,分析80個受殖民統治的島國,發現受殖民統治越長的島國,到21世紀初,人均GDP水準越高。他們有兩個解釋:一、母國殖民會挑選條件較好的地方。二、殖民者引進較好的制度與技術。

台灣雖然不在他們上述的研究中,不過,台灣日治時期的發展印證了「好的制度有助於經濟成長」。台灣當時的公衛、法律、治安、土地產權、戶口、鐵路、港口、水道建設等等基礎建設與法律社會制度的建構,使得台灣在1903-1940年間人均GDP年增率達到 2%,人均所得年增率也一樣,經濟果實分配給人民。當時,開發蓬萊米新品種並發展新式糖業,稻米與蔗糖輸出日本,成為帶動台灣經濟成長的兩大動力。

日治初期,1905年台灣總督府以377.9萬圓,相當於當年農畜生產總額 5.6%的鉅資,一次買斷大租權,終結台灣從清治以來 240多年,大小租權的複雜土地產權關係。明確的土地產權,讓日本總督府得以推動糖業資本主義,興建大型糖廠,並與蔗農建立收購關係,此一生產體制的建立,奠定了台灣經濟長期成長的重要基礎。

日本消費者補貼台灣蔗農

糖業發展是邁向台灣經濟高度成長的第一波動力。不過,作者從國際貿易的比較利益觀點,分析台灣成為砂糖之島,其實是日本帝國高度經濟不理性的後果。讓日本民眾支付不合理的高糖價,來補貼台灣的蔗農,並不符合市場效率。他認為,以經濟效率來說,日本本國有很多精煉糖的糖商,從中國南方與東南亞進口砂糖原料,精煉後賣給消費者,這種模式應該繼續下去,而非進口台灣比較貴的蔗糖原料,才是符合市場效率。

但從政治角度來看,這也是本書所欠缺的視野。日本領有台灣之後,日本政府站在經濟戰略的高度,為了擺脫對外國砂糖原料的依賴,確定糖必須從原料端就要自給自足的大戰略。全力在台灣生產蔗糖,雖然生產成本比較高,日本消費者必須付出更高的價格也在所不惜,因為必須建構日本民族資本主義,將糖業生產當成戰略性的產業發展。穩定的砂糖供給可以維持政治穩定與國家安全,絕不能受制於他國。

台灣四百年的歷史上,長期的經濟穩定成長,在二戰結束之後,國府來台的那段期間,經濟表現突然陷落,一直要到1960年代才慢慢回升。

以經濟學解析二二八事件──台灣被中央政府榨乾

本書的一大亮點,是以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明,二二八事件乃是因為戰後,相對而言未遭戰亂波及而經濟生產正常的台灣,突然被納入動亂的中國經濟體系,稻米與蔗糖全部被運送到上海,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台灣被中央政府榨乾」,社會動盪之下爆發二二八事件。

本書第16章「米荒」中,作者挖掘出日治時期1938年的蓬萊米產量達到75.4萬噸,產量驚人,其中58.8萬噸約八成出口。原本稻米產量過剩的台灣,二戰後成為中國台灣省,為了應付中國內戰龐大的軍隊糧食供給,以不到市價的三分之一收購稻米,造成農民觀望不賣米,進而產生黑市,米價飆漲。1945年,糧食局收購的二期稻作僅為總產量的 37%,嚴重不足,導致1946年發生軍隊到霧峰農會搶糧的事件。

當時國民政府除了以低價買米甚至搶米,整船輸出到中國,供應軍隊之外,也以低價買煤、砂糖,運到上海,煤以20倍、砂糖以30倍的高價賣出,賺取驚人的超額利潤。到了1949年,台灣省主席陳誠已經累計積欠農民糧款1.7億元,等於當時新台幣發行總額的九成。以目前台灣新台幣發行總額約 3兆元,九成就是2.7兆元的規模。農民的稻米被強制收購,政府卻積欠糧款,農民莫說要再投入生產,連生活都發生困難。

接著,更衍生惡性的通貨膨脹,1949年4-6月,月物價膨脹率竟然超過50%。由於政府低買高賣蔗糖,台糖在1947-49年,損失新台幣1.4億元,必須向台灣銀行借款。1946年,台銀對台糖放款20億元,又必須墊借款給中央政府的軍政機關,造成台灣銀行不得不猛印鈔票來因應。這個中央政府榨乾台灣的過程,後果就是惡性通貨膨脹。1949年6月14日,台銀實施「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的措施,並將新台幣發行上限訂在二億元,但到1949年底就已達到此上限。

黃金被領爆,美援救了惡性通貨膨脹

台銀為了控制物價,使出絕招,推出黃金存款措施,以現金換黃金來收回市場上已經氾濫的新台幣。每台兩黃金換新台幣330元,結果國民政府從中國運來的297.3萬市兩黃金,馬上就被換走152萬兩,約48.7%。

台銀在1950年12月馬上喊停,避免黃金被領光。可見當時民眾對新台幣毫無信心,紛紛持有黃金來保值。但即使有黃金壓陣,還是壓不住通貨膨脹,1950年12月當月的通貨膨脹率,竟然高達 71%。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政府決定援助台灣。本書認為,美援這個因緣際會的關鍵性歷史因素,救了台灣。由於美國援助大量的軍事預算與經濟援助,讓國府的財政負擔大減。1950年7月新台幣發行量達到2.385億元,一舉突破法定二億上限,1951年6月更達到3.4億元,但美援使民眾對新台幣的信心大增,物價平穩,國民政府來台後,物價飆漲造成的社會動盪,總算獲得解決。
美援同步建構新體制,台灣經濟成長再爆發

本書對於戰後台灣在七〇年代開始進行進口替代以及出口導向發展策略,吸引外資投資設廠,帶動台灣近代的高成長,也有很深刻的描述。作者認為,並非某些高官的高瞻遠矚,而是接受美援的同時,台灣被迫接受美方的建議,做了很多財政與經濟制度上的改革,再加上台灣人勤勞認真的工作態度,讓台灣能夠超越同時期也吸引美商投資的墨西哥、中南美等國,持續地經濟成長至今。
 

note.detail.more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你認為的愛國歌曲是什麼呢?什麼才能稱作「愛國」?

郭品禎 2025-03-01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先生說,小孩子是帶著前世的記憶來到此生的…

陳俐璇 2025-02-25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金錢支付不應該是人和人連結的唯一方式」

洪財隆 2024-01-01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原本經營KTV的郭明賢十年前為一塊純米蛋糕而種田,友善耕作…

凃建豐 2024-01-01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本期有三篇文章:

劉進興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

洪財隆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吳聰敏教授這本書野心很大,為了解析二戰後台灣的「經濟奇蹟」…

張烽益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邁入冬季,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依然繁星點點,目不暇給。

李筱峰 2023-11-01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九、十兩月的台灣歷史夜空中,依然鑲滿著星光的燦爛

李筱峰 2023-09-01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920年,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的台灣人黃土水,以作品

王文萱 2023-08-29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台灣開始進入貨櫃航運時代是在1969年,第一艘貨櫃輪「東方神

王御風 2023-08-29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台灣地形多變,特有鳥類即有32種,可說是賞鳥天堂

陳裕鑫 2023-06-21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技術層面而言,台灣叭噗在全世界冰品的獨特地位,值得說說。

黃鵬仁 2023-06-21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之夜,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繁星點點,綜而觀之,有...

李筱峰 2023-06-21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

劉進興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