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英
在這烽火連天的日子裡動筆,實在令人沮喪。
雖然有「筆比劍更有力」的諺語,但那位老兵早就說過,那是未曾遭逢自動武器的話(Whoever said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obviously never encountered automatic weapons ~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而真正的悲哀是,當我們咬文嚼字的時候,正有數不清的人持續傷亡,無論是巴勒斯坦或以色列人,俄國或烏克蘭人。雖然我們一個都不認識,但平平都是人,為何有人要承擔這種苦難?將心比心,我們怎能無動於衷?
我們不得不問:人類文明演進至今,為什麼還像部落時代一樣,只能用殺戮解決(只怕更是製造)彼此的紛爭?
像這樣的問題,我一直在等待,看看有哪個所謂的反戰學者,即使不能回答,至少給我們哪怕是一點點的線索。可惜,這種根本性的論述,似乎不是反戰學者的工作;他們的專長,似乎不在理論,而只在表態。然而,即使是表態,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以色列或烏克蘭的回擊,當然更不敢譴責哈馬斯或俄國──只敢拿戰爭來威脅台灣,並責備一直追求「委屈的和平」的台灣,說我們要為別人開戰負責,只因為我們不得不備戰!
但我並不是要計較這些:趁機欺負我們的人多了,也不差他們這幾十個;我是真的希望那些把反戰掛在嘴邊的人,這時候能說一點什麼──當然,我的失望,也只是更進一步証明自己的愚魯罷了。
那麼,可以允許愚魯的人,獨自做一點愚魯的思考嗎?但糾結千年的宗教和種族仇恨,絕不像數學那麼簡單,哪裡是我能置喙的呢?那麼,也許我可以講一點小孩的事情;小孩當然比數學難多了,但我幾乎每天都想著他們:他們總是紛爭不斷,吵鬧不休,而我們除了頭痛之外,總希望從中看到一點人類的希望……
讀者也許會生氣,說:生死存亡的大事,怎麼拿孩童的兒戲來比擬?這個抗議我懂,但容我稍做解釋:所謂「兒戲」,是大人眼中之所見;但在小孩而言,即使是一顆糖,兩句話,或幾下推擠,都可以形成世仇(在那個當下)──如果看得懂他們眼中的怒火,臉上的愁容,或全身反應的話。小孩的反應,應該是大人的具體而微的縮影;因而,我忍不住會想,那些好戰份子,也許只是來不及真正長大的小孩?
這個想法的荒謬我懂,因為,不能用孩童的天真比擬好戰者的殘暴;然而,有沒有一種可能,無論是孩童還是好戰者,我們都沒有真正看懂其中的真相?人們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小孩,因為,從家庭到學校,管教者總能防患於未然:用更大的威迫,壓制孩童彼此之間的威迫,以致於孩童沒有機會發現自己可以多麼「殘暴」。人們也少有機會看到真正的好戰者,因為,從戰場到恐攻的現場,烽火與槍炮的煙霧總是隔在中間,模糊了他們的面目,以致於很難發現他們的「幼稚」,無論在身上或在心裡。
這些年來,我們有幸陪伴很多小孩成長;絕對必須要做的,是盡量取消我們能施加的壓力,以便幫助小孩認識自己,認識他的愛心,也認識他的仇恨。只有上帝知道這是多麼的困難,因為必須先覺察自己的恨意,才能想像對方內在的真實,而這是連我們自己都要非常努力,還未必能做到的。更困難的,是幫小孩「想通」他要的到底是什麼。教育場所裡的「政治正確」是:你應該滿足於得到一個道歉;但即使自以為滿足於一個道歉的小孩,也很難發現那只是換取了一個下次報復的空間,在他內心的深處。
然而,小孩真正要的,絕不是冤冤相報,相互攻擊;理由很簡單,因為那種日子並不好過──關於這一點,只要有機會,他們總是能夠想通的。然而,事情並不就此結束;真正的難關在於,無論怎麼說,他還是覺得委屈。這種委屈感,似乎不屬於理智的範圍;因而對於化解紛爭,解決問題,是一種致命的阻礙,因為正是在這兒,小孩需要智慧和理性。
於是,我們試著幫助小孩「接受」自己的委屈;透過再三「品味」那個委屈感,試著把它當成自己日常的各種感覺之一。這需要時間,甚至於要等到更長大一點,心智更成熟一點;若是過了這一關,寬恕與諒解就容易得多,而且,「愛你的仇敵」似乎也不是沒有可能。
在今天以巴(哈)、俄烏衝突快要演變成世界大戰的時候,我們不能不去想,至今為止人類的教育,在這些方面到底做了些什麼?戰爭與恐攻,或大或小,在全世界層出不窮,而絕對多數的默許者,總是隨處可見;我們不能不去想,世界各國給小孩的教育,是促成他們建立和平的未來,還是讓他們迷信武力是唯一的保障?
這讓我想起于美人說的:「委屈的和平」也是和平;但她只說了一半;事實是,所有的和平,都只能是大家各有委屈的和平──如果誰都不肯讓,哪有和平可言?反之,若是只有一方委屈,那不叫和平,而是霸權的欺凌,只能是人間最大的不平!
這些年來,台灣歷任政府無不受盡委屈:不能以國家的身份立足世界,難道不委屈嗎?無論經濟,社會,民主都準備好了,卻只能「維持現狀」,難道不委屈嗎?連自製潛艦都受到由外轉內的阻撓,難道不委屈嗎?忍受所有這些委屈,日夜把眼淚往肚裡吞,所圖的,難道不就是台海的和平?
所有這些,並不僅僅是為了和平,更是要為人類做見証── 自由的滋味,民主的重量,值得用盡力氣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