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小孩救了自己 ── 因為改了課本

教了小孩救了自己 ── 因為改了課本
圖源:周長誼
note.detail.update
2023-11-01
note.detail.writer
周長誼

◎作者/周長誼(台南市光榮實小教師)

 

長久不退的陰影

說來慚愧,從任教以來,我對國語教學一直是心虛的;更弔詭的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甚至找不出心虛的緣由。頭幾年,規規矩矩地按著被教的經驗來教:從生字、新詞開始,接著是課文、修辭、習作等等。後來,在翻轉教育的浪潮下,五花八門的教學法紛紛出籠:情緒卡、五星造句、學思達的預習單……;一時之間,出現好多花樣供自己選擇,但不知為何,那份對國語教學的不踏實感,始終在心底揮之不去。

那一天,我突然領悟:心病還需心藥醫,既然症狀是「不踏實感」,就從「感覺」去醫治吧!我想起從小到大讀課本的「感覺」:讀到一篇散文,明明沒有特別的感受,書上的解析卻說「動人真摯、情感豐沛」;又或者看到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但作者介紹偏偏強調他是一位愛國詩人──我覺察到當年的感覺不斷被課本限定,心底猛然一驚:難道就是這個原因嗎?過往的經驗讓我即便成為一位老師,對於課本和教學指引的內容也從不質疑,總是照單全收地教給孩子。因此,我做了一個決定:「這次,我要重視自己的感覺,也要努力把孩子的感覺帶出來!」

 

課本的說法 vs. 自己的想法

於是,我翻開課本:

我家旁邊有一家理髮店。理髮師的笑聲好響亮,是一位十分開朗的哥哥。每一次讓他剪完頭髮,心情一定會很好,所以大家都叫他「魔『髮』哥哥」。

「小飛,你來了!今天心情好嗎?」哥哥把剪髮圍巾圍在我脖子上。

我搖搖頭,說:「今天打籃球輸了。」

哥哥說:「打輸了?一定是那顆球有近視眼,所以總是對不準籃框,對不對?」

我笑著說:「不是啦!是我沒投好。」

南一版三年級《魔髮哥哥》

 

接著參看教師指引,裡頭有這樣的提問:魔髮哥哥說了什麼話安慰小飛?」我內心一下子冒出許多疑惑:「他這樣說就是安慰嗎?」「怎麼不先問問小孩,這些話給他們的感受是什麼?」……從這樣的自問自答中,新的教學方向漸漸浮現了。

在課堂上,我問全班:「為何魔髮哥哥要這樣說?

孩子不假思索地回應:「搞笑啊!」「在講笑話啦。」

「那你聽到這樣,會覺得好笑嗎?」我接著問。

大家想了想,說:「不太好笑。」「很冷欸。」

我追問:「哪裡不好笑啊?」

這時,軒軒一臉無奈地說:「誰都知道籃球不會近視!」小曼也搭腔:「而且籃球也不會自己對準籃框跳下去,是人自己投的。」

一來一往中,孩子隱約感覺到,用這樣的方式「安慰」人,不太恰當。

 

孩子們想的很深

順著這些想法,我繼續問:「『安慰』是很抽象的詞,大家說說『安慰』可以怎麼表現?或者,你曾經收過的『安慰』有哪些?」

所有人紛紛拋出自己的想法和經驗:「抱抱、秀秀」「逗我們笑」「給東西吃」「在旁邊講道理」「答應送小禮物」……

在這樣開放的討論裡,常會迸出很有意思的想法,比如有位小孩特地提到「不只是身體在旁邊,而是有被理解心情的陪伴」──得到全班一致的認同。

忽然,小瑋舉手說:「我還希望等我冷靜後,有人可以帶我討論。」

我對這突如其來的發言感到好奇:「怎麼說,為什麼提到要『討論』?」

小瑋直率地回應:「因為老師你常這樣啊!」

我不禁莞爾:「那猜猜我為什麼要這樣?我也可以搞笑,或請你們吃東西啊!」(還不忘做了個鬼臉逗小孩)

「因為,老師是貪吃鬼,不想分我們。」小孩笑嘻嘻地回應。

小瑋繼續補充:「這樣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我比較知道怎麼面對。」

「沒錯!」平時安靜的榕榕竟然興奮地喊。「就像上次老師跟我們討論,人的學習經常是往前兩步後退一步。後來我失敗的時候,都會這樣安慰自己!」她露出甜美的笑容。

孩子大方分享著自身的經驗,越講越熱烈,我得收斂自己的讚嘆,試著將他們帶回課本的情境:「那回到課文來看,當你聽到魔髮哥哥的回應,感受會是什麼?

阿晨篤定地說:「我會生氣!因為這種講法有逃避的感覺。」

愛打籃球的小傑呼應:「對,我希望有人陪我找出失敗的原因,而不是說籃球近視眼。這樣哪有辦法進步啊?」

 

釐清「不接受」的感覺

他拿起剪刀,ㄎㄚ ㄘㄚ ㄎㄚ ㄘㄚ響,接著說:「告訴你一個祕密──我的頭髮曾經被剪壞,讓我很難過。」

 

「那怎麼辦?」

 

他回答說:「我沒有難過很久,因為頭髮還會長出來呀!等頭髮長了再剪,不就好了?小飛,你還有機會打球,下次再努力就行了!」

 

帶著全班讀完後,我輕聲問:「若你是小飛,你會接受這樣的說法嗎?

經過先前的討論,孩子果然更能進入情境,在上半堂很安靜的阿凱立刻回答:「不能,因為球賽不能重來,每一場都不一樣。」

有人對這回答面露不解,我幫忙問:「有誰聽懂阿凱的說法,可以補充說明嗎?」

「啊!我懂了,他的意思是:若打冠軍賽輸掉的話,下一場也不會是冠軍賽。」小傑回應。

我繼續說:「所以,對於課文用『頭髮還會長出來』來安慰小飛『球賽還可以再打』,你們覺得如何?」

思考片刻,榕榕開口:「我覺得是不同狀況,放在一起比較很奇怪!」全班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兩個都是失敗的結果,怎麼會奇怪啊?」我試著挑戰孩子的說法,希望他們對自己的感受再想清楚。只見大家支支吾吾:「就……就不一樣……」「很奇怪……」

「想像一下你去剪頭髮,發現被設計師剪壞了,你會怎麼做?」我問。

全班肯定地表示:「下次再也不去那間!」「換一個設計師。」

「但籃球打輸了,而下次想贏的話,你又會怎麼做?」我再問。

「當然是找出原因,努力練習啊!」

經過問題的引導,孩子慢慢發現:雖然兩者都是失敗的例子,但頭髮是「被剪壞」的,籃球則是自己打輸的。當頭髮被剪壞時,只能被動等待,等到頭髮夠長了,換個設計師處理;而輸掉籃球比賽之後,卻可以靠自己找出原因、努力練習,設法在下次獲得勝利!

 

不只改了課文

說著說著,我將各種回應整理成表格,如下:

 

頭髮剪壞

籃球打輸

原因

被別人剪壞

(自己無法控制)

技術不好、沒有默契、失誤(跟自己有關)

下一次

頭髮自己會變長

要主動報名比賽 

方法

換個設計師

針對弱點練習

 

「原來如此」「難怪我心裡覺得卡卡的」……孩子們看著表格,忍不住發出感嘆!

「既然大家覺得這個例子不恰當,不如我們來改寫課文吧!」我試著邀請全班。

「改寫課文?課文可以改寫嗎?」孩子們一臉詫異。

「怎麼不行?經過大家深思和討論,我們來挑戰看看:若我們是那位魔髮哥哥,要怎麼鼓勵小飛呢?」我趕緊幫孩子打上強心針。

本班史上第一例的改寫,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之中,熱熱烈烈地完成了:

「小飛,我曾經參加一個髮型設計比賽,但我剪壞輸掉了,這讓我很難過。後來,我打起精神研究別人的成功作品,然後努力練習、經常請教比我厲害的人,終於在下一次的比賽中獲得勝利。小飛,你雖然很難過,但要打起精神,找出自己輸的原因,跟隊友繼續努力練習,不要放棄。」

孩子們唸著合力寫作的內容,神情有些得意!這時,我瞥見桌上的教師指引關於那一段的提問:「魔髮哥哥用了什麼例子來鼓勵小飛?

久據我內心的不踏實感,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note.detail.more

教了小孩救了自己 ── 因為改了課本
教了小孩救了自己 ── 因為改了課本

當年的感覺不斷被課本限定......這次,我要重視自己的感覺

周長誼 2023-11-01

從「理所當然」到會問「為什麼」
從「理所當然」到會問「為什麼」

讓學生先抓到疑惑,好奇與愛現的天性會讓他們想問「為什麼」。

彭惠鈺(高雄市永芳國小教師) 2023-09-01

「拈」:從遊戲中體會餘數的奧妙
「拈」:從遊戲中體會餘數的奧妙

他們這才發覺有必勝策略,設法讓對方在出手時,面對「餘數是1」

張嘉玲 2023-09-01

記一場大學生觀課後的「說明會」
記一場大學生觀課後的「說明會」

唯有老師先改變了,才能真誠地把這種改變帶給孩子。

周長誼 2023-07-01

當大學生遇見小學生
當大學生遇見小學生

「你們怎麼不一起學?只看我們上課,多無聊啊。」

周長誼 2023-07-01

亞榮隆‧撒可努的獵人哲學──要好好上學?
亞榮隆‧撒可努的獵人哲學──要好好上學?

作者爸爸帶他上山打獵,就是為了要叫他好好上學?

小文老師 2023-05-01

拔一條「有感vs.無聊」之河
拔一條「有感vs.無聊」之河

一般的拔河比賽就只有一條繩子,何必強調「一條」?

吳伎倆 2023-03-01

垂直與直角
垂直與直角

周長誼 2023-01-09

踏出有感數學的第一步
踏出有感數學的第一步

數學很早就給了我挫敗感,但我現正期待能好好與學生分享這一切

李秉光 202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