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修
機關梯懇親會上,爸爸媽媽看到大機關運作的影片,脫口而出:「我不知道我家小孩這麼有耐心」。的確,用骨牌製作連動機關,需要長期的專注力,和一群人合作更是EQ大考驗。這違反小孩好動本性,又容易讓小孩爆氣的事,為何是人本森林育的營隊主題?
因為,真的很好玩!
讓孩子們自豪又驕傲的大機關
營隊中孩子們或排著骨牌、或製作軌道、纜車,嘴上也忙著拌嘴吵鬧、大叫大笑,活蹦亂跳的讓人懷疑真的有在上課嗎?但到了這個時候,即便窗外車水馬龍,幾間教室不約而同安靜得像是宇宙空間。
這群孩子屏息凝神,在等待一個訊號。
「3」
「2」
「1」
「開始!」
一位孩子帶著羞澀又有點驕傲的表情,手上高舉紙捲筒,鬆開,捲筒在線的牽引下撞擊骨牌,骨牌飛速倒下喀拉喀拉把一顆彈珠滾進軌道。
彈珠在軌道上加速、轉彎,拉下上方高懸的寶特瓶,寶特瓶上纏繞的線頭隨即啟動下一個機關⋯,當投石器彈射出兵乓球,擊中骨牌塔,崩塌的骨牌綻放出如煙花般的形狀時,孩子們忍不住高聲歡呼起來。大機關,成功!
這是四天內,發想、協調、動手、歷經失敗與無數次修改後展現出來的成果。也是孩子們津津樂道,甚至重複回來參加營隊的重要理由。
找錯,比全倒更有意思。
排骨牌不難,難的是排來做什麼?當孩子們迫不及待想要得到一堆骨牌時,活動員們(森林育的帶隊老師)反其道而行,邀請孩子用眼睛看:哪一組會失敗。 ——哪一組骨牌無法全倒?轉彎會失敗?小骨牌推不倒大骨牌?——等大家看過討論過,才實際推倒骨牌,看看是否如孩子們的推論。
孩子們不服氣時,不是再推倒一次,而是想辦法用說的用畫的,一直到非不得已,再去推骨牌論證。
然後,才真的開始排骨牌。挑戰:最多的轉彎、最長的骨牌⋯在堆倒之前,邀請孩子們用檢視的眼光看一輪;如果沒有順利倒完,孩子依著心裡的圖像重新排列骨牌,這時的耐心與專注,真的讓人著迷。
營隊的第二、第三天可以看到,有些小孩著迷於傾斜就能自動行走的紙玩具,與其他孩子討論:「是不是不夠斜?」、「如果稍微改變一下腳的長度是不是比較不會翻車?」也有小孩為了製作軌道,不斷微調角度、改變走向,尋求更多變化,幾乎捨不得離開教室。
堅定地投入製作、嘗試錯誤並從中找出解決的方法,這樣的小孩在營隊中處處可見。
在機關中合作
孩子們參加「勇闖機關島」前,多數只在電視上看過骨牌,或玩過在虛擬世界蓋城堡的「Minecraft」(註)。在教室裡排機關有許多問題需要克服,首先要克服的不是掌握連動機關的原理,而是,如何面對別人造成的失誤。
裝設機關的時候最容易遇到有人不小心撞倒,或是在不該啟動時啟動。小孩當然是生氣與抱怨:「吼呦!怎麼又弄倒了啦!」、「你不要過來啦!」
失敗伴隨的挫折會讓人煩躁,甚至放棄。一位活動員提到自己安慰孩子:「骨牌能倒完,表示這一次是成功的啊。」小孩聽了突然兩眼放光;之後機關又出狀況時,他們互相安慰打氣說:「沒關係!至少我們這一次是成功的!」,孩子們學會在失敗中看到希望而不是挫折,挑戰自然變得更有趣。
做大機關時,孩子們要一起協調場地、材料、機關的性質,還要在製作時面對彼此的干擾。活動員們便成為孩子們之間的轉譯者,協助孩子們理解彼此的想法並找出一起合作的模式。
有一次,活動員問做完大機關的小孩,為什麼這麼有耐心?孩子們異口同聲:因為很好玩啊。
註:Minecraft,譯名麥塊,為一款可以透過立方體自由搭建世界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