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和小孩談禁止家內體罰

【特別企劃】和小孩談禁止家內體罰
note.detail.update
2022-07-01
note.detail.writer
諶淑婷

◎ 諶淑婷

「會不會問題出在沒有打罵教育? 如果少一分打一下,可能考試成績就會好一點,要不要試試看?」

「現在很多人都把體罰說成暴力或家暴,其實不是,體罰還是有需要的。」

親愛的孩子,你可能很困惑,明明所有的大人都和你說,不可以打人、再生氣也不可以動手,就連在學校,看起來很有威嚴的老師,也不可以打學生的(這很重要),但是,為什麼爸媽可以打你呢?或者,這個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有些爸媽會覺得,自己可以打孩子?

為什麼大人敢打小孩?

其實無論是法律或是社會觀感,都不能接受父母以「管教」為名的虐待;但如果回到日常親子相處,卻常常出現「不打學不乖」、「小孩做錯事就是要處罰」等說法。就法律面來看,現行《民法》1084、1085條中明定:「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以及「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這讓父母有了「管教的勇氣」,「為孩子好」成了他們打孩子的最佳理由。

當然!打人就是不對的,畢竟我們一直在告訴孩子一件事:不能打人。父母也只是普通的人類,怎麼能「以身作則」,成為暴力的示範者?

為什麼大人愛說:「如果不是小時候被打,我現在可能…」

很多大人愛說:「如果不是小時候被打,我現在可能…」,或是「我小時候也被打,也沒怎麼樣啊」,來淡化體罰的問題,同時強化自己體罰的行為。問題是,這些話也可以修正成「如果我小時候沒被打,現在可能…」因為自己成長過程沒有得到正向教養,就認為家內體罰必須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絕對是錯誤的,否則女性也不能投票或者出門去工作,我們也不該有民主選舉,因為性別不平等、獨裁政治,都是「時代改變」帶來的人權,不是嗎?

我們必須先瞭解一些關於體罰的事實,已經有很多研究報告證實,體罰沒有辦法改善行為問題,反而會因為體罰,孩子產生更多行為問題,這個家庭也會有比較高的兒虐風險。而且這樣的研究結果是不分國家、也與孩子的個人特質無關,簡單來說,一個體罰越嚴重的家庭,孩子的問題行為也會越多!

體罰沒有任何好處,為什麼爸媽還要打小孩?

既然沒有任何研究證實,體罰會帶來什麼好處,為什麼爸媽還要打小孩?

人本教育基金會曾經做過問卷,有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統計結果,原來有近39.2%家長會體罰,但同時也有96.5%家長使用會講道理及溝通的方式管教孩子,也就是說,家長會「一邊打、一邊講道理」。

家長必須承認自己在教養上的困難,以我來說,我會吼小孩,也曾經氣到想打人,只好走到房間,用力摔布偶。但當我冷靜下來思考,誠實面對自己,馬上發現,是我的情緒控管有問題。另外,孩子的狀況隨著年紀增長,持續「進化」,但我還停留在過去對待孩子的方法,最糟糕的是,被工作與家務夾擊的我,太忙碌了,當我缺乏陪伴孩子的餘裕時,只想採取最快速的方式——對孩子大吼大叫,但後患無窮,沒多久我就看到兒子對著小四歲的妹妹吼叫。

我們必須承認,父母也有負面情緒、而且不擅長消化,幸運的是,這三年我身邊有一群理念一致的媽媽朋友(而非教養專家),我們相互打氣、提供建議,把育兒的苦說成生活中的一場笑話,然後提醒彼此,孩子是獨立個體,是一個人,只要不試圖去控制他,以更寬容的態度看待彼此差異,就能減少煩躁與壓力,不用動手,才有機會找到尊重孩子的教養方式。

世界各國可以禁止家內體罰,台灣是不是也可以?

從1979年瑞典成為第一個禁止家內體罰的國家開始,目前全球已經有60個國家,立法在一切場域(包括家庭內)禁止兒童體罰。很多人覺得台灣民情不同,但深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也在2020年正式禁止家內體罰了耶!而日本同時大力宣導家長採用正向教養的管教方式,賓果!這才是重點!

當我們推動家內零體罰,同時也要給家長正向教養的能力與環境,政府、社會要提供良好的親職支持。舉例來說,當家長因為工時太長,回家後還必須拖著疲憊的身心,讓孩子吃飯、洗澡、檢查作業,這時只要一點摩擦衝突,在時間壓力與精神不濟的狀態下,當然很難耐心與孩子討論問題。

還有,雖然台灣各地設有「家庭教育中心」,但有多少家長真的使用過這個公共資源?我們體制內教育的輔導系統,又用了多少心力於學生的家庭功能協助、諮商?

現代家長大多經歷過體罰,很多人都曾經暗暗發誓,絕對不打小孩,卻很難控制言語上的暴力,即便安慰自己,沒有在孩子的身上造成傷痕,也只是忽略了兒童的心理已經造成傷害。所以該如何協助家長採用正向、非暴力的教養方式來教導孩子,真的非常重要,請政府多給我們一點方法,讓我們陪伴孩子成為能解決問題又友善的人,當然,前提是父母要先達到這個目標!

因為我愛你,而且小孩會痛

在寫這篇文章前,我問了自己的兩個孩子,爸媽到底可不可以打小孩呢?他們回答我:「不可以,因為小孩愛爸媽,而且小孩會痛。」這個回答我會永遠銘記於心。

我衷心希望,二十年後,當我的孩子長大時,那代年輕人的童年集體記憶不再是「體罰」,不再有人一邊說著虐兒者該死,一邊說體罰是養育小孩的必要手段。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