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蟻
最近,網路熱議模擬一考題,就是考寫作能力靠一條「魚」;但不要懷疑,並沒有讓這條魚努力往上游,效法蔣公的傳奇。
先來看被引入考題的這首詩:
魚
這條河有很多魚,
魚說: 「 。」
啵啵啵, 只是氣泡,
沒有人聽見
魚哭了
透明的眼淚溶進透明的河
沒有人看見
這條河有很多魚
但這條魚, 只有一條河
滿不錯的一首詩,對吧?只是讀來有點傷心;但到底怎樣傷心呢?如果只是「沒人聽見,沒有看見」,孤獨好可憐,那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就沒什麼意思了。
詩嘛,總要有些意在言外的地方。如果想不出它的言外之意,不妨看看最後一句相信大家都同意, 那才是整詩的金句。所以,讓人傷心的,也許不是孤獨,而是,它「只有一條河」,那才讓人覺得好可憐。
但這樣說也不太對:有一條河已經很幸福了,不是嗎?做為魚,最渴望的不就是有一條足以棲身的河嗎?不然,想想被釣起來的下場吧?
所以,這詩讓人傷心的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把前後兩個很直白的句子放在一起看,就可以看出來了:
「沒人聽見看見 (1)」+「只有一條河(2)」=慘
因為,若只是(1),那就「此處不理爺,自有理爺處」,誰怕誰啊?但加上(2),除了此處「一條河」之外,沒有其它的選擇,那就沒肴望了,所以,慘。
這詩的意在言外處,就是:所有傷心的最傷心處,並不是那傷心的本身,而是,無法脫身──也就是不得自由,當你只有一條河的時候。
比如說,對於大多數台灣人而言,我們只有台灣;所以,若是在台灣這條河裡,沒有人聽見自己的聲音,沒有人看見自己的眼淚,那是真正的不能忍受。
這之所以,我們絕不能放棄台灣的民主,與自由:只有民主,能保証我們的聲音被聽到,我們的眼淚被看到;只有自由,能保証我們可以有所選擇,而不致於變成那條可憐的魚。
不像那些還有中國或美國可逃的人,雖然他們不在乎台灣也不是故意的而只是無所謂,但我們就是不能像他們,絕對不能,而這也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