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嗎?其實是WeToo

MeToo嗎?其實是WeToo
note.detail.update
2023-08-29
note.detail.writer
史英

◎史英

先說,到底是WeToo或UsToo,我一點也不知道哪個對;我喜歡WeToo,是因為和MeToo的音比較近。像這樣「喜歡就好,不必計較」,是跟年輕人學來的;至於為什麼有樣學樣,當然也是我喜歡。

言歸正傳。今天這篇,是因為有人問我「你們基金會不是管教育的嗎?怎麼最近都在講MeToo?」;如果回說「我們是關心校園MeToo啊!」,當然一句就過關,但我心裡知道,事情哪有那麼簡單(註1)。

好,那為什麼越界呢?其實我不太會講(這句也是跟年輕人學的:我哪有可能不會講什麼),所以,就來講一部電影(你會說「別再聲明了,我知道這也是跟…」)。

那是不小心在cinemax看到的,片名叫做「white mile(挑戰極限)」(註2)。其實,之前就播過,我從沒看過開頭,而且,也沒看過結尾,反正難看就轉台。但在MeToo風起雲湧之後又遇上,竟然一下子就「看住了」,因為,那是真正的MeToo,我才突然發現。

廣告公司的大老闆,要求員工參加一場「急流泛舟」,理由是「經過這個,你們才能get your balls(男性勇力)back;大家面面相覷,但沒人敢抗拒。你說,這就是權勢霸凌,有什麼稀奇;但接下來,他「邀請」多個老客戶,都是大老闆,竟然也被他「抓去」以命相搏(年齡都不小了,而且都一副「三高」相)。

這回靠的不是權勢,而是話術;但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術,無非就是半哄半騙。更驚人的是,上飛機前,在大風中叫每個人簽同意書,靠的是「那只是個形式」;到了水邊,堅持要每個人都上船,靠的是「你這麼遠路來,就只為了釣魚?」。

等到發現十個人只有一隻五人小船,那理由竟然是「以前說是兩隻船,但今天沒說,應該就是一隻了」。最驚人的是,到了最後一刻,剩下最後一位最老的老朋友還在猶豫,這時,不靠語言了,只用眼睛看著他,直至把他「看上船去」!

這個電影之所以沒什麼可看,是因為「逼人就範」的手法實在沒什麼精采,而大家最好奇的,那十個人到.底.如.何.一步步的失去自己,又為何讓人牽著走,卻根本看不到,因為──那是發生在他們「心裡」的事情──故事的後來更不用說了,當然就是翻船死了好些人。

所以,這就是MeToo的本質:溫柔的「好好先生」v.s.強大的「黑暗意志」;後者堅持己見一無顧忌,前者處處顧慮除了自己。性不是要點,權勢也不是,要點是,黑暗意志一心要主宰他人,而他人無力抵抗,就這樣把自己做為人的主體性雙手奉上。

這樣看來,性不是要點,權勢也不是要點,MeToo也不是;要點是,WeToo!

我們每一個人,自有「自我意識」以來,何曾好好守住自己的主體性?為了做一個好孩子,或為了趁機做壞孩子,我們總是出賣自己(賣給爸媽或朋友);未成年嘛就不說了,但長大之後,我們何曾真的獨立自主,忠於自己?

有了WeToo的意識,MeToo就不是別人的事了。在這之前,人們或出於同情,或出於義憤,當然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好奇,多少會關心MeToo事件及其當事人;但是,那是關心,並不是「關己」,所謂事不關己,還真的是一語中的。

現在,每一件MeToo,對我們而言,都是一個WeToo的召喚:她或他的不幸,固然是身歷了某種遭遇;但相較之下,我們的遭遇,也許還沒被認出是某種不幸──讓渡了主體性的特徵之一,就是「感知主體」的缺席。

本文一開始的那個「我」,不想計較WeToo和UsToo哪個對,顯然不是我,不是凡事追根究底的原來那個。那麼,我怎麼會忽然不見了呢?說是跟青年人學的,但為什麼好的不學,偏學這個(這話小時聽的多了)?

用「喜歡學樣」來解釋學樣,顯然也是學樣來的;但在WeToo的召喚下,我不得不想,莫非,我只是跟風,跟著跟著,就跟丟了自己的主體性?這裡所謂跟風,不是指「學年輕人的風格」(年輕人並沒有為自己帶風向),而是指「跟著」現在社會流行的一種「風潮」;那個風潮就是,越來越多人相信:為了跟上時代,必須向年輕人學習!

向青年學習,不但沒什麼不對,而且是太對了,特別當這世界的罪惡,大多是青年向上一代學習的結果。但現在的「學年輕」風潮,卻有很大的媚俗嫌疑,因而往往只學到表象。就以我學那個「喜歡就好,不必計較」為例(見本文第一段),在年輕人而言,應該是指不必計較別人的看法(如果自己喜歡的話),但我卻學成「不在乎對錯(關於we和us)」,你看,這不就是學歪了嗎?

但學歪了還是小事,更嚴重的是,在這股「以小孩為師」的風潮下,許多「大人」不敢傳授自己的經驗,怕被笑為愛訓人的L.K.K.,以致於學校,家庭,機構都吝於提供「信念」和「價值」,只在不得已的時候頒佈某些S.O.P.來約束行為,卻任由年輕人的思想與意識,被網路與網紅帶著走。

於此,並不是沒有人憂心(特別是針對抖音),但很少人跟小孩說,這是「喪失主體性」的表徵;多數人還以為(不知道是不是「跟小孩學的」),這樣「聽另一套」(不是父母老師那一套),就是主體性的表現。

這之所以很少青少年想到,他用盡力氣擺脫眼前的大人,每天躲在手機裡,結果只不過是落入另一群(只想賺錢或賺走台灣的)「大人」手裡而已。這之所以,當森小分班的國中老師,跟全班上了我們的「地獄梗教案」之後,小孩說:從來沒有大人跟我們說過這些!

說過哪些呢?就是用各種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方式,說了WeToo的概念:我們大家,和MeToo的受害者,和歧視女性、原住民、職業軍人的名校生,都一樣;前者是讓渡了主體性而被欺負,後者是讓渡了主體性(只為了顯示自己很敢)而欺負人──所以,WeToo!

既然MeToo其實是WeToo,不就是「管」教育的我們,無法逃避的責任?


註1:參見札記網路版 《關於「盧郁佳撤文道歉」的一些思索 (全文, 
共4篇)》,https://living.hef.org.tw/notes/detail/1/450
註2: 參見https://en.wikipedia.org/wiki/White_Mile
 

note.detail.more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大罷免辛辛苦苦的走過兩階段的連署,已經進入三階,準備要投票了

史英 2025-07-01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其實,今年暑假的大阪,真的有一個特別的event,就是...

史英 2025-03-01

關心則亂
關心則亂

自從排定兩週後住院,阿公就整天唸:這個醫生一定是想騙錢...

史英 2025-01-01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課堂上有同學問「為什麼德國的好公民,包括高等知識份子和秀異專

史英 2024-12-02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昨天我在街上遇到誰,你絕對想不到。遠遠走來的,居然是康德…

史英 2024-11-01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自從我們全力推動「抗網保孩」以來,就不斷被問:為什麼不是倡導

史英 2024-09-01

抗網保孩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網路橫行的時代,一個一個的小孩,正被演算法和社交平台「網」去

史英 2024-06-26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我們想帶小孩去廣島?因為,我們期望他的心智得到淬鍊..

史英 2024-05-01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你講的擲地有聲,是顛撲不破的硬道理;但你的對,能反駁他的錯?

史英 2024-04-30

教學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那天碰到老李,他劈頭第一句就是:「聽說你在弄什麼抗網保孩?」

史英 2024-03-01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我聽說很多國小流行講「不要踩我的切爾西」, 問他們切爾西是什

史英 2024-02-16

教學抗網保孩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嶄新的一年正要開始,想起那句古舊的老話:溫故而知新...

史英 2024-01-01

抗網保孩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我們不得不問:人類文明演進至今,為什麼還像部落時代一樣…

史英 2023-11-01

MeToo嗎?其實是WeToo
MeToo嗎?其實是WeToo

先說,到底是WeToo或UsToo,我一點也不知道哪個對

史英 2023-08-29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所以—所以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議,不該讓受害者家屬涉入。

史英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