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的工程,要開始了

傾聽的工程,要開始了
note.detail.update
2022-03-01
note.detail.writer
馮喬蘭

二〇一九年九月我們在政府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動連署,「要求國家全面調查機構內兒童受性侵問題」。九月二十三日開始連署,九月三十日連署通過門檻,短短一週,民意集結爆發,表現出台灣社會意志,要求政府「不再沈默 直視真相 終結傷害」。

二〇二〇年我們結合民間團體、立法委員召開「建立兒童安全的未來」記者會,主張政府應該仿照澳洲成立國家層級之全面調查機制,建立被害者現聲管道、檢視學校及機構處理兒童性侵害之機制及文化問題、檢討法規與機制之漏洞並訂立吹哨者條款及保護機制、提供被害者諮商及康復支援方案等。

同時,人本教育札記的「萬千視野照見兒童性侵」專欄,從第三六〇期(二〇一九年六月)開始連載報導,澳洲性侵調查的報告內容、受害者吹哨者的故事、相關制度檢視等,至第三八八期(二〇二一年十月),沒有停過。篇篇血淚,篇篇精彩。這些報導撰述,為我們的遊說工作,為關心的立委、監委、NGO朋友,提供了絕佳材料。讓關鍵人士得以想像,可以如何具體作為。

我人本我知道PODCAST頻道更製作了近二十集相關內容訪談,只希望,這樣沈重的題目,不會因為重量而沈沒。

而終於,在日前,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公開宣佈,歷經了將近一年的資料蒐集籌備,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二〇二二年六月展開進一步工作。專案小組將訪談安置機構、校園裡曾遭受性侵害或性剝削的兒少受害者,即便現已長大成人,也將列為訪查對象。訪談內容將以瞭解系統面、制度面、結構面問題為主,基本上就是,要傾聽受傷者的經歷、心聲、委屈,並且據此,檢視國家機制如何改善。

澳洲政府面對兒童性侵的第一步,就是傾聽受害者。不是民間團體,是國家,是政府,必須打開耳朵。對受害者來說,由國家出面傾聽,意義不同。在澳洲經驗,許多出面的人,之所以願意承受陳述經歷的痛苦,是為了,要國家政府保護現在及未來的孩子,不要再有人在體制的沈默下受傷害。

現在,台灣要開始了。

我想起澳洲總理在國會回應性侵報告書的道歉畫面,他代表國家向兒童性侵案受害者道歉,承認國家未能阻止數十年來的「邪惡黑暗罪行」。光看摘錄的語言(見P.96),我們就完全明白,當年教育部吳清基部長對南部特教性侵案的道歉,是多敷衍,多輕蔑,多麼不甘願被迫道歉。那種避風頭式的道歉,只是為了保自己,保那些不通報不處理的校長主任教師,而不是為了保護孩子。

這一次,一定要不一樣。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澳洲總理莫里森在國會發表演說,代表國家道歉。影片標題為:
<PM delivers official national apology to victims of child sexual abuse>

摘錄部分文字如下

Today we say we are sorry.
Sorry you are not protected. Sorry you are not listened to. We are sorry for refusing to trust the words of children, for not believing you.
As we say sorry, we also say we believe you.
We say what happened was not your fault.
We are sorry the perpetrators of abuse were relocated and shielded, rather than held to account, that records have been withheld and destroyed.
And accountability avoided.

今天,我們要向倖存者們(性侵受害者)道歉。 
對不起,我們沒有保護你; 
對不起,我們沒有傾聽你的話; 
對不起,我們不信任孩子的話,不相信你。
當我們道歉時,也是在說我們相信你。
我們相信,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是你的錯。
我們要道歉,因為那些加害者只有被調離、被包庇卻沒有被追究責任,而且相關記錄被隱匿、
被銷毀,相關單位也沒有被究責。 
我們沒有承擔起我們應負的責任。
 

note.detail.more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找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很了不起!

三重青少年基地 2024-01-02

教學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記過總是要有理由吧。學校的理由是「疑似對學務主任不禮貌 …

李思慧、林郁璇、陳志遠 2024-01-01

好話的力量
好話的力量

練習說好話,就是個最好的起手式,它表現了解與尊重…

陳雅萍 2024-01-01

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

江思妤 2024-01-01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並設法貼近,我們想要影響的對象。

馮喬蘭 2023-12-28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我們如何與小孩一起思考,死刑存廢和社會中「每一個人」的關係?

黃詩晴 2023-07-06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

楊詠晴 2023-05-30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陳彥妏 2023-05-16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葉俊宏(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老師) 2023-05-16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審查是不是大拜拜?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公民團體的監督力道

陳志遠 2022-12-01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專家審查的亂象

黃少筠 2022-12-01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兒少代表們關心什麼?忙什麼?兒少代表回答你

楊姿潁、林伯樵 2022-12-01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教孩子覺察思考與合作,父母也辦得到

黃詩珣 2022-12-01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數學

溫政鈴 2022-12-01

舊帽子與新鴿子
舊帽子與新鴿子

教育要改革、民主要深耕,所以必須從舊包袱裡面,拿出新的東西來

史英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