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潤的危機與轉機──雙語政策的解藥

浸潤的危機與轉機──雙語政策的解藥
圖源:郭恆妙
note.detail.update
2022-03-01
note.detail.writer
史英

◎史英

雙語政策,眼看著就要來了;我原本和很多朋友一樣,是堅決反對的──如果真要加一語,怎麼不是加台語,或者,為什麼非得是英語?

另一方面,教育部這樣「二百五」式的硬推,也可以預見勢必成為一個災難:重蹈以前建構式數學和九年一貫的覆轍,甚至把本土政權拖下水。尤其是現在流行所謂「浸潤 (immersion) 式」,我只怕,結果會變成「沉沒(submersion)式」!「二式」有何差別?其實就是:前者頭還在水面上,而後者,卻不止身子在水中;至於請外師來「全美語」,眼耳鼻口都沒於其中,恐怕就屬於後者無疑了。

但我深知,這是大勢;全民瘋美語,一定是勢不可擋。於是轉念來想,還有沒有辦法挽救?

仔細想一下,關鍵還是在「怎麼教」。所謂「浸潤式」,從其在魁北克(英法雙語) 和美國(英西雙語)的來源看,它其實是指一種「課程、學程 (program) 」,而不是指「教學」;它的全名是「language immersion program」,例如「French immersion program」是指把國家課程綱要規定的各種科目,都「浸潤」在法文中,當小孩的母語不是法文的時候。

粗略來講,這是「企圖」用法文教所有的課;表面看來,好像就是「全法語」,要讓那些英語小孩都「沉沒」在法文中。然而,不可忽略的是,它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硬性蠻幹;至於那個過程的時程,包括在什麼階段要用多少法語,如何用法語教不太懂法語的小孩個別科目的各種內容,如何運用母語的優勢等等,這些複雜的問題,就都是「教學法 (pedagogy)」的範圍了;然而,並沒有一種浸潤式教學法!

我們現在眼看著的「雙語要來了」,問題就出在沒有人談教學法,或以為浸潤了就不必討論怎麼教;各級教育單位,只知道聘用外師,或在藝能課上比手劃腳,去向上級交待。所以我想,與其批評他們,不如苦工我們來做,苦力我們來扛;號召一批甘心來做「我們」的國小現職老師,一起來做給他們看──讓人民至少還有一點不同的可看。

但就近期而言,我一點都不妄想能改變他們;只希望前述的「我們」,至少有一些空間能和他們並存。這在一般學校一點也不容易:老師要有絕大的苦心,校長要有足夠的寬心,上帝要有足夠的保佑…。

大家會說,你講了半天,卻一點都沒講那最重要的「教學法」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不過, 這個,實在是「非言語所能形容」。以下,就是一個「初擬」的實例,希望引發有識者具體的討論(而不是空談浸潤這種隱喻性的名詞)。

 

雙語建議案──康軒數學一下第4單元(依該數學課內容設計)

一、這個單元可用的英文 (預設小孩都還沒學過這些字詞句)

① 數字用語: one,two,three,…,nine (十以上數字暫用中文,因為不容易用手指比出數量)

② 算式用語: minus,is

③ 情境用語: how many are left?how many more?how many fewer?

④ 符號用語: cross out       

⑤ 指令用語: draw a picture first;Write down an equation

 (黃色標示代表:小孩只要聽懂意思,不必會說)

 

二、老師口語示例 (畫底線著為教學時,老師在教室可以說的話)

①「減」的意思就是 cross out 

minus的意思就是 cross out 

說明:

a. 說cross out時指著課文中畫去幾個圈的圖,並做出劃去的動作,但無需講出「劃去」二字;

b. 說minus的時候,指著減號,手比一橫;

c. 這兩句都用cross out 釋義,就不必說「minus 就是減」

 

② minus 寫作一橫,可以看做是代表cross out 的動作

說明:這可以加強小孩對減法的「圖象思考 (畫去幾個)」,也是一種「符號學」的說明 (若有小孩問加號代表什麼,可以回答「以前應該有一個演變的過程,現在已不可考」)

 

③ 十二minus five is seven.

說明:讀出算式,講數字時,用手指比出該數的量(不必說出該數的中文);第一次講is 時,指算式中的等號(不必解釋它的意思)

 

④ 十六塊餅乾,吃掉seven塊,這時候你想知道什麼?

(小孩回答「想知道還剩幾塊」之後)

對,我們想知道how many are left ?

說明:

a. 問小孩「想知道什麼」,不僅是為了帶出下面英文文句,也是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不是讓小孩永遠都被問,他也要學著提出問題 (有好奇心)。

b. 不必說明各字的意思以及問句的句法等,但可以把how many are left 寫在黑板,讓學生知道是四個字,並為以後正式學習此句做準備,但在此初學階段可以不必教left這個字和 are left 這種被動用法

 

⑤ [甲] 有十四個,[乙] 有eight 個;

跟[乙]比,是[甲] 多,還是[乙]多?(等小孩回答後) 對,是[甲]多,多幾個?

跟[乙]比,是[甲] more,還是[乙]more?(等小孩回答後) 對,是[甲]more,how many more?

說明:

a. [甲],[乙] 分別代表班上某兩個同學的名字;課本的人名羽彤,宥翔不易記憶,也可能干擾小孩對題意的掌握

b. 兩句各說一次,讓小孩從情境中知道 more就是多,how many more 就是多幾個之意;無需直接翻譯

c. 因為設定為一年級程度,所以避免了 how many more does A have than B?這種較長的句子

d. 特別重要的是,先確定了[甲]較多之後再提問,以解決一般小孩理解這種問題的困難

 

⑥ 她有十二顆,哥哥有seven 顆,

跟她比,哥哥more,還是fewer?(等小孩回答後)對,是哥哥fewer,how many fewer?

說明:如前項;又,不排除再用中文說明一次more 和fewer分別是多和少之意

 

⑦ 班上共有十五人,eight是男生,how many are girls?先不要想是加還是減;

我們draw a picture first,想想班上實際的情形,然後再 write down an equation

說明:

a. 所有預設小孩要學的單字或詞句,都盡量避免用中文去翻譯或解釋

b. 但為了初學者不宜太多負擔, girls 這種非預設單字,難免在口語中用到,就直接用中文解釋它的意思 (其它同此)

c. 講到draw a picture first,和 write down an equation時可配合動作,讓小孩明白其意

d. 課文斷落標題「是加還是減」,是對課文結構的說明,不宜在教學中直接問小孩「是加還是減?」;因為,

這樣容易讓小孩脫離情境 (圖象才代表情境)而直接從文字中找線索(例如「共有」是加,「差多少」是減)

 

三、老師可以加強的英語教學 (利用數學活動「轉檔」時分散進行,無須集中先教會發音)

① 發音:i 長音為 ㄚㄧ雙母音→ five,nine,minus

i 短音為介於 ㄞ和ㄧ之間的短促音,並畫出舌頭在此二音間位置→is

a 長音為ㄞㄧ雙母音→eight

 (列出這些,是因為中文母語者不易掌握雙母音的完整發音,同時讓小孩感覺老師在英語上的專業)

th  與s音的對比,並練習 「s - th」→ …. is three

② 老師先練習前項發音,並以自身經驗指導學生熟悉 three,five,six,eight,nine,minus,is 等字的拚法 (老師在黑板上寫出)

 

四、老師可以做的心理建設 (跟小孩聊聊以下話題)

① 有些阿公阿嬤講話有台語口音,他們會很驕傲台語是他們的母語;所以,我們講英語帶著中文口音,也沒有什麼可恥,

外國人只會羨慕我們會講英文,他們卻一點中文也不會 (或講很難聽)

② 所以大家不要怕講英文,我們先從不太標準開始,努力追求標準就好,即使最後還是不標準,也沒關係

③ 老師自己的發音也沒有很標準 (可以講一點個人經驗),但我很努力在學,大家可以跟我一起學 (發揮師生共學的精神)   

大家可以發現,上面這個建議案中,隱藏諸多數學教學的提示。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文的「甲比乙多」,很多小孩會先抓到「乙多」二字而感到混淆;但英文的「A is more than B」則先明白說出「A is more」,「than B」只是補充比較的基礎,相對而言,就直接,清楚許多。這是「用英語教數學」的優勢之一;當然,有時是中文有優勢,所以,「雙語」應該妥善利用兩種語言各自的優點,使數學教學更有效率,更豐富,而不該僅是志在培養英語能力。

最後,關於浸潤還有兩句話:浸潤(immerse) 原本是動詞,轉用名詞(immersion) 時,理當言明是「什麼浸潤到什麼裡面」。前面講過「各科目浸潤到某語中」是一種「學程(program)」,「抓小孩浸潤到全英語中」則有危險;以上的示例,則可以稱為「將英語浸潤到數學教學中」:English immersion into math!

note.detail.more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看見我的需要,更看懂你的難

從孩子來到這世界上起,我們亦步亦趨、小心翼翼地把孩子帶大

劉楚筠 2025-07-01

富饒的沙漠
富饒的沙漠

在學齡期,孩子開始走向社會,家庭不再是唯一的訊息或權威來源。

鄭谷苑 2025-07-01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讓自己「敢」和小孩說話

所謂代溝,自古就有。

史英 2025-05-01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教室裡的「特殊」與「普通」

「你所謂的『特殊生』是什麼意思呢?」

鄧嵐心 2025-05-01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停」!幸好,我沒打小孩

我跟體罰的「緣分很薄」,影響卻很大。

李慧貞 2025-05-01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英文文法也能幫到中文的閱讀理解

請小孩先讀讀附錄的課文(見P.62),再試試以下的題目。

史英、武宜佳 2025-05-01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小樹到底說了什麼?—讓他用中文和英文都說說看!

有了課文與原文對照,就容易看出兩種語言的差異,也就自然會…

史英、武宜佳 2025-03-01

海綿與章魚
海綿與章魚

在討論小孩的學習歷程時,常常會用海綿做比喻。但去年十二月…

鄭谷苑 2025-03-01

當小孩森氣氣
當小孩森氣氣

人們總說,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不分好壞、要接納、要理解……

陳雅萍 2025-03-01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只是開玩笑而已?跟男生談性說性別

阿文看到建中校友會的菜單,覺得很噁心。她說:「以前都覺得

楊佳羚 2025-03-01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我們離那些影像中的孩子還有多遠?

性影像犯罪,任誰聽了都會心頭一沉的五個字。究竟為什麼生發生?

鄧嵐心 2025-02-27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兒少照片外流事件,並不只是資安問題

我們很難把這些事件的成因都歸咎於「兒少不懂資安問題的重要性」

李昀修 2025-02-27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照片外流的往後:傷害的停止,以及往後的故事

「我每天都會到網路上搜尋自己的照片。」

李昀修 2025-02-27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爸媽的教戰手冊之七──網傳私照的問題

網傳私照,絕對是所有爸媽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史英 2025-02-27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小孩想當網紅──讓我們加入一點點教育

幾年前,網紅還是罕見的職業,與其說不支持小孩想當網紅,事實更

鄧嵐心 2025-01-01

抗網保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