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倫 / 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學會前會長、守護臺灣教育平臺理事
倫理議題的浮現
近來台灣學術倫理事件頻傳,政治人物學位造假成為民眾茶餘飯後的閒話,記者忙著扮演柯南進行相似度比對,追蹤報導如八點檔戲劇高潮迭起。大學倫理委員會審查之後,輕則要求作者重新補正,重則撤銷學位,但這些案件只是臺灣學術倫理冰山之一角,權高位重者依然有恃無恐,學倫會也以違反政府資訊公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為由不公開,大多時候真相依然是一團迷霧。
「下屬的功勞是上司的功績,上司的過錯是下屬的責任」,學術官僚體系體現的則是教師犯錯,學生承擔。隨著教育部長(註1)、中研院院長(註2)、臺大校長(註3)連環爆的學倫案件,一〇五學年度開始,線上學術倫理課程成為研究生必修課程,畢業之前必須通過研究倫理教育認證。一〇八學年度開始,教育部又要求全臺研究生提出學位論文口試之前,必須經過TurnItIn論文相似性比對系統(註4),確認論文的「原創性」。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跟人文領域的學倫規範天差地別,卻在教育部一體適用的學倫教育要求下,陷入國軍「喝水小卡」的困境——「因為怕大家不喝水,所以發喝水小卡,請學生適時翻閱,並請大家寫喝水心得」——每個研究生經過線上課程、閱覽過學術倫理課程簡報,教育部天真地以為這樣就可以杜絕違反學術倫理的弊端。
TurnItIn到底Turn了什麼In?
學術倫理的審議,聚焦於論文抄襲比對系統,所以教育部要求各系訂定可容許的相似性範圍。事實上,抄襲的定義絕對不是「一段落有八成字句相同」等如此單純的判斷依據,理工學門不少論文會反覆使用科學方程式,人文社科也有理論引用時的關鍵字反覆出現,無法盡以相似性比例來判斷;此外,自我引用、外語翻譯內容佔全文比率、引用文章的改寫方式、甚至套用一句文學院的行話──「堆疊史料」等,都必須要經過專業綜合判斷、個案評估才能確認所謂的「原創性」。每個學科的原創性跟規範不同,學術倫理審查及訓練制度上的差異得靠專業社群的檢視才能確認。
因此,學術倫理課程也好、TurnItIn也罷,不過就是把抄襲判定的責任跟成本推給學生,便宜行事地以科技來進行形式審查,迴避了教育界的學術倫理沉痾,也無法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學位取得的雙重標準。
抄襲是學生的問題?
臺北市某所頂尖大學教授被爆出要求學生簽署切結書,如發生學倫問題要由學生一力承擔,與指導教授無關,把抄襲引發的後續爭議跟所有責任通通轉嫁到學生身上。研究生從修課、撰寫論文到畢業的過程絕不是憑一己之力可以完成,而是需要跟指導教授密切互動,如果判決確認抄襲,最終的結果卻是由研究生一個人承擔。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指導教授作為把關的角色、系所作為開課訓練的單位,整個大學端作為負責全體研究生學位論文品質管理的單位,都可以一概撇清。
教育部函文指示對產生學術倫理爭議之研究生指導教授的「懲罰」是,一經發現指導學生論文抄襲屬實,指導教授三到五年內不得指導學生。此對教授是否為懲罰仍有待商榷,指導學生是教師的責任與義務,對於某些遊走於產、官界的學閥而言可能是痛點,「學術流水線」上的交換利益因此被迫中斷;但對於某些應付評鑑升等研究壓力苦不堪言的教授來說,卻少了指導學生的負擔。
解決學術倫理爭議可能嗎?
排解學術倫理爭議的最高指導原則莫過於「資訊公開、程序正義」。首先,學位論文除了涉及國家機密跟專利事項外,必須要全文公開,一方面展現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一方面也讓社會大眾可以檢證事實真相,畢竟國際學術倫理損害的不只是臺灣學界的聲譽;而抄襲與否的確認,更應該在接獲具體事證檢舉後,委由獨立專業審查機關進行審查,最終結果再送回校內的倫委會確認處置,而非如現在各校學術倫理審議委員會各唱各調,避免學術倫理爭端的處理方式出現差別不一的現象。
其次,學術倫理課程既然扮演重要的學倫角色,應該避免學校繼續用一體適用的線上課程做為單一的學倫教育「研究倫理認證」標準。肯認學術倫理涉及學門專業,無論以系所或學院為單位,都應該要直接開設課程,列為共同必修。至於引發爭議的論文抄襲比對系統,僅能作為初步判斷抄襲率的工具之一,指導教授對研究生論文的指導責任之強化,獨立的學術同儕專業個案審查機制更為重要。
在社會地位、薪資等價交換,增進學術品質、提升學術成果的高等教育競爭中,政治人物的文憑取得需要更嚴謹的審查機制,以避免學官另闢蹊徑,製造出兩套不同文憑取得標準;違反學倫的政治人物也必須接受民眾高標的誠信檢視,這也是臺灣成熟民主政黨政治的試煉。
在大學自治的治理框架下,由大學各系所組成的學術倫理委員會能否對學術倫理案件把關?足不足以執行學術倫理的專業判斷?有沒有成立獨立學術倫理委員會的需要?重大的學倫案件是否要引用行政罰之外的刑法?單有學術倫理治理架構,沒有學術社群自治的內涵,學術倫理仍將是臺灣學界遭人訕笑的話柄。學倫問題不僅考驗教育部解決臺灣動輒丟臉國際學術的決心,也可檢視臺灣學術界是否真的具有自治與自律能力?
註1:嚴思祺(2014.07.13),台灣教育部長蔣偉寧捲入論文造假風暴,BBC NEWS中文,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7/140713_taiwan_scholarly_articles_row
註2:楊孟立(2017.07.05),首位被起訴的中研院院長!涉浩鼎案監院9:0彈劾翁啟惠,中國時報,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05000334-260118?chdtv
註3:李侑珊(2018.10.10),學倫課當畢業門檻台大生不滿,中國時報,
https://tw.news.yahoo.com/%E5%AD%B8%E5%80%AB%E8%AA%B2%E7%95%B6%E7%95%A2%E6%A5%AD%E9%96%80%E6%AA%BB-%E5%8F%B0%E5%A4%A7%E7%94%9F%E4%B8%8D%E6%BB%BF-215014134.html
註4:Turnitin是一家美國網際網路的商業公司,成立於1997年,主要提供內容抄襲檢測軟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