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圖片提供:天下雜誌出版提供
note.detail.update
2023-06-21
note.detail.writer
劉進興

新專欄《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本期介紹的《晶片戰爭》,講半導體晶片的發展故事、晶片如何改變戰爭、以及台灣如何成為晶片時代最關鍵的國家。(劉進興/[我們的台灣]主編)

◎劉進興 / 退休教授,愛讀書的人

書名:晶片戰爭
作者:克里斯·米勒;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天下財經 (2023年3月)

 

《晶片戰爭》很好看。

這本書寫半導體晶片如何演化,晶片產業如何崛起,如何改變戰場以及整個世界,蘇聯矽谷為何失敗,中國矽產業企圖崛起而美國如何壓制,以及台灣成為晶片產業的關鍵國家,「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的背後故事。

1971,我在左營海軍電子學校,學習修理無線電收發報機和雷達。當時艦艇上都是真空管設備,幾年之後,才換裝電晶體、積體電路設備。1907年發明的真空管,大約雞蛋大小。1948年發明的電晶體,花生米大小。1959年發明了積體電路(IC),把很複雜的線路鍍在矽晶片上,所以稱為「晶片」,一枚IC就包含了成萬上億個電晶體。最早的電腦由一整個房間的真空管組成,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船的電腦只有電鍋大小,現在的手機是更強大的小電腦。體積縮小幾億倍,計算速度加快幾億倍,很不可思議。

晶片改變了戰場。二次大戰被形容是「鋼鐵風暴」,其實大量轟炸,只有少數命中。70年代初越戰時,美軍為了轟炸一座橋,丟下638枚炸彈,命中率為零。後來使用包含電晶體和感測器的雷射導引炸彈,才精準擊中目標。到了波斯灣戰爭,巡弋飛彈的精準打擊逼使伊拉克迅速投降。戰爭取勝不再靠軍火數量,而是靠電腦晶片的速度。紐約時報說:「這是矽對鋼的勝利」。

蘇聯派了很多間諜到美國偷半導體技術,甚至建了一座號稱「蘇聯矽谷」的科學城,卻一直落後美國 5年左右。原因是美國藏富於民、藏智於民,龐大的民間市場,如個人電腦、遊戲、智慧型手機,驅動著晶片的發展,不是蘇聯可模仿的。80年代時,蘇聯 SS-20洲際飛彈的彈著點距離目標平均 366米,美國的MX 飛彈只有 110米。兩國在半導體、電腦、通訊技術的差距愈來愈大,蘇聯將軍私下向美國記者承認:「你們贏了。」

八〇年代,日本的記憶體 DRAM 產業打敗美國,企圖稱霸。美國半導體產業與政府聯合起來抗日,當時的美日對抗堪比現在的美中科技戰。到了九〇年代,美國重回半導體產業的龍頭,韓國的記憶體產業也超越了日本。目前天下三分,韓國三星在 DRAM 領先,美國英特爾(Intel)在邏輯晶片的設計領先,邏輯晶片的製造則非台積電莫屬。

線路愈細,運算速度愈快。晶片製程的標竿,1971年是1萬奈米(0.001公分),1985年1千奈米,1995年350奈米,2004年90奈米,2014年14奈米,2020年5奈米,台積電目前正在興建2奈米廠。

2奈米到底多大?就是千萬分之2公分。這麼細的線路如何製造?原理跟照相製版差不多,關鍵在微影成像的曝光機。以前的曝光機使用可見光(波長400奈米),後來用深紫外光(DUV,193奈米),最先進製程則需要極紫外光(EUV,13.5奈米)。EUV微影曝光機只有荷蘭的ASML公司獨家製造,而其技術則來自美國國家實驗室的授權,因此成為中美科技戰的殺手鐧。

2014年,中國成立「大基金」,提出《2025中國製造》計劃,企圖在2030年趕上美國的晶片產業。

2015年中國紫光集團企圖入股台積電、聯發科,當時台灣經濟部長鄧振中認為勢不可擋,建議放寬法律限制,好在有400名專家學者連署反對,才被擋下。同年,華為也要收購美光(Micro),但被美國政府以安全理由否決。

中國爭霸的企圖愈來愈明顯,美國開始危機處理,切斷中國晶片業的供應鏈。2018年禁止中國最先進的DRAM廠晉華購買美國設備,逼使晉華生產停頓。美國也禁賣美國製造的,或使用美國設備製造(如台積電)的晶片給華為,阻止了華為的5G發展。華為無法買到ASML的EUV微影曝光機,就不可能生產最高階的晶片。

本書最後一章講到台灣。「鋼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矽的時代」。晶片運算力成為國力以及國防的基礎。台灣製造全球37%的邏輯晶片,亦即掌握了37%的運算力。台海的安全,因此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最近有人散佈「疑美論」,說美國正在把台灣推向戰爭。看完這本書,就知道他們在胡扯。從維持美國霸權的角度看,美國當然不願意台灣以及這37%運算力落入中國手中,但也不想因為台海開戰而導致晶片停產,因為對經濟的影響將十倍、百倍於俄烏戰爭。美國最合理的策略就是跟台灣聯盟,展現戰力,警告中國不要輕舉妄動。這不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嗎?

 《晶片戰爭》深入淺出,非常有趣。計算力就是國力,美國在八〇年代阻止日本半導體爭霸,現在更強力阻止中國半導體爭霸,目的都為了維持全球第一的國力。老實說,是有點鴨霸。但站在台灣安全的角度,我可以接受。

 

note.detail.more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蝦毀?為什麼要唱愛國歌曲?

你認為的愛國歌曲是什麼呢?什麼才能稱作「愛國」?

郭品禎 2025-03-01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從土地長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先生說,小孩子是帶著前世的記憶來到此生的…

陳俐璇 2025-02-25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突破隧道視野 回歸以人為本的經濟發展思維

「金錢支付不應該是人和人連結的唯一方式」

洪財隆 2024-01-01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務農的美麗與哀愁 為孫種田的董事長農夫郭明賢

原本經營KTV的郭明賢十年前為一塊純米蛋糕而種田,友善耕作…

凃建豐 2024-01-01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主編的話

《我們的台灣》本期有三篇文章:

劉進興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我們的台灣】台灣經濟轉大人:從物質角度(GDP)到以人為本

台灣戰後發展至今,從威權走到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

洪財隆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我們的台灣】解析台灣經濟成長的密碼 ──《台灣經濟四百年》

吳聰敏教授這本書野心很大,為了解析二戰後台灣的「經濟奇蹟」…

張烽益 2023-11-01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我們的台灣】台灣歷史上的冬夜星空 依然燦爛!

邁入冬季,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依然繁星點點,目不暇給。

李筱峰 2023-11-01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台灣史的秋夜星空

九、十兩月的台灣歷史夜空中,依然鑲滿著星光的燦爛

李筱峰 2023-09-01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

1920年,第一位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就讀的台灣人黃土水,以作品

王文萱 2023-08-29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航遍五湖四海的台灣貨櫃船

台灣開始進入貨櫃航運時代是在1969年,第一艘貨櫃輪「東方神

王御風 2023-08-29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自由之翼:台灣的賞鳥步道

台灣地形多變,特有鳥類即有32種,可說是賞鳥天堂

陳裕鑫 2023-06-21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叭噗古早味情懷及其二三事

技術層面而言,台灣叭噗在全世界冰品的獨特地位,值得說說。

黃鵬仁 2023-06-21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夜空中的台灣歷史星辰

仲夏之夜,仰望台灣歷史的夜空,繁星點點,綜而觀之,有...

李筱峰 2023-06-21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與世界讀書會】—《晶片戰爭》

「台灣有事,就是世界有事」

劉進興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