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輒得咎,草木皆兵──真的嗎?

動輒得咎,草木皆兵──真的嗎?
note.detail.update
2023-06-16
note.detail.writer
史英

◎史英

一個女生急著趕車,撞到一個男生;男生立即高舉雙手,退避三舍。這是捷運站的一幕,沒什麼大事,也沒什麼人注意。但我猜那男生心裡在喊:我沒有,我沒有;至於沒有什麼,因為他真的沒有,也就說不出來;我也知道他在怕什麼:他怕別人只看到身體接觸,而沒看到是她「投懷送抱」。

你看,短短一個月的風潮,動輒得咎的時代已經來臨:一不小心,無所措手足之餘,很可能就被metoo了;而且,來的是草木皆兵的時代,所以必須隨時提高警覺,就像是白色恐怖那時的「匪諜就在你身邊」一樣。

以上這段,是幫某些人發佈的「心聲」;他們不敢逆風,但又心裡不平,只能擺出委曲求全的樣子,向自己或同溫層討拍。無論他們有或沒有「前科」,這種有意或無意的murmuring(就是偷偷抱怨啦),正好為那些慣犯們找好了藉口,帶起了脫罪的風向。

這種「情理之中」的心聲和抱怨,看似無辜,其實是一種「無差別指控」;它指控所有的別人,無論同性或異性,隨時都可能對他無心的動作或無意的話語,做出性的聯想,並提出騷擾的指控──若非如此,他怎麼會覺得動輒得咎,草木皆兵呢?

認為「別人將無原由的指控他」,正是他對別人的「無原由的指控」!

這種「無差別指控」的背後,藏著一種「隱形的惡意」;它不是以「想要害人」的形式出現,反而是預設別人「想要害己」──正因為把別人想成壞人,所以說是「惡意」;也因為自己又不是壞人,所以說是「隱形」。

這種「隱形惡意」其實並無事實的依據,只是一種受迫害妄想。且不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哪個純屬誤會,或陰謀入罪的案例;僅就人際互動的常識而言,騷擾和悅慕的界線也很明確:根本不需要等到人家說「不」,只要對方沒有「欣悅」或「接受」的明示、暗示、舉止、或表情,就應該停止任何行動或言語;既然一方沒有「呼應」,就不屬於「人際『互』動」,而只能是騷擾了。

所以,化解這種正在形成的「隱形惡意」,應該是每一個人、包括無意識地陷入其中的人、的共同責任;自我反省也好,善意溝通也好,嚴詞批判也好,總是要和我之前代為發佈的那種「心聲」(以及murmuring)展開對話才好。

 以上是本文的第一點,即:關於在metoo時代裡人們會有的抱怨;接下來的第二點,是事情的另一面:「動輒得咎,草木皆兵」的警覺,如果做為自我要求,那就恰好是現代人立身處事的基礎要件,不可或缺的日常準則。

 現代人和「古代人」有許多差別,而是否在乎「身體自主權」,正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卅多年前,我和幾位家長一起去拜訪教育部「訓委會」主委鄭石岩,希望他們能落實禁止體罰政策;談話中我提到,不但體罰絕不可以,也不可未經同意隨意碰觸小孩身體。

 鄭覺得抓到我的語病,立即反問:「難道摸摸小孩的頭,還要得到小孩的允許?」;巧的是,那天剛好有媽媽帶著小孩同去,而會前我恰好摸了他的頭。聽到鄭的反問,那孩子立刻當場做證:「他剛才有先問我可不可以」;至今我還記得鄭石岩那吃驚的表情──於是我便知道,我和鄭是處在不同的時代。

 在今天的時代,我們會教小孩這些和人相處的基本概念,還特別強調,並不限於對待人類;例如,想要摸一隻可愛的貓咪,也要先得到牠的「同意」,不然的話,被抓被咬也就只是剛好而已。這麼一來,小孩就知道面對動物,真的必須「貓狗皆兵」;絕對不能只隨自己的高興,做出粗魯或白目的舉動。

 但現在的成人,包括年輕人,小時候並沒有受過這種教育,並不明白「被抓被咬、只是剛好」的道理。那怎麼辦呢? 我們呼籲有識之士,一起來建構並宣揚「草木皆兵理論」,讓大家都能體會到,在新的時代裡,我們唯有打從內心裡拉起防線,才能擺脫舊文化中養成的舊習慣,不但保護別人免於被侵犯,也保護自己,以免落入被申訴、被檢舉、人格掃地的下場。

 這麼一來大家就能認識到,不但「以對方默許或害羞」為自己辯解是行不通的,更有甚者,即使對方一開始說了yes,而事情也已經發展到某一程度,她或他仍然保有重新說no的權利。換言之,「同意」一事,必須時時得到確認;而要做到這一點,非有一種「草木皆兵」的心防不可。

 最後,來講本文的第三點,那就是,讓我們仔細想想,在這股風潮中喊出metoo的那些me們,都是些誰?很明白的,至今為止的他或她們,都有著某種身份或地位,無論是在政界,文化界,或演藝界。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難道金融界,醫界,各大民營機構,或其它職場,都沒有人受到性騷擾嗎?如果人們以為這股風潮已經使受害者鼓起勇氣,使加害者知所畏懼,我們就要問,為什麼沒有看到任何一位護士揭發醫生? 為什麼沒有任何一位勞工指控老闆?

 所以,在這社會的各個階層,在廣大的芸芸眾生之中,到底有幾個「潛在的加害者」感覺到動輒得咎了?到底有幾個「潛在的受害者」,在短短的這個月裡,讓混蛋們覺得草木皆兵了?

 我們於是期盼,最近的風潮將是一個開始;但誰能保證,大風過後,不是一切還原?誰能保證,吹出幾袋垃圾之後,不是製造更多垃圾,而且藏得更嚴?

 然而,我們仍然想要相信,從現在開始,事情慢慢會有所改變;假以時日,人們將不會因為「性」而受到欺凌,「性」將成為真正美好的事物,而不再是痛苦的根源…

 想要建立這樣的一個國家,真的嗎?讓我們常常這樣追問自己。

note.detail.more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和「中間選民」說說話

大罷免辛辛苦苦的走過兩階段的連署,已經進入三階,準備要投票了

史英 2025-07-01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哈韓,哈日,哈佛,以及大阪萬博

其實,今年暑假的大阪,真的有一個特別的event,就是...

史英 2025-03-01

關心則亂
關心則亂

自從排定兩週後住院,阿公就整天唸:這個醫生一定是想騙錢...

史英 2025-01-01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不服」的價值與意義

課堂上有同學問「為什麼德國的好公民,包括高等知識份子和秀異專

史英 2024-12-02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我會是一隻AI嗎? 「人即目的,不是工具」在新時代的意義

昨天我在街上遇到誰,你絕對想不到。遠遠走來的,居然是康德…

史英 2024-11-01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網路真是學習的好場域

自從我們全力推動「抗網保孩」以來,就不斷被問:為什麼不是倡導

史英 2024-09-01

抗網保孩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媒體識讀? 不如識讀課本——抗網保孩,從課本出發

網路橫行的時代,一個一個的小孩,正被演算法和社交平台「網」去

史英 2024-06-26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帶小孩去廣島?──「戰爭與和平」的矛盾與解決

為什麼我們想帶小孩去廣島?因為,我們期望他的心智得到淬鍊..

史英 2024-05-01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對的」不能反駁「錯的」

你講的擲地有聲,是顛撲不破的硬道理;但你的對,能反駁他的錯?

史英 2024-04-30

教學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要抗體,不要無菌;要免疫,不要免除

那天碰到老李,他劈頭第一句就是:「聽說你在弄什麼抗網保孩?」

史英 2024-03-01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抗抖教案──「切爾西梗」的說話課

我聽說很多國小流行講「不要踩我的切爾西」, 問他們切爾西是什

史英 2024-02-16

教學抗網保孩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新年新希望─「抗網」和它的象徵

嶄新的一年正要開始,想起那句古舊的老話:溫故而知新...

史英 2024-01-01

抗網保孩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人本論壇】思考和平

我們不得不問:人類文明演進至今,為什麼還像部落時代一樣…

史英 2023-11-01

MeToo嗎?其實是WeToo
MeToo嗎?其實是WeToo

先說,到底是WeToo或UsToo,我一點也不知道哪個對

史英 2023-08-29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人們為什麼支持死刑?(上)

所以—所以關於死刑存廢的爭議,不該讓受害者家屬涉入。

史英 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