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系和尚?不,是革命系和尚!

戰鬥系和尚?不,是革命系和尚!
攝影師:Jan Bouken
note.detail.update
2023-06-15
note.detail.writer
不敲木魚

◎不敲木魚

史上最有名的戰鬥系和尚,我想應該是魯智深吧。

當然,馬上有人會跳出來說:「少林寺不算嗎?」、「你把日本的寶藏院胤榮放在哪裡?」不過,少林寺固然有名,卻不是單獨的個人,而是一個泛稱。至於日本的寶藏院流槍術赫赫有名,我自然更沒有絲毫輕視之心,只不過,從小時候看兒童版水滸傳,長大後看水滸傳連續劇,就算魯智深的功夫未必有他名氣那麼大,魯智深這個酒肉和尚莽撞卻敢言、不與惡妥協的形象,總之是留給我蠻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會搞錯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一切都要怪魯智深。畢竟誰叫他除了吃飯喝酒打惡霸有名之外,連辭世詩也同樣有名。我隱隱約約記得那是一個很有意境的詩句,卻記不起來詳細。有天在書上翻到一段:
「菩提一念證三千,省識時潮最上禪;體解如來無畏法,願同弱少鬥強權!」
我當下以為就是魯智深的辭世詩,心想:「喔靠,魯智深真的很派(兇)欸,讚喔。」殊不料往下一看作者名字:林秋梧

誰?哪位?欸?臺灣人?
臺灣有武僧嗎?

如果熟讀台灣史的人在場,大概會覺得我很白癡吧。我自己也覺得挺白癡的,為了贖罪,只好順著李筱峰老師的這篇文章繼續往下讀:

「林秋梧雖入禪門,但並非出世之徒,「普渡眾生」的感召,使他積極地從事佛教改革,掃除迷信,在1930年前後的台灣佛教界中,投下酵素,透過宗教運動,又回到社會運動的路上」

原來不是戰鬥系和尚,是社運系和尚嗎?雖然從文章中看來林秋梧不會功夫,讓人有點微微失望。但卻讓我燃起另一層好奇心──這麼愛做社會運動的人,到底為什麼要出家呢?

我開始蒐集更多關於他的相關資料,包含他曾經為了啟迪民智,與「活動寫真班」跑去各鄉鎮放電影、包含他早年批評日本殖民,因而在畢業前夕遭到退學、包含他最後一本著作,是一本與婦女解放相關的解(佛)經書。似乎從出家前到出家後,都有股「入世濟民」的熊熊烈焰在他的胸腔中燃燒,不是呼籲感恩慈悲,林秋梧在家是革命、出家亦是革命。 早在1930年代就身體力行人間佛教。雖然臺灣史上不乏慈濟、星雲等大宗教家影響政治的例子,然而林秋梧的身影卻過於奇特,那句「願同弱少鬥強權!」的激烈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魯智深的一生雖然轟轟烈烈,不做官不受招安,從一而終地反抗惡政,卻終究是故事中的角色。他的反抗雖然浪漫,卻不太現實。然而在現實裡,台灣卻有一個林秋梧,憑自己的意志選擇了要出家、要入世、要鬥強權,在混濁惡世中硬是走出自己的路。可惜的是,林秋梧壯年早逝,在三十二歲時因肺結核病逝,不免讓人為他的一生有種櫻花早落似的惋惜。
說來,明明一開始不過是個誤會,結果到頭來我反倒深受林秋梧的故事吸引。雖然關於他的生命經歷大多時刻只能搜尋到寥寥幾個片段,但那也已經足夠令我感到神馳目眩了。原來,真的有人將自己活出不輸於故事的精彩與浪漫,而也正因為真實,就更令人為他的殞落感到惆悵。

台灣歷史上還有許多精彩卻未必出名的人物吧?說不定當我們夠努力去了解台灣史後,在未來某天,我們會看見這位「革命系和尚」被拍成電影、寫成小說。這些充滿魅力的人物將會以另一種方式再次活躍於新的時代。而我期待這樣的一天。

note.detail.more

搖滾音樂推動捷克革命——從宇宙塑膠人到藍儂牆
搖滾音樂推動捷克革命——從宇宙塑膠人到藍儂牆

搖滾樂在捷克歷史上發揮了深遠而獨特的作用,在動盪的時特別顯著

劉郁葶 2025-01-01

支語入侵的現象學.之一──荒涼單調的風景
支語入侵的現象學.之一──荒涼單調的風景

「支語入侵」這個詞彙是一個不太需要解釋的詞彙,同時也是一個需

石牧民 2024-11-01

戰鬥系和尚?不,是革命系和尚!
戰鬥系和尚?不,是革命系和尚!

原來他不是戰鬥系和尚,是社運系和尚嗎?

不敲木魚 2023-06-15

你知道你也繳過公積金嗎
你知道你也繳過公積金嗎

吉魯巴 2023-01-09

關於智力測驗,你所不知道的十件事
關於智力測驗,你所不知道的十件事

石牧民 2023-01-09

民俗月談鬼: 深度心理學觀點的鬼怪與傳說
民俗月談鬼: 深度心理學觀點的鬼怪與傳說

鬼神是心理學議題,而不是宗教議題...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2022-08-01

人比鬼更恐怖?─用文學說出噤聲時代的故事
人比鬼更恐怖?─用文學說出噤聲時代的故事

今天要來講一個恐怖的故事,沒有鬼,只有人,但是,很恐怖

程鵬升、侯惟嘉 2022-08-01

疫情中的新莊大拜拜
疫情中的新莊大拜拜

五月二十九日,是睽違兩年的新莊大拜拜重新舉辦的日子

青悠(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2022-08-01

為什麼不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創世紀與科學在美國的糾葛 (上)
為什麼不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創世紀與科學在美國的糾葛 (上)

美國人在相不相信演化論的議題上,分裂至今已將近一百年。

鍾文婷 2022-03-01

怪奇珍獸拜訪地球,阿咧? 訪春江獸創造之父 藝術家阿咧
怪奇珍獸拜訪地球,阿咧? 訪春江獸創造之父 藝術家阿咧

阿咧先生,1976年出生於高雄,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徐莫默 2022-03-01

屬於夏天的節日,端午
屬於夏天的節日,端午

除了漢人,原住民也會選在端午節的前後,進行驅毒的儀式;反應了

NL(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2021-05-01

【華麗島秘話】關於湯圓最極致的一天:古今冬至習俗流變(上)
【華麗島秘話】關於湯圓最極致的一天:古今冬至習俗流變(上)

湯圓表面有很大的氣泡,表示這胎是男孩,表面有缺孔時就是女孩。

阿祉 2020-01-01

【華麗島秘話】關於湯圓最極致的一天:古今冬至習俗流變(下)
【華麗島秘話】關於湯圓最極致的一天:古今冬至習俗流變(下)

人們不只自己吃湯圓,還會黏貼在門扉器物上,這是為什麼呢?

2020-01-01

媽祖不叫林默娘?───那些同樣被稱為媽祖的神明們
媽祖不叫林默娘?───那些同樣被稱為媽祖的神明們

真的有不是林默娘的媽祖嗎?

小波 2018-05-01

走向自由  鄭性澤案的背後
走向自由 鄭性澤案的背後

冤枉一個人,只需起心動念的一剎那。但平反一個冤獄需要多久時間

編輯部 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