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圖片來源: unsplash/ 作者:DuoNguyen
note.detail.update
2023-05-30
note.detail.writer
楊詠晴

楊詠晴 /南部聯合辦公室校安組

得知晶晶離開人世的消息時,一種到底還可以為她做什麼的焦慮向我襲來,我決定將她的遭遇與奮鬥記錄下來,不只為了保留她存在的痕跡,還為了讓這社會有機會打開另一扇窗。

我在人本教育基金會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她患有妥瑞、過動、閱讀書寫障礙症,即使社會異樣眼光和親人的不諒解(例如:家人為了制止妥瑞行為而把她關在房裡,媽媽的許多同事都不知道她的存在…)讓她遍體麟傷,但晶晶不肯妥協,從高三開始在校內外演講分享自身經驗,希望世界多認識這些疾患,也希望讓其他孩子能得到更友善的生活環境。縱然升大三的暑假,晶晶因大腦異常放電造成聽力受損,再次陷入低潮,但她努力克服因喪失聽力導致失去平衡感的困難,返回喜愛的田徑場上奔跑跳躍,奪取多項國內外運動競賽獎牌。

 

她很努力,但社會給她的阻礙沒有停止過。

晶晶就讀K大學特教系時,一再遭受教授們極不友善,甚至惡意的對待。這讓她經常崩潰落淚,也多次有輕生念頭。她曾考慮要揭發這些人的問題,但如果要留在特教界為其他孩子維護權益,揭發只會帶來封殺。因此她請我們等到她穩定就業後再來揭發。

然而,等不到那天了。晶晶畢業後沒多久,因為罹患多項疾病,永遠離開我們身邊了。

雖然我已沒有機會和晶晶一起向學校提出控訴,但傷害不能也不該隨風消逝。老天,他們可是特教系的教授耶!竟然會這樣對待特教生?

 

K大學特教系教授們的真面目。

晶晶最初的失望,是大一的蔡教授以輕浮地態度模仿妥瑞症患者不由自主的動作和聲音。還有王教授,會以「那個聽不到的」來稱呼她,課堂上若晶晶聽不清楚,王教授就會誇張地在全班面前嘆氣,甚至,還曾走到她身邊調侃:「晶晶,妳是聾子,妳不用來上課,妳也聽不到。」正巧被晶晶錄下,向當時的蔡姓系主任反映,主任卻認為是晶晶假扮教授、自導自演,沒有進一步給予協助。

某次晶晶找當時林姓系主任討論請假單,因聽不清楚林主任講的話,便請主任再說一次,沒想到主任竟拉著她的耳朵說:「我說…」晶晶的助聽器因此掉下來,也聽不到林主任究竟說什麼了。事後,林主任以「很不好意思,我當天情緒不好,可能情緒過於激動」回應晶晶媽媽的質問,但否認拉耳朵。

我國《特殊教育法》明訂,大專院校每學期應為身心障礙學生訂定「個別化支持計畫」(Individualized Support Plan,簡稱ISP)以協助學生學習及發展。晶晶在每學期初的ISP會議上,反覆請特教中心協助先讓任課教授理解她的症狀,然而教授們的各式提問卻一再於課堂中上演:「妳為什麼出聲音?是有什麼問題嗎?為什麼要搖頭晃腦?」遇到期中報告,有教授會說:「妳有什麼問題,怎麼一下出聲音、一下動來動去,建議妳以後報告前先出去教室外面五分鐘再進來講,這樣比較不會緊張,可能會講得比較好。」當晶晶因讀寫障礙和擔心妥瑞症狀會影響同學,提出特殊試卷及考場申請,教授卻回應:「妳有什麼問題需要自己一個人考,為什麼要放大考卷,這樣我很難做事情。」、「妳如果自己一個人考,我這樣收考卷很麻煩。」晶晶只好一邊考試一邊咬著筆來避免發出聲音。考後,還有教授問:「妳為什麼要寫反字,妳是想要跟老師表達什麼嗎?」晶晶只好再次解釋自己有讀寫困難。無比失望的晶晶,在最後一次ISP會議時表示不想開了,擔任委員的蔡教授卻說:「妳以為我們想要開會啊,要不是因為妳們特教學生有問題,不然我們閒閒(台語)。」

特教師培教授如此,也就不意外晶晶到C特教學校實習時,會有的那些令人驚訝的見聞。有同學模仿特教生口齒不清的發聲,晶晶認為這樣不太好,便在討論時提出,該校老師卻回應:「妳以後當老師就會發現這是妳唯一的樂趣。」或是在討論教案時,老師會潑冷水:「不要這麼認真,反正他們也聽不懂。」、「反正你們這學期來,確保他們有呼吸就好。」

我很想面質那些教授,何以他們空有特教知識理論,卻沒有真正將孩子放在心中,甚至恕我直言,他們連一般教育專業都沒有!我國《特殊教育法》立法將滿四十年,《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國內法化也邁入第八年,每個孩子的困難能被看見、需求能被友善地回應,究竟要等到哪一天?至少今天,希望讀者能將晶晶的處境讀進眼裡跟心裡,讓我們都能成為不默許惡行的人。
 

note.detail.more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找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很了不起!

三重青少年基地 2024-01-02

教學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記過總是要有理由吧。學校的理由是「疑似對學務主任不禮貌 …

李思慧、林郁璇、陳志遠 2024-01-01

好話的力量
好話的力量

練習說好話,就是個最好的起手式,它表現了解與尊重…

陳雅萍 2024-01-01

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

江思妤 2024-01-01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並設法貼近,我們想要影響的對象。

馮喬蘭 2023-12-28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我們如何與小孩一起思考,死刑存廢和社會中「每一個人」的關係?

黃詩晴 2023-07-06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

楊詠晴 2023-05-30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陳彥妏 2023-05-16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葉俊宏(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老師) 2023-05-16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審查是不是大拜拜?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公民團體的監督力道

陳志遠 2022-12-01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專家審查的亂象

黃少筠 2022-12-01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兒少代表們關心什麼?忙什麼?兒少代表回答你

楊姿潁、林伯樵 2022-12-01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教孩子覺察思考與合作,父母也辦得到

黃詩珣 2022-12-01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數學

溫政鈴 2022-12-01

舊帽子與新鴿子
舊帽子與新鴿子

教育要改革、民主要深耕,所以必須從舊包袱裡面,拿出新的東西來

史英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