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note.detail.update
2022-04-01
note.detail.writer
游珮芸

喜歡繪本的你,一定知道,一般有圖有文的繪本中,包含了「文學」與「圖像藝術」兩個宇宙;而且文字加上圖像之後,效果是一加一大於二,彼此增強。文字與圖像的合奏,可能和諧共振出更多層次的意涵,也可能因為文字與圖像在意義上的悖反,而產生幽默或另類的趣味。

這次,我想分享繪本中,文字除了字詞本身的意義之外,在視覺設計上可能的巧思亮點,並談談這些特殊設計所帶來的效果。

變化的字體激盪出的大小聲

繪本是拿來朗讀的,最佳的親子共讀模式,就是大人讀出故事,小孩看圖。這麼一來,繪本中的文字就像是等待解放的音符,若字體大小有變化,在視覺上加重或減輕文字的份量,也等同提醒「朗讀者」做出聲音的強弱與情感的變化。

賴馬的成名之作《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註1),至今已經風行將近三十年,賴馬曾三度改版這本處女作,除了加長繪本中的拉頁,重新設計封面的顏色、構圖,也在字體的表現上做了改變。最新版的封面使用了手寫的字體,忽大忽小「龍飛鳳舞」,傳達了主角鱷魚阿古力的「憤怒」。故事第一個高潮,阿古力暴怒噴出大火的拉頁畫面,賴馬用巨大的手寫字「吼!」呈現出劇力萬鈞的聲響,戲劇效果十足。後段阿古力狂哭的畫面中,賴馬再次使用發抖般的大字「嗚—哇!!」表現哭聲的淒厲。繪本看似靜默無聲,但字型、字體大小的選擇,卻能讓視覺有效連結到聽覺。

文字瀰漫在空中,是思維也是氣味

繪本中的文字,除了能撩撥聽覺,還能引發嗅覺!

劉旭恭的《好想吃榴槤》(註2)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故事中小老鼠想吃榴槤,但沒吃過,問遍森林中的動物們,大家雖沒吃過,卻隨口回應說榴槤嚐起來像:西瓜、鳳梨和芭樂…。小老鼠越聽越迷糊,「好想吃榴槤」的念頭越來越強,作者用手寫文字在畫面中重複寫滿「好想吃榴槤」,那些瀰漫在空氣中的念頭,成為畫面的一部分,佔滿讀者的眼,也迴盪在讀者的口中。吃過榴槤的讀者,可能會因此憶起榴槤難聞的氣味,或是濃甜的滋味。
後段,動物們看到小老鼠吃榴槤,也想嚐嚐看。劉旭恭再次以榴槤本身相近的色彩,寫滿動物「好想吃榴槤」的心底話,直白的傳達了牠們想吃的慾望,如此強烈、瀰漫在空中,帶來幽默的效果。

寫字體阻礙閱讀,卻製造氛圍

接下來,我想介紹澳洲的繪本《狐狸》(FOX)(註3),此書一出版就獲得當年澳洲的年度好書大獎。

故事描寫鵲鳥在一場火災中,傷了翅膀,再也不能飛了。一條獨眼的狗照顧她,讓她騎乘著他的背,藉著狗的奔跑,宛若飛翔。狗和鵲鳥成為好朋友,形影不離。這一切,看在生性孤僻的狐狸眼底很不習慣;狐狸在這對好友之間試探,不斷在鵲鳥耳邊低語:「我跑得比狗快、比風快哦!離開狗,跟我走吧!」引起鵲鳥心生動搖…。以動物故事借喻描寫人類的友情、背叛、忌妒和孤獨,是一本深刻透析人性的寓言。

插畫家藍. 布魯克斯在《狐狸》繪本中,故意以左手書寫,一筆一劃刻畫、模仿小孩的手寫字,他希望製造閱讀障礙,讓讀者「慢下來」,在閱讀中感受到鵲鳥的不適、混亂和痛苦。讀者甚至有時必須把書反過來,才能閱讀頁面。插畫家推翻了「閱讀」出版的常態假設,執意讓讀者讀得「艱辛」,因而更能理解故事的深意。

只可惜,國內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中文版時,放棄置入手寫字體,改用印刷字體。這樣的選擇,的確有利於更順暢的閱讀,卻失去了細讀角色起伏情緒的原初設計。

成熟的讀者,帶動繪本的多元表現

或許是國內的繪本市場已然成熟,讀者也更能欣賞多樣的表現形式,去年(2021)日本繪本畫家荒井良的繪本《孩子們在等著》、《今天的我可以去到任何地方》在台灣翻譯出版,出版社特地邀請也是繪本創作者的林小杯來擔任繪本中手寫文字的「寫手」。

曾經獲得國際林格倫紀念獎的荒井良二,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配上手寫文字。那些忽大忽小、歪歪扭扭,像是小學低年級剛學會寫字的孩子的手寫字,搭配上他仿似孩童畫的圖像,自成一種荒井良二式的風格和調性。在荒井良二的繪本世界裡,塗塗抹抹、不整齊的字體,看似恣意發揮、色彩繽紛、情緒大奔放的圖像,鼓勵著拿著蠟筆敢於大膽畫畫的孩童讀者——「原來繪本這樣也可以啊」!

荒井良二的作品,被翻譯成中文在國內出版,也有十多本,過往都是以印刷的中文字體呈現。這次,終於等到了忠於「原著」的呈現方式。有趣的是,林小杯自己的繪本作品,也多採用她自己的手寫字搭配畫面。不過,林小杯的手寫字,在自己的作品裡,展現的是一種閒散、放鬆的風格。而這次她為荒井良二「捉筆」,不是用她自己一貫的筆跡,看得出特意寫得有些拙趣,以配合繪本畫面的直爽和噴發的活力;其實,這也是為繪本「發聲」的一種表演藝術呢。

繪本創作與製作上,光是文字的選擇,就有那麼多可說,讀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覺得繪本看似很簡單,卻有無限可能呢?

 

註1:《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1995年初版,創作二十週年紀年版由親子天下出版。也是作者賴馬出版的第一本書。
註2:《好想吃榴蓮》,信誼基金會出版(2002),作者劉旭恭。已授出泰國版權,2021年再版中英雙語精裝版。
註3:《狐狸》(FOX),澳洲繪本。作者:瑪格麗特.威爾德(Margaret Wild),插畫家藍.布魯克斯(Ron Brooks)。中譯本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note.detail.more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小社會,要學習溝通..

游珮芸 2023-03-31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繪本的封面與書衣的巧思,不但切題還吸睛,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游珮芸 2022-12-01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什麼樣的繪本可以增強孩子的美感經驗?

游珮芸 2022-11-01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這回,我們就從兩本經典「兔子繪本」談起吧。

游珮芸 2022-09-01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遊戲是孩子的天職」。玩耍可以激發想像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22-08-01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孩子藉由五光十色、互動性強、擅用遊戲原理的科技產品學習...

游珮芸 2022-07-01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近年來繪本成為顯學,一般人只要一想到童書,腦中多少會浮現出…

游珮芸 2022-06-01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前後翻頁之間的時間差,就是朗讀故事時的「關鍵時刻」。

游珮芸 2022-05-01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繪本是拿來朗讀的最佳的親子共讀模式,就是大人讀出故事,小孩…

游珮芸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