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喬蘭(人本基金會執行長)
討論430不打小孩日的記者會,說要放影片,要約公益大使六月,要邀請那些協力的合作夥伴…,然後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們是在立法院辦,好多位立委出席,今年這場合好像就不太搭囉。」話才剛講,負責跟國會聯繫的振源眼睛發亮說:「在立法院另外辦一場,專門邀請立委出席」哇,好個就另辦一場,與其遺憾,不如開創出路!
現場空氣突然激動了起來!「有道理,就這麼幹!我們來談配套措施吧!如果要推立法禁止家內體罰,可以先來談配套措施。不管有沒有立法,這些配套措施政府都應該要做!」我越想越覺得師出有名!執行長室主秘志遠邊飛快打字記錄邊說:「喔,這太好了,不然一直在等衛福部的修法草案,等好久了。我們給的說帖配套都不知道被擺到哪裡了。」對,就是這樣,要化被動為主動!
教育中心主任雅萍看看振源、志遠,冷靜一問:「配套措施是什麼?家長要怎麼知道?」她這一問我卻聽到另一個可以進行的事情:「咦,我們就來問問家長需要什麼配套措施啊!來作問卷,網路問卷,問問家長,他們需要什麼,比較能撐住不打小孩。」大家先是一愣,既而都臉上笑開了一朵花:「對耶,這樣問卷數字就可以報導,委員就可以回應,我們就可以來談:落實家內零體罰,政府該做什麼事了。」
哈哈,這群人真太可愛了,明明我們還一邊在籌備GiveMe5我不打小孩記者會,現在立刻再生一場,而且還得作問卷,可是卻都很興奮,很高興。害得我繼續許願:「我們還可以找國際學者連線出席啊!早稻田大學的喜多教授來過台灣,我們大家見過面,他們團隊是兒權專家,日本韓國又剛立法禁止體罰,可以邀請他們來談談日本經驗跟韓國經驗!」
我真希望讀者們有機會看看現場人們的表情。志遠又驚訝又欣喜又想到工作增加的矛盾多變的嘴型;振源又興奮又擔心又很想奮力一搏的模樣;雅萍那種你又來了但這還真有點有趣的眼神。這一切,讓我覺得當執行長真好!哈哈。
於是,我們進行了網路問卷,邀請了三位國際學者、兩位國內學者,結合了三位立委,在五月十日辦了「落實家內零體罰,政府該做什麼事」國際記者會。這是我們邁向落實家內零體罰的重要一步。相關內容、問卷結果、學者談話都可參看人本教育基金會臉書頁,人本教育札記也將會有後續相關報導。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那麼有再多的勞苦都能轉換成喜悅的能源。就這一點來說,作為人本人,實在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