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琳懿(森小家長)
結業典禮當天,森小的家庭,每一戶都收到一副「好話牌」。這副好話牌正是森小家長們的「寒假作業」:邀請家長每天抽一張好話牌,仔細閱讀牌面上「正向話語」,把這句好話留存在心上。與孩子、與家人相處的一天中,找個適當機會,把這句好話用上,並記錄下使用的情境與心得。
作業是出給家長的。為的是製造機會,讓人多說「好話」。攤開好話牌:「親愛的」、「我一見你就高興」、「你會這樣說,一定有你的道理,要不要說說看?」、「這是我的看法,你認為如何?」…滿滿的好話,讓人頻頻點頭。沒錯,話就是該這麼說。
但是呢,實際執行起來,卻卡卡的。
例如,這天抽到「困難的你都做了,簡單的我來」。一開始,找不到什麼合適的情境可以用上這句話。中午小孩自己弄午餐,廚房的檯面被弄得「花花綠綠」,十分精彩,請小孩收拾,小孩居然撒嬌,要我幫她擦。正想拒絕,突然這張好話牌冒了上來:「困難的你都做了,簡單的我來」,心中的小天使,笑著說出這句話。然而另一邊,小惡魔插著腰,嘟嚷著哪有這回事,剛巧就是這張牌負向的那句話:「你就不能自己完成嗎?一定要留個尾巴給別人收?」
內心交戰了一下,作業的威力在這時顯現。說好話吧,今天要交作業呢。
於是微笑著對小孩說:「困難的你都做了,簡單的我來」。話說出口的同時,也覺得有些道理。小孩願意做午餐給大家吃,洗菜切菜煎煮炒炸,麻煩的事她都完成了,幫忙擦個檯面,也不是什麼天大的事。聽到這句話,小孩微露詫異,大概是抱著被拒絕的心情撒嬌要我幫忙,沒想到我一口答應,反而覺得奇怪。當她會意過來,我正在執行「好話牌作業」,賊賊的笑著說:「感覺今天我會過得很爽。」
說出口的話就是有一種魔力,會導引腦中的想法,往那句話的意思靠近。就算原本只是硬著頭皮說說,但說出來之後,心裡反而當真了。那天的後來,我又使用這句話,答應了小孩好幾次的幫忙,心甘情願。
這個寒假,我們家就充滿著各式各樣,本來講出來有點奇怪,但是講著講著就越來越習慣的好話們。一開始「好話」的使用很刻意,說話的情境也並不能百分百的合理對應那句話。漸漸的,某些句型就像刻進心上放進嘴裡,現在我們會反射式的回應「那你覺得呢?」「需要幫忙嗎?」。謝謝森小出的這份作業。這陣子家裡的氣氛都輕輕柔柔的,沒有誰說重話。鬆軟的氣氛也更提升說好話的意願,真是一個美好的,正向的,愛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