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繪本成為顯學,一般人只要一想到童書,腦中多少會浮現出幾本繪本。特別在教育現場,除了運用繪本跟孩子說故事、討論議題、進行圖文閱讀的賞析練習之外,也會讓孩子學著創作繪本。
只是一般人對於繪本的認識多半還停留在有圖、有文就好,似乎只要讓孩子們把多張圖畫串在一起,配上文字,再裝訂起來,就是繪本了。
「喔~~不 !」
人本教育札記的讀者朋友們,可能會跟我一起出聲喝止。因為我們都知道優秀繪本的創作,藏有許多「武功秘笈」,不是隨便比畫兩下就行的。這回,我們就來談一個基本招式。
繪本是一座紙上的劇場
有關繪本的譬喻很多,有人說它是小小的美術館,我則喜歡把它看作是一座紙上的劇場,或是紙上的電影院(這裡指的是故事繪本,知識性繪本不在指涉範圍之內 )。
繪本的結構,包括封面、封底、書背、蝴蝶頁、書名頁等,圖文搭配的排版、文字與字體的設計也要講究,有時不僅僅是內頁,封面、封底、蝴蝶頁上的圖,都可能是故事的一部分,或呼應主題內容。
而書的左頁和右頁攤開之後,會連為一個畫面,就是所謂的「跨頁」,上個月的專欄中提過跨頁是繪本的基本視覺單位,翻頁動作則是讓故事的時間、空間流轉的動能。
因為我將故事繪本類比作一座紙上「劇場」,每個跨頁單位的圖像就是一幕戲或是一個電影鏡頭,必須具連貫性,才能產生述說故事的情節線。而繪本在閱讀時,翻頁的跳接,就像是鏡頭的剪輯,則必須講究「方向」性,特別是角色在繪本中有連續空間移動的繪本。
這時,創作者在構圖時,就要考量視覺的方向性,譬如左翻書閱讀的慣性是由左向右,所以當角色朝右跨步,會有前進的感覺,反之則有受阻礙或回歸原點的視覺效果。
多元文化繪本起步走
這裡,我們先舉一本多元文化繪本的經典之作《漢妲的驚喜》為例吧。
這本繪本的作者是英國人艾琳.布朗(Eileen Browne),她在1990年代初期,發現只有約三成的繪本主角是女孩子,而且以非洲為背景的兒童讀物更是稀少,她希望能夠打破受文化侷限的題材和男童視角,於是在1994年創作了這本以居住在非洲肯亞的盧歐族少女漢妲為主角的作品,入圍了1995年的謝菲爾德兒童圖書獎,也在2014年被英國的兒童讀物專家小組列入「五十本最佳多元文化兒童繪本」之列。
故事講述漢妲把七種水果放進竹籃裡,頂在頭上,離開居住的村子,開始向右走,她要把水果送給住在隔壁村落的好友阿可優。因為這是左翻書,所以漢妲保持臉朝右邁步前進,每一次翻頁,都產生了向前移動的連動感。
漢妲想給阿可優一個驚喜,一路向右走的路上,她心中不斷猜想:「阿可優最喜歡的會是哪一種水果呢?」沒想到鮮豔欲滴的水果如此誘人,沿途的野生動物從樹上、從草叢後,偷偷叼走各自最愛的水果。把水果頂在頭上的漢妲,卻不知情…。
這本繪本用色溫暖、構圖大膽,畫面充滿了生命力。艾琳.布朗巧妙的運用了翻頁的時空轉換來推進情節,利用主角漢妲與觀看讀者的「認知落差」,製造了緊張感與幽默趣味。以角色在繪本構圖空間中的移動來說,這部作品所演示的方向性,堪稱是教科書等級的唷。
本土重量級創作者陳致元的運鏡
看完國外的作品,接下來也來看看國內知名繪本創作者陳致元(1975~) 的幾部早期的作品吧。
陳致元在2000年以《想念》獲選信誼幼兒文學獎「評審委員推薦獎」,開始展露頭角。隔年以《小魚散步》榮獲信誼幼兒文學獎的首獎。這是台灣原創繪本最具代表性的獎項,而且首獎不是年年有,要當年參賽作品中有具備首獎水準才會頒發。
《小魚散步》描寫一位名叫小魚的女孩去雜貨店買雞蛋,從封面看到小魚正在玩影子遊戲,她朝右邊前進,這也是一本左翻書。繪本一開始幾個連續的畫面,小魚都朝右走,讓讀者知道她離家越來越遠; 等到買完雞蛋後,書中的小魚開始向左走,讀者很自然可以理解她正在往回家的路上。
2003年陳致元再以《GujiGuji》獲得信誼幼兒文學獎圖畫書創作類佳作獎。這本繪本後來成為陳致元最重要的代表作,被翻譯成15種以上的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也在瑞典、紐西蘭和西班牙被改編為兒童劇上演。故事講述一隻名叫GujiGuji 的鱷魚陰錯陽差在鴨子窩長大,誤認自己是鴨子,直到有一天,遇到自己的同類「鱷魚」,被迫思考自己的身份認同…。
我們看到封面,鴨媽媽讀著睡前故事給GujiGuji 和小鴨子們聽,臉就是朝著右邊,這個方向可以誘導讀者順著鴨媽媽臉的朝向翻開封面,封面之後是蝴蝶頁,鴨媽媽領隊帶著孩子們往前走,也是向右走。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封面鴨媽媽的朝向與蝴蝶頁中鴨子一家的走向是相反的話,也就是向左走,是不是會擾亂讀者的空間感?或阻礙閱讀的順暢度呢?
2005年陳致元又推出了《沒毛雞》,這本作品既幽默又引人深思,具有浮世繪美感的構圖與拼貼加水墨技法營造出獨特的美感,算是我的最愛之一。故事中又瘦又小的沒毛雞,想和四隻美麗的雞一起玩,卻被他們拒絕。難過的沒毛雞低著頭走路,不小心被石頭絆倒,接著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轉折。
《沒毛雞》的封面上,可以看到沒毛雞破蛋殼而出的瞬間,也是朝向右邊,而且在向右傾斜的坡道上,形成一股動態與向右滾動的力道。繪本中沒毛雞看到四隻漂亮的雞走過要去乘船的畫面,也是排隊向右走。想像一下畫面中的雞群若是朝向相反,故事讀起來是不是會卡卡的?
以上這些角色在故事中有大量空間移動的繪本,角色行走的方向性真的很重要! 不過,說穿了,其中的基本原理其實也不難理解,這可以當作賞析繪本的潛規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