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為什麼明明有很多道防線,卻道道都失守?

【特別企劃】為什麼明明有很多道防線,卻道道都失守?
note.detail.update
2022-06-01
note.detail.writer
陳稚宜

◎陳稚宜

2019年3月,台南市爆出S國小導師張博勝涉及性侵害女童長達兩年。

案件審理期間,張博勝在法庭上說:「我會看當時她的狀況及有無第三人在場,也是會考量到她的感受。讓她體驗過至少3次快感的感覺。」如此無恥且毫無悔意的辯稱,最終,最高法院認定張博勝判刑4年10月定讞。

校園性侵事件的確令人髮指,但是更應該檢討的是為什麼校園性侵案會不斷地發生? 


無感的體制,是狼師的溫床

當我聽聞這起案件的內容,想起了常被運用在工安、資安意外的瑞士乳酪理論(Swiss Cheese Model),事故的發生的從來都不是某個單獨的原因,或是檢討加害人就可以的,而是因為多個疏失同時出現才發生了這樣的局面。

校園師對生性侵案不是偶發事件,總會有跡可循,當狼師的行跡敗露卻沒有人出面制止,如魚得水的狼師,利用師生之間懸殊的權力不對等,受害者就一個一個滑落成為狼師的囊中物。

無感之一|| 只看到自己的利益,看不見受害者的傷

二十多年前,張博勝在N國小期間(民國89年),在班級中以教授健康教育為由,要求班級女學生逐一或三個一組進入視聽教室的音控室內,予以脫褲子、撫摸下體。被害女學生A將此事告知家長,當時的校長林信宏輾轉知悉並交辦主任許崑泉調查處理,但是兩人都沒有通報教育局,反而是帶著水果禮盒,偕同張博勝去A女家拜訪致歉。林信宏校長並向家長表示:「我快退休了,怕影響到退休金,而且張博勝還年輕,拜託不要提告。」最後A女家長雖未提告,但是要求校長將張博勝調離。

但,還不只這樣,沒有教育局協調,事發後他如何能和太太一起調到S國小?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前校長林信宏事發之後有向時任台南縣政府教育局(現為台南市教育局)前督導林慶煌報告,但林選擇知情不報,且當兩年前台南地檢署展開調查時,林督導的前後說詞反覆與矛盾、意圖推卸責任。

有公權力處理校園性侵事件的校長、督學動用各種關係說法,規避處理問題,當然可惡;更可惡的是,他們做這一切,為的只是眼前的退休金、同事情誼,因而被犧牲的不只是那時的學生,還有之後二十年間遇到張博勝的學生。

S國小女童性侵案爆發時,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跟媒體表示「三天內勢必把它調查清楚」(註),他本意或許是要強調教育局對此案的重視,但是校園性侵案往往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教育局不先找出受害者,而是宣示處理時間,到底是在急什麼?從N國小到S國小,教育局仍然不明白校園狼師是慣犯、累犯,是校園安全出了問題的重要警訊。

無感之二||知情不報的老師們,只想息事寧人

根據監察院調查,當年N國小受害女童A只有十歲,她與同學們都認為不能只以調校處理張博勝,因而向學校表示:張老師應該要關起來!主任找舉發的三個女生在音樂教室錄影蒐證。結束後,在場觀看的林姓女老師大聲責罵三個女生不要亂講話,還說:「張老師都要調走了,妳們還要怎樣?」

人本在追查張博勝不良事蹟過程中發現,張在S國小任教期間,有學生向導師反應,在游泳池女更衣室被張老師錄影拍攝,導師說:「我會去了解看看。」之後沒有下文;有教練在學生進入游泳池後,會刻意把鐵柵欄的門鎖上,不讓張老師進入;某女教練不便直接指責張老師,她說:「會以『噹』女生的方式,讓學生知道界線,來暗示張老師不要靠近游泳池。」

即便游泳教練企圖用自己的方式保護孩子,依舊知情不報。依照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條例,「任何人都能向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檢舉。」這已經是身為教職人員的基本常識,如果是因為沒有勇氣舉報同事,那他們為何有勇氣禁止張博勝進入泳池內照相?

此外,某家長曾打電話給校長檢舉:「你們學校有個張老師會亂摸學生…。」校長的回應卻是:「姓張的老師好多個…」

學校長期以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願正視張博勝行為的問題,正是這些受害者再一次被漏接的原因。

無感之三||警方們沒有性別知能與保護兒童的意識

去年11月,法院判決定讞之後,張博勝沒有入監服刑。一直到今年四月,人本教育基金會發現,張博勝早已在今年一月被通緝,立即呼籲「張博勝再犯的可能很高,且通緝後還在外流竄,還會有多少小孩受害不得而知,請台南警方加油亡羊補牢,且慎重考慮提升緝捕張博勝的能量。」人本新聞稿發出後,台南警方在28小時內逮獲狼師,可見人不難抓。

新聞報導說,檢方表示,張博勝的加重強制猥褻罪行屬於一般發布通緝的流程,一般流程會讓警察機關知道案況,警方應該要能判斷通緝犯是否會對社會造成危害。檢方期待警察可以判斷張博勝是否會對社會造成危害,剛好說明了警察不主動積極的原因——「狼師」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

事實上,逃亡中的張博勝也可能會帶著相機在路上尋找兒童伺機犯案;而出面指控張博勝的受害者,每一位他都認識也知道對方的住處,一直到張博勝被緝捕到案,受害者們才真的鬆了一口氣。
警察以及社會忘了,張博勝侵犯的對象是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兒童,而這些兒童需要的正是警察與體制的保護。看不到兒童需求的社會,縱容了校園師對生性侵事件。

瑞士乳酪的洞孔,是整體社會的責任


有人以為只要有吹哨者,事情就會有所不同,但是就這麼剛好「每片乳酪都有洞」。張博勝性侵案,揭發的是整體社會、教育界隱匿狼師的結果。在官僚本位主義之下,該有的分工合作變成貌合神離,應有的相互支援變成各自為政,那我們當然要問,怎麼每片不同的乳酪疊在一起就那麼剛好「一洞到底」?

因此追究體制與社會的責任,我們才能實現正義。本會在「學生安全,政府有責」(2019)的記者會之後收到許多曾經待過這兩所國小的校友來信,他們看到新聞後,心裡都很難受,後悔當初沒有追究張老師「怪怪」的部分,甚至懊惱自己當時沒有勇敢的站出來舉發。這些來信的人,因為憶起過往,無法逃避內心的感覺。而我們追究體制責任,就是希望體制不要逃避。不只不要逃避責任,也不要逃避內心的感覺!體制必須要「有感」,一個麻木的體制,所帶來的危害,並不亞於狼師張博勝的惡。有感的體制才能提供孩子安全的環境。

 

註:中天新聞〈國小狼師疑性侵女童2年 教育局:若屬實人神共憤〉
 

note.detail.more

隱身在黑暗中的平凡人
隱身在黑暗中的平凡人

平凡的惡人,漫畫裡的吉良吉影,現實社會裡的創意私房...

2024-11-01

願榮光歸於誰?示威之都,本土開花:歌聲裡藏著的香港抗爭史
願榮光歸於誰?示威之都,本土開花:歌聲裡藏著的香港抗爭史

歌曲的流變,象徵了香港人對自主的追求。

羅子維 2024-11-01

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跟孩子談多元性別
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跟孩子談多元性別

五歲左右的阿文曾經在洗澡時問我說:「媽媽,我是男生還是女生?

楊佳羚 2024-11-01

教養
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度(一)修補現有兒童安全缺口
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度(一)修補現有兒童安全缺口

為了縫補類似的兒童安全漏洞,不少國家設有兒童工作者安全稽查制

徐思寧 2024-11-01

聽媽媽的話
聽媽媽的話

讀完Threads一則貼文我背脊泛起涼意,想:「真是人間鬼故

陳伯娟 2024-11-01

教養
消失的灰鯨
消失的灰鯨

為青少年選一本書,你會選什麼呢?少年為何尋找灰鯨,踏上旅途?

孩好書屋 2024-11-01

從玫瑰少年到粉紅河馬
從玫瑰少年到粉紅河馬

過往,性別刻板觀念的桎梏下,充斥著許多偏差的觀念或歧視的對待

黃文儀(新北市立板橋高中教師、國教署人權 2024-09-01

跟孩子談性的契機:我從哪裡來
跟孩子談性的契機:我從哪裡來

我在演講時,總會遇到家長問:「什麼時候可以跟孩子談『性』?」

楊佳羚 2024-09-01

我拋棄了媽媽,怕媽媽不要我──讀《器官拼圖》
我拋棄了媽媽,怕媽媽不要我──讀《器官拼圖》

為何有人會想要通過關公去娶媽祖、或通過召妓上阿嬤,那被欲求…

盧郁佳 2024-09-01

信任的考驗:國家補償計畫的審核標準
信任的考驗:國家補償計畫的審核標準

性侵受害者的每次揭露,都是一場冒險。即使是最親的家人朋友…

徐思寧 2024-09-01

國家兒童性侵補償計畫:誰來支付?
國家兒童性侵補償計畫:誰來支付?

兒童性侵害造成龐大的傷害,而這些補償的金額由誰來支付?是個.

徐思寧 2024-07-01

青鳥與雛鳥  與小孩談論社會議題的重點是……
青鳥與雛鳥 與小孩談論社會議題的重點是……

「你知道,男生也會跟男生結婚嗎?」 2018年,我刷著手機…

魏小由 2024-07-01

女字旁的臺語聲
女字旁的臺語聲

女字旁的「媠」在臺語是用來形容人很漂亮、美麗,以往的臺語歌曲

孫嘉黛(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社群老師) 2024-06-26

教學
說「要」的能力:跟孩子談身體自主權II
說「要」的能力:跟孩子談身體自主權II

楊佳羚 2024-06-26

教學
與小孩制定規則的「鋩角(mê-kak)」
與小孩制定規則的「鋩角(mê-kak)」

原以為有了小孩,我的生活節奏會像小步舞曲,愉悅、優雅……

陳伯娟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