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喬蘭(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那一天踏進偉門智威(WT)公司要來聽創意提案時,心中興奮又忐忑。自從有貴人協助接上線,讓人本得到偉門智威年度公益的機會時,隱約我們就覺得新的可能要開啟了。新,預示著改變,於是,興奮又忐忑。
我們知道會有數個創意提案讓我們討論參考,但沒有料到當天是二十幾個提案。首席創意長說,這次他們是所有的創意人員都加入提案,以往可能只是其中一組。而且,每一位創意都在提案期間熟讀研究「體罰」、「親子關係教養」的相關資料,並想方設法考慮,如何進行「不打小孩」的社會宣傳。
在現場聽每一組創意說明提案,說明如何設想家長心情,說著在這過程中如何覺察自己的成長,如何意識到自己的親子關係,如何看待人本…我們震撼又感動。在每一個提案出現時,現場人本人的反應都是:「哇噻,好厲害,怎會想到這個。」另外,有股暗藏的激動心情:原來時代已經走到可以更大聲「不要打小孩」啦!現在大聲喊,會帶來的是人們的感動、思考而不是反動!
有了這次抉擇的經驗,我再也不輕易責怪那些在店裡瀏覽半天,就是無法下手拿取的朋友們了。選擇障礙的問題不見得出在負責選擇的那個人身上,有時候實在是,太多好東西了。要在二十幾個都喜歡的提案中抉擇,真的很難!這時候我們好希望有一群人排隊來捐款,說,別怕,通通都選了!讓台灣成為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在一番討論來回後,一如各位讀者所看到的,430國際不打小孩日的主訴便是「GiveMe5 我不打小孩」
自從有了GiveMe5,我們膽子大了起來。以往想過要有短片,想過要跟飲品合作,想過…沒膽真的去做。說是沒膽,其實是要有好內容好說法,才好合作。在偉門智威的創意支援下,我們結合六月、北猿影像,拍攝「因為愛學會愛」公益短片;我們邀請到「茶日子」合作GiveMe5靜心茶,在每個茶包裝上有孩子的一句話;我們邀請到農村武裝青年的阿達、俐君協助「GiveMe5親子動」詞曲創作、音樂製作;還有瓢蟲叔叔支援親子動動作設計。現在寫下這些朋友的支援,還是忍不住激動!!他們從不說是為了人本,他們根本就是為了小孩啦。讓我再說一次,我這個工作的好處是就是有機會遇到很多很好的、真心為人為小孩著想的人。
整個三、四月同仁忙翻了。一邊尋找邀請公益大使、製作團隊,一邊聯繫短片播放管道,一邊跟創意來回討論內容呈現,一邊加入各項我們沒有嘗試過的製作,一邊聯繫開發430基地,還要,練習跳GiveMe5親子動。同時,這些都是副業,哈哈,那些要出札記的、要處理申訴的、要辦講座的…都繼續行動著。幸好,我們是知道自己所為何來的工作者。
膽子大了之後,我們會正式啟動對於「禁止家內體罰的相關配套措施」的討論。怎麼說,我們這麼多力量結合起來,應該可以為台灣貢獻更多積極正向的未來。一如在「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一文中所說「是時候了,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來斬斷這一循環與複製;是時候了,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榮耀,來徹底消除這種『人可以打人』的邏輯!我們於是將為現在和以後的兒童,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