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記事】制約、擺脫制約,一些思考

【人本記事】制約、擺脫制約,一些思考
note.detail.update
2022-07-01
note.detail.writer
林郁璇

◎ 林郁璇(台北辦公室校安暨秘書組祕書)

我在人本教育基金會工作至少五年了,一直負責校園申訴,處理校園中的不當對待、違法管教等。我常覺得,校園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只要進到這裡,時間似乎會過得特別的慢,然後人的判斷會變得不清楚,是非觀念也容易變模糊。很多時候和家長的交談,要做的不是釐清教育法規、申訴流程,而是要幫家長打「強心針」,告訴他們,學校這樣真的不對,老師不可以這樣對待孩子…。

我曾碰到一位家長,因為他的小孩比較散仙,常常被老師留下來補作業、補訂正,有時甚至過了午餐時間。老師便將自己沒吃完的便當,要孩子帶回家給家長清理,讓家長知道「老師為了管教你都沒時間吃飯」。這位家長還老老實實地幫老師洗了一個學期,才在和其他家長聊天時,察覺不對勁,最後寫聯絡簿告知老師:以後老師的便當盒請自己洗。

這樣的事情如果發生在工作場所,很可能構成職場霸凌。當事情發生在學校時,為什麼我們的警覺器會自動失靈?很多會讓我們氣憤、感到被羞辱的對待,家長卻還是客客氣氣地回應?甚至連投訴都不敢,似乎深怕引起對方的一絲不快。即使這位家長是科技公司主管,他仍無法如常反應。

我們的教育經驗裡,以「學習負責」為名而衍生出的各種不合理要求,幾乎是無限上綱,而我們習於服從。在這樣氛圍中成長,我們如果沒有重新檢視這些歷程,便不會發覺那些以成長為名的荒謬。例如:上課遲到為什麼要罰抄寫課文?寫不完的作業為什麼不能回家再補完,而是要被罰不准下課?可以因為我上課不專心,就把我的桌椅搬到教室外面上課嗎?為什麼染頭髮、穿耳環就代表不認真學習?

並不是長大成人,那些影響就如煙散去,當自己成為家長,碰到老師同樣無限上綱的要求,我們又再次變回那個不知所措的孩子──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學校的時間過得特別慢。

所以,當我們對學校老師的作法感到頭痛,而小孩也很痛苦的時候,我們要意識到,這就是不當對待。如果我們被自己過去的經驗所侷限了,可以問問自己:曾經有受過/有看過這樣的要求或對待嗎?有的話,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如果同樣的情節發生在學校以外的地方,還會覺得有道理嗎?

當我們充分消化自己在校園的受制約經驗,不只有助於了解自己,也有助於處理孩子在學校的事情;透過自我梳理的過程,得到了一個眼光,可以看到教育體制的侷限和不足,也才有機會在學校或老師提出跨越紅線的要求時,自動察覺。

這也是我對於人質現象的思考。希望這些思考有助於大家,不要再被綁架。
 

note.detail.more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打造愛的家──基地的2023

找到自己的學習主體性,很了不起!

三重青少年基地 2024-01-02

教學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蛤!」人本校安組年度最蛤系列

記過總是要有理由吧。學校的理由是「疑似對學務主任不禮貌 …

李思慧、林郁璇、陳志遠 2024-01-01

好話的力量
好話的力量

練習說好話,就是個最好的起手式,它表現了解與尊重…

陳雅萍 2024-01-01

繼續一起森林育
繼續一起森林育

點開這封信時,我們正淹沒在交通接送、保險資料等營隊行政的深海

江思妤 2024-01-01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執行長報告──三挫三勇

練習跳脫自我中心,並設法貼近,我們想要影響的對象。

馮喬蘭 2023-12-28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從基地到社會─青少年基地論壇談死刑

我們如何與小孩一起思考,死刑存廢和社會中「每一個人」的關係?

黃詩晴 2023-07-06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當特教生就讀特教系,會發生什麼事?

處理校園申訴多年,遇見許多勇敢的孩子,晶晶讓我印象深刻...

楊詠晴 2023-05-30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數學想想給我的大收穫

陳彥妏 2023-05-16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數學想想讓我的學生感到既燒腦又好玩

葉俊宏(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小老師) 2023-05-16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專家審查,可以是兒童權利往前邁進的助力

國際審查是不是大拜拜?取決於政府的決心與公民團體的監督力道

陳志遠 2022-12-01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一起踏上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審查會議的旅程

兒童權利公約第二次國際專家審查的亂象

黃少筠 2022-12-01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我們是兒少代表,我們一起參與改變社會

兒少代表們關心什麼?忙什麼?兒少代表回答你

楊姿潁、林伯樵 2022-12-01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從內在到外,創造友善空間

教孩子覺察思考與合作,父母也辦得到

黃詩珣 2022-12-01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親愛的,我用數學說故事耶!

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孩子數學

溫政鈴 2022-12-01

舊帽子與新鴿子
舊帽子與新鴿子

教育要改革、民主要深耕,所以必須從舊包袱裡面,拿出新的東西來

史英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