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note.detail.update
2022-07-01
note.detail.writer
游珮芸

◎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在這個科技掛帥的世界,孩子們藉由五光十色、互動性強、擅用遊戲原理的科技產品來學習新知,已經是趨勢也是常態。然而,不用插電的繪本,也有一些精巧的作品,不僅具備豐富的遊戲性,還能實際跟幼兒的手、眼等五官與肢體 「互動 」。這一回,我們就來談談這些互動型繪本在設計上的蹊蹺。

「動手」、「閉眼」 讀繪本

繪本基本上是以紙本頁面裝訂成冊的書籍,讀者與繪本之間,最基本的互動模式就是「翻動頁面」,藉此讀取故事情節或知識內容。然而,一些加入遊戲設計的繪本,會在個別的頁面上加入小機關,藉由翻動、抽動、拉開等動作,揭開被隱藏的畫面,或是在書中加入可觸摸的線條,或將頁面裁切出不同大小,或是挖開特殊形狀的洞洞,吸引孩子們動手摸一摸、戳一戳,誘發幼兒小手的探索之旅,刺激小肌肉的運動與腦部的發展。

這類幼兒互動遊戲書,法國繪本藝術家赫威.托雷 (Herve Tullet, 1958~)是其中的設計高手。我們曾經談過他的《小黃點》,這次再看他其他兩本互動繪本的創意。托雷的《配對遊戲》將每個頁面切割成四格,利用「翻頁」和「配對」方式,組合出超過五十種的圖形變化,可以用來跟幼兒玩「視覺自由聯想」和「語詞創意命名」的遊戲,是一本沒有標準答案的遊戲書。

托雷的另一本《手指漫遊》則在書頁上設計了綠色絨布材質的線條,展示「線條」的各種變化;配合上各種形狀的挖洞,邀請小小孩,以手指在線條上遊走,同時「閉上眼睛玩繪本」,打開觸覺觀察與空間的感受。

一面玩拼圖一面讀故事

日本繪本創作者柏原晃夫(1969~) 長期從事角色設計、動畫製作、書籍設計與商品開發等工作。他的《小黑熊形狀遊戲書:圓形  三角形  正方形》又是另一種互動繪本的典型。

他把幼兒繪本故事結合了拼圖遊戲,除了設計出幼兒喜歡的小黑熊當主角,並加上五個簡單的場面情節:吃早餐、看窗外、出門打扮、搭熱氣球、收禮物;在每個場面置入圓型(紅色)、三角形(黃色)、正方形(藍色)三種造型拼圖的操作。

因為操作的誘導性強,即便是一歲多的幼兒,也能理解,成功將拼圖片放入對應的位置,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滿足幼兒動手參與的樂趣,同時在潛移默化中,能夠引導幼兒分辨形狀、顏色,進而觀察生活中存在的各種顏色與幾何形狀,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聯想力。

前面這三本幼兒書都是不易撕破的紙板書,同時也考量小小孩的安全,書籍的書角都採圓弧狀,比較不會割傷或刺傷幼兒。

「翻翻看」親子對話自然蹦出來

台灣也有一些本土創作的傑出互動式繪本。 1993年以《子兒,吐吐》一舉受到童書界矚目的李瑾倫,近年也創作了兩本寶寶書:《寶寶喜歡吃》和《寶寶不想睡》。兩本書的主題,特別選擇了對幼兒的日常來說,最重要的「吃飯」和「睡覺」兩件大事。兩本繪本使用的互動機制,是最基本的「翻開的驚喜」。

譬如《寶寶喜歡吃》一書,翻開封面,第一眼看到左頁有兩隻貓咪在舔盤子、喝牛奶,文字:「小貓喜歡喝牛奶。」右頁是一個摺頁的「機關」,讀者會先看到坐在兒童餐桌椅上的小寶寶,文字:「寶寶要喝嗎?」這時候,共讀的大人,可以唸出文字,問身邊的小小孩要不要喝,然後再翻開摺頁,就會看到,「寶寶咕嚕咕嚕喝牛奶」,前後兩張圖是接續的動作,產生動畫演出的效果。翻開摺頁後還會看到一個頁面,上面有一段文字:「還想喝什麼呢?」配上各種幼兒生活中會用到的器皿、飲料,這裡又可以加入一段自由發展的親子對話。

這兩本翻翻書的設計並不複雜,但是卻是最有效的互動「王道」。從「看不見」到「看見」,從「躲藏」到「發現」。完全符合幼兒好奇,喜歡驚喜的特質。而翻頁的互動,不只是發現新事物,還能自然產生親子互動和對話,是很高明的設計。同時,繪本中的圖像,畫的是台灣的孩子的姿態與我們日常熟悉,讓人很有親近感。

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我還很喜歡一本充滿互動機關的繪本《Beautiful Oops!》,美國的繪本藝術家巴尼.索茲伯(Barney Saltzberg, 1955~)在此書中運用了各種互動書的製作手法:翻動後揭露或變形、打開摺頁解密、裁切形狀的聯想,還有頁面中挖洞、撕裂頁面、立體彈出、加入不同材質等,來告訴小讀者,每個錯誤都是創新的機會!而想像力就是你的超能力,只要有開放的心胸,創意可以源源不絕。

在《Beautiful Oops!》中,撕破的紙,翻過頁來,正好可以變成鱷魚的嘴巴;打翻的紫色顏料,可以畫成紫色的大象;不小心滴落的墨水印,一翻開就成了跑車的輪胎。就連揉成一團的紙球,都能變成綿羊呢!
這是一本關於「失誤也能變美麗」的繪本,每當孩子畫畫或創作時,「啊!糟了!」一個不小心,覺得畫錯了,或是弄髒了,折壞了,都可以將錯就錯,換一個角度與方法,加入創意和想像力,讓失誤重新變成美麗。它既是一本教創意的書,也是一本實證人生哲學的繪本。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以上介紹的互動式繪本,不只是好玩,也在簡單的設計中,藉由引導孩子動手操作,激活孩子對世界的想像。而且,在建構概念的同時,也突破制式的框架。這才是優秀互動式繪本的本質。
 

note.detail.more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小社會,要學習溝通..

游珮芸 2023-03-31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繪本的封面與書衣的巧思,不但切題還吸睛,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游珮芸 2022-12-01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什麼樣的繪本可以增強孩子的美感經驗?

游珮芸 2022-11-01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這回,我們就從兩本經典「兔子繪本」談起吧。

游珮芸 2022-09-01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遊戲是孩子的天職」。玩耍可以激發想像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22-08-01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孩子藉由五光十色、互動性強、擅用遊戲原理的科技產品學習...

游珮芸 2022-07-01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近年來繪本成為顯學,一般人只要一想到童書,腦中多少會浮現出…

游珮芸 2022-06-01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前後翻頁之間的時間差,就是朗讀故事時的「關鍵時刻」。

游珮芸 2022-05-01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繪本是拿來朗讀的最佳的親子共讀模式,就是大人讀出故事,小孩…

游珮芸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