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瘋玉姑,女鬼變神明——戒嚴年代的危險迷信

全台瘋玉姑,女鬼變神明——戒嚴年代的危險迷信
note.detail.update
2022-05-01
note.detail.writer
長安(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 長安(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那是獨屬於那一年的風景:彰化伸港鄉下的保安林內一座小廟,聚集了全島的人潮。小廟建於林投樹旁,這裡原是塊不毛之地。但是為了這座小廟,客運特別設立站牌、臺糖小火車延長行駛到伸港、往來大肚溪的木筏絡繹不絕,更不用說還有許多人搭乘包車、騎腳踏車,或者步行前往廟宇…光是六月十四日星期六這天,前來小廟的就有五萬人。

那是獨屬於一九五九年的風景。在這之前沒有過,在這之後也不會再有。那一年,這間小廟就是紅遍全台的大事件。這五萬信眾所朝聖的,是一位如今已聲名寂寥的女神——張玉姑。

 

張玉姑何許人也?

張玉姑的故事,可以從兩端說起。一端,是彰化伸港保安林的一名樸實農夫「劉全」;另一端,則是臺中西屯水堀頭,一名失去妹妹的男子「張連池」。一邊是彰化伸港,一邊是臺中西屯,兩地隔了一座大肚山,張玉姑的故事卻把這兩個地方串了起來。

伸港(當時名叫新港)的保安林位在大肚溪畔,這個地方很容易出現水流屍,當地農民若是遇到,便很習慣的收埋屍體,以免疫病蔓延,或者屍身流向大海。根據當地習慣,埋屍之處不予以開墾,因此保安林一帶雜樹叢生。——就是因為如此頻繁,以至於農民們並不確定,一九五三年前的夏天,是否有埋過十四歲少女張金花的遺體,並在屍身旁種植一株林投樹。

無論有沒有這件事,兩年後,農民劉全開始在保安林中看到女鬼,並在夢中見到她。女鬼自稱「玉姑娘」,骨骸在林投樹下。玉姑娘想要立廟,因此承諾劉全治好他妻子,隔天,妻子多年腳病便不藥而癒。當時保安林內,不少砍伐樹木或林投的農民們相繼去世,被懷疑是玉姑娘作祟——為了安定人心,當地居民集資興建「張玉姑廟」。廟建成後,據傳靈驗無比,許多不治之症,都因張玉姑而得以不藥而癒。張玉姑廟還有一味藥方,用廟旁的雜草做藥,患者煎了服用就可以治百病。因為神威遠播,張玉姑擁有許多信眾。

這是張玉姑的身後事。張玉姑身前是誰,是在這之後才拼湊出來的。張玉姑原為水流屍,因此許多女兒落水的人家來認。位於臺中西屯水堀頭的張連池是其中之一。據說他夢見了來自新港的張玉姑,面容恰與他落水的妹妹張金花十分相像。因此張連池來到保安林的張玉姑廟,卜卦詢問,確認張玉姑就是他妹妹張金花。

 

那一年,無名之地人山人海

這因此有了一九五九年六月二日,張玉姑「回娘家」的空前盛會。在此之前,張玉姑已經神名大噪,為了這座小廟,地方上修築了一條道路到廟前,彰化客運也為了它特意設了站牌,加開多班班次,依然不夠載前往朝聖的善男信女們;大肚溪對岸的烏日眾多香客前來上香,為了迎接他們,四艘竹筏自早到晚,輪番往來上千次,運輸人次達二、三千。

「回娘家」一行,更將張玉姑信仰推到高峰。六月二日到六月四日這三天,堪稱「世紀級回娘家」,張玉姑從伸港「回到」臺中水堀頭(今西屯區永安里)。根據報紙記載,水堀頭從火車站到張家的一條並不算太狹窄、約可往來五、六人的小巷中,人群擠得摩肩接踵。包車從車站連綿一百多公尺,客運往來兩百多趟,這三天內前來朝聖玉姑回娘家的信眾,據說達數萬人。即便是如此盛況,《民聲日報》還說,「若非警局的禁令,以至於偃旗息鼓,否者,熱鬧之實況,當在數倍之上。」

是的,那時是戒嚴時代。集會遊行本不應該,大型宗教活動也在管制範圍。《戒嚴法》有言,「得限制或禁止人民之宗教活動有礙治安者。」數萬人拜玉姑,已經超過「當局」容忍的底線。張玉姑回娘家時,派出所同時出動大批人員維持秩序。

三天後,張玉姑回到伸港。整個六月,全臺像是發了瘋一樣的朝聖張玉姑。原本玉姑廟人潮就鼎盛,大約是一天數千、十天五萬——在六月十四日這天,朝聖信眾高達五萬。幾乎每天都有一、兩萬人前往張玉姑廟。

為了運輸大量的人潮,臺糖小火車因此延長行駛路段,加開到伸港。六輛列車六次往復仍運不走香客,更不用說彰化市的計程車行全來此接客,道路上充滿著三輪車、腳踏車,與步行的香客。這座荒蕪之地上的小廟,旁邊擺起了冷飲攤、香紙攤、冷飲攤…多達二百餘攤,簡直就是另一個市鎮。在這之中,有不少人兜售張玉姑的照片與神像。

 

當朝聖變成慘劇,信仰被斥為迷信

熱火朝天的六月過去,到了七月一日,發生了一件讓情勢轉變的大事:鹿谷南仔坑橋,載了四十七名乘客的一輛卡車翻落山下,造成十八人死亡、二十多人重傷。這無疑是一場嚴重的慘劇,但這場慘劇的連帶影響,並非交通環境的改善,而是導致了對張玉姑信仰的取締。

這四十七名乘客之所以會經過南仔坑橋,是因為他們從南投包車前往張玉姑廟進香,在回程的路上遭遇不幸。儘管死亡車禍發生在南投鹿谷,位在彰化伸港的張玉姑廟,卻被認為是事件背後的罪魁禍首。車禍被定調為「迷信導致的悲劇」:因為迷信張玉姑,這四十多人竟不幸傷亡。

這一邏輯看起來相當不可思議,因此,很可能是當局早就想拿張玉姑廟開刀,只是苦無正當理由。進香團導致的這場車禍,正好成了限制香客潮的最佳理由。

彰化縣政府、南投縣政府都因此採取取締行動,中部警備司令部副司長也為此會晤彰化縣長。南投縣政府限制縣民包車前往張玉姑廟;彰化縣政府祭出多條規定,包括要根據《違警罰法》六十六條第二、三兩款,取締「張玉姑圖片、張玉姑靈感歌、青草藥及類似上項之物品。」《違警罰法》這兩條,指的是「妖言惑眾,或散佈此類文字圖畫或物品者」、「製造或販賣有關迷信之物品,不遵官署取締者」,可以拘留三天以下或罰鍰二十圓。

但明明信仰圖片、吟唱歌謠,以信仰來說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顯然信仰行為本身,已經成了值得被取締的違法行為。

在戒嚴年代,信仰這種程度的思想自由,也是一種犯罪。

 

敵得過政府,敵不過大自然

車禍事件影響了官方,但似乎對民間影響不大。據報紙記載,車禍發生後兩天的七月三日,前往張玉姑廟進香的人潮仍有數千,信徒們並未大幅減少。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神明也不敵大自然。誰能想到張玉姑的信仰奇蹟,居然撐不過一個夏天。

一九五九年,不只是「張玉姑那一年」,同年還發生了一件,臺灣史不會忘記的大事——八七水災。

一九五九年八月七日起連續三日,臺灣中部與南部降下暴雨,大肚溪洪水衝破左岸,流進伸港、和美。原本就位於大肚溪畔,保安林林投樹旁的那座不到五坪的張玉姑廟,就這樣被洪水沖毀。被洪水奪去生命的張玉姑,再一次地,又被她命中注定無可抵禦的大洪水摧毀。當年,張玉姑因落水而死,這一年,張玉姑的信仰,再次終結於一場名留歷史的大洪水。始於洪水終於洪水,這似乎是大肚溪畔人與神的命運。

害怕張玉姑信仰力量的官方,恐怕也沒料到這個峰迴路轉。他們盡全力想取締、摧毀的張玉姑廟,並非敗在他們手中,而是終結於世紀大水災。失去了張玉姑廟,進香人潮也隨之消散。

二十年多年後,一九八五年時今日的張玉姑廟再次落成。廟宇較原來大了許多,仍然供奉張玉姑。廟內放置張金花照片,在祂靈前,還有祭祀祂的香水、眉筆、指甲油、蜜粉等化妝品。

張玉姑廟再也不是五坪小廟,終於氣派到足以應付當日人潮了,但是六十年前的夏日傳奇,卻從此一去不復返。

 

note.detail.more

柔軟與殘酷,兔籠中的童年
柔軟與殘酷,兔籠中的童年

十年前我曾注意到一則日本新聞,在東京足立區,一名三歲的幼童

房慧真 2025-03-01

施工中
施工中

2023-01-10

改版日記六之三
改版日記六之三

上期才說到為了籌劃改版,我們如何在一片陰霾裡見到日

2022-09-01

全台瘋玉姑,女鬼變神明——戒嚴年代的危險迷信
全台瘋玉姑,女鬼變神明——戒嚴年代的危險迷信

張玉姑的故事,可以從兩端說起...

長安(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2022-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