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note.detail.update
2022-05-01
note.detail.writer
游珮芸

◎ 游珮芸

繪本以連續的圖像與文字來陳述故事。

打開繪本,映入視野的是左頁與右頁合起來的「跨頁」。繪本的每一個跨頁,就是一個視覺上完整的單位。而翻頁則是故事情節滾動的機關,可能一翻頁,故事的時間與空間就改變了;或是一翻頁,前因後果就被明確地挑開了。前跨頁與後跨頁一旦連結上,謎底可能就被解開了,或是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因此,前後翻頁之間的時間差,就是朗讀故事時的「關鍵時刻」。如果能善用這個時間差,在親子共讀時,就能營造出更豐富的戲劇效果。

以跨頁為視覺單位,是繪本的特質之一。這也讓繪本的閱讀模式異於其他書籍(如純文字書、漫畫、插畫書、圖文書)。這點是創作者或想深度賞析繪本的讀者,都必須了然於心的「定律」。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些繪本的實例吧。

 

參與故事帶來驚奇

(圖一)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圖二)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我們就從基本款的幼兒書看起。 2011年榮獲法國女巫獎的繪本創作者赫威.托雷(Herve Tullet)以「點點」系列繪本,轟動全球童書界。托雷曾擔任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與雜誌的插畫家,自1994年出版第一部繪本後,便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繪本創作上。他的繪本看起來簡單,但其實每本都具有高度的創意與藝術性。

「按一下這個小黃點,翻到下一頁。」《小黃點》的頁面上這樣「指示」(圖一)。當幼兒按了小黃點,翻到下一頁,發現原先孤單的一個小黃點變成兩個(圖二)。下方的文字是——「很好 ! 再按一下」。當小小孩再翻頁,黃點變成三個。下方文字寫著——「非常棒! 現在用手指輕輕摸摸左邊的黃點。」然後,小孩繼續翻頁,孩子會發現左方的小黃點變成了紅色!藉由簡單的指令,用手指輕輕一點,就有色彩繽紛、大大小小的點點從畫面蹦跳出來。幼兒會發現,自己的參與讓小點點彷彿有了生命,彷彿「活」了起來。這部繪本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都引起熱烈討論,目前已有20多種語言的版本陸續出版。

可以說,這是「不插電」的遊戲書,是親子共讀的入門款。約莫1歲左右的孩子 就可以跟大人玩得很開心了。而其中施展的魔法,說穿了就是繪本的「翻頁定律」。翻頁,在不中斷故事連續性的條件下,產生了變化,帶來驚奇的效果。

 

跨頁共構的故事節奏

(圖三)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圖四)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日本繪本畫家五味太郎是個名符其實的點子大王。到目前為止,他創作了超過六百本的作品。五味太郎的作品很受孩子們的喜愛,他也是擅長利用翻頁定律來推進繪本故事情節的達人。可以舉的例子實在太多,我們就來看令人捧腹的《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吧。

一隻鱷魚蛀牙了,必須去看牙醫。故事一開始是表情鬱卒的鱷魚出場,一隻手摸著臉頰,第一個跨頁的文字:「我真的不想看到他…」(圖三)並沒有指出「他」是誰。第二個跨頁的文字:「但是我非看不可。」這時鱷魚已經走到牙醫診所前,圖文配合「閱讀」,就可以猜測「他」是指牙醫。翻頁後,第三個跨頁,一臉苦澀表情的牙醫在右頁心裡嘀咕著:「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左頁則是在診所的毛玻璃門上映著鱷魚的身影。

到了第四個跨頁之後,一直到結尾第十五個跨頁,鱷魚都出現在左頁,牙醫都出現在右頁,五味太郎分別畫出鱷魚和牙醫的神情,文字則是兩者心中OS,鱷魚想的和牙醫想的都一樣(圖四)。雖然醫病的立場不同,兩者的心情卻如出一轍,展現了一種弔詭的幽默。每一個跨頁,剛好是一組對照。如此,連續重複的對稱畫面與相同心情,形成一種敘事的節奏。

試想,如果五味太郎將鱷魚和牙醫相同的心中嘀咕,跟開頭時一樣,安排在不同的跨頁,就不那麼有趣了。

 

翻頁也翻轉時空

翻頁也常推演時間流動與空間的變動。我們就以金鼎獎繪本畫家葉安德的傑作《誰偷了便當》為例。葉安德的經歷挺另類的,他曾在動畫公司工作十五年,2006年離開動畫公司開始創作繪本,曾獲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館白烏鴉獎、金鼎獎最佳插畫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最佳童書獎等。他的作品有動畫運鏡的靈活感,善用俯瞰、仰望、長鏡頭景深的表現或是特殊視角的場面調度,都讓他的繪本的視覺設計獨樹一格。

《誰偷了便當》從書名頁之後的每一個跨頁,都是滿版的跨頁圖。第一個跨頁是從校園操場低角度看學校建築的圖,第二個跨頁,則是教室內老師背對著小朋友們在寫黑板,但「小朋友上課時,常常偷看窗外,看看猴子有沒有在外面?」第三個跨頁是午休時間,一群小朋友從教室跑向蒸飯室,小朋友們的正面表情。第四個跨頁是主角小偉一個人在蒸飯室內到處翻找,可是找不到便當。

每一次翻頁,讀者看到場景變了,「鏡頭拍攝」出場人物的視角也變了,背面、正面、側面…。翻頁成了轉換畫面視角與調整圖像鏡頭的機關,也演繹著時間的經過。正因為繪本畫家深諳翻頁定律,才能擷取最關鍵的畫面,創作出如此動感豐富,又能連續情節與情感線的作品。

 

翻頁製造笑果

(圖五)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圖六)  圖片來源:上誼文化

最後,我們來看繪本畫家最常運用的翻頁效果(或者是「笑果」)的實例。號稱英國繪本界「幽默女王」的巴貝.柯爾(Babette Cole) 創作的《頑皮公主不出嫁》中,顛覆了公主要嫁給王子才能「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的古典童話。

柯爾用了格林童話中幾個我們熟知的故事當作想娶公主的王子們的試煉,也運用這些古典的童話當作翻轉的梗,包括《公主的舞會》、《長髮姑娘》,最後一個被反轉的典故則是《青蛙王子》。

故事中,通過重重難關終於可以抱得頑皮公主歸的王子(圖五),卻在公主的一吻之後…翻頁!變成了一隻「蟾蜍」(圖六)!這裡,你可以試想一下:若是臉頰一吻與變成蟾蜍的畫面同時出現在在同一個跨頁裡,笑點的威力將會被削弱很多。如果你仔細閱讀繪本,應該會發現很多這樣的例子,當然也就更能在與孩子共讀繪本時,掌握翻頁的速度與聲音情緒的表情變化囉!

note.detail.more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請當我的朋友好嗎? ——繪本中的社交祕笈

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開始進入小社會,要學習溝通..

游珮芸 2023-03-31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書衣的秘密:傳遞言外之意亦或直搗核心

繪本的封面與書衣的巧思,不但切題還吸睛,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游珮芸 2022-12-01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打破「美麗」與「可愛」的緊箍咒

什麼樣的繪本可以增強孩子的美感經驗?

游珮芸 2022-11-01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為什麼繪本裡有那麼多擬人化動物? 從兩「本」超越甜美表象的兔子談起吧!

這回,我們就從兩本經典「兔子繪本」談起吧。

游珮芸 2022-09-01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想像力才是王道: 繪本中的「假扮遊戲」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遊戲是孩子的天職」。玩耍可以激發想像

游珮芸(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2022-08-01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誰說互動只能是科技? 和幼兒一起「動手」、「閉眼」 讀繪本

孩子藉由五光十色、互動性強、擅用遊戲原理的科技產品學習...

游珮芸 2022-07-01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繪本中角色的走位大有學問

近年來繪本成為顯學,一般人只要一想到童書,腦中多少會浮現出…

游珮芸 2022-06-01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繪本的視覺單位與翻頁的魔法

前後翻頁之間的時間差,就是朗讀故事時的「關鍵時刻」。

游珮芸 2022-05-01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看見」繪本中文字的「聲響」

繪本是拿來朗讀的最佳的親子共讀模式,就是大人讀出故事,小孩…

游珮芸 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