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琳懿
清明連假家庭聚餐,公公端上一盤炒野菜,連說了十個菜的優點,小孩湊到他眼前,說自己也要當這道菜。他抓抓頭,想了半天迸出一句「你就像水芹一樣那麼厲害。」
水芹當菜厲害、當小孩厲害、當電影也一樣厲害。「Minari(韓文水芹)」中文片名「夢想之地」,在2020橫掃各大影展,是美裔韓國導演鄭李爍,以半自傳故事為腳本,講述韓國移民在美國打拼的故事。這部電影,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教養觀的啟發?
接納的魔法力量
影片中後段,小男孩在貨櫃車屋外頭,偷聽到媽媽與外婆的對話,發現自己心臟的問題是隨時有可能死去,臉色大變。當天晚上睡覺時,小孩跟外婆說,媽媽交代他睡前要跟上帝禱告,看見天堂病就會好。但是他不想禱告,因為他不想看見天堂。
當孩子表達焦慮與害怕,說起對死亡的恐懼時,大人會如何回應?
要小孩不要亂想(不會啦,在夢中看見天堂會幸福)、轉移注意力(我們今天去了那裡你記得嗎?)、責怪製造恐懼的人事物(誰說死了才會看見天堂,什麼時候都有可能看到天堂)…這些常見的安撫小孩的話,其實附帶著否定小孩的感覺,小孩的感覺被否定後,不是更害怕就是壓抑那個害怕,我們想安撫的心意反而傳達不到。
電影中,外婆講了一句非常傳統,非常東方思維的說法:「有外婆在,你不會有事的,我不會讓你死的。」小孩聽完這句話,揉了揉眼,表情放鬆下來,在外婆的懷抱裡,低啞溫柔的「水芹歌」歌聲中,沉沉睡去。
外婆施了什麼魔法?「真心接納」。
「我不會讓你死的。」外婆說出這句話的同時,滿懷不捨的抱著孫子,那是完全把小孩的感受納為己有,滿溢出的疼惜。有人質疑,「有我在,你不會有事」是在演霸道總裁嗎?更何況小孩心臟有問題是真的,誰能保證什麼?我的回答是,霸道總裁的問題在於,不尊重對方感受,不詢問對方的需求,不是說了什麼話。孩子害怕時,跟他說「有我在,你不會有事」,是同意並且接納了孩子的害怕,同時也接納了自己的擔心——就是因為不能保證什麼,我們自己也需要被保證。
孫子感受到外婆的全然接納,從中得到安慰,他得到的力量來自於外婆的愛。
一直擔憂失敗,賠上了什麼?
那媽媽呢?媽媽也愛小孩啊!耳提面命的叮嚀孩子不要跑、不厭其煩監測孩子心臟聲音、提醒小孩睡前禱告以獲得庇佑…只是,媽媽的愛,總是在「教導」方法。
媽媽為何總是教導而不是接納?人們會說,媽媽害怕失去小孩的恐懼如此強烈,以致於她的愛、她的醫學知識,都成為枷鎖,困住接納的可能。但影片提供了我們另一個觀點:「負面思考」。
夫妻二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這個基本的差異與矛盾,也是家庭衝突真正的來源。影片一開始就可以明顯看出,當一家人來到新家,爸爸捧起豐沃的土壤,跟兒子說這裡將有一片「美麗的大花園」,媽媽聽到這句話,重重拍了爸爸的手臂,說:「花園都是小的。」
花園是美好、夢幻的象徵、快樂的泉源。媽媽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好的事,她知道的「花園都是小的」,負向思維讓她看不到丈夫成功的可能;甚至當醫生說小孩心臟裡的洞變小了,不需要進行手術,她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還提出心臟聲音變大的疑慮,直到醫生問她:「妳開心嗎?」,她「才突然想起來」應該開心,露出的笑容還隱約顯露憂慮。
弟弟受傷流血,包紮好就可以繼續走路,外婆看到的小孩是「strong boy」、「全世界最強壯的男孩」;爸爸努力經營農場,為了尋找水源,用力到雙臂無法舉起來,就是想「照顧好家庭」。孩子的病情好轉,爸爸農場的蔬果買家有著落,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前進,但是在雜貨店牆外,媽媽還是跟爸爸說:「現在可能沒事了,但以後未必。我知道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對你沒有信心。」她隨時準備放棄,回去加州繼續過著分辨小雞雌雄的工作,她等著「未必沒事」的以後來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所以,媽媽一直都是憂愁的。
正面思考不保證成功,但會帶來什麼?
在悲觀主義者眼中,冒險就是危險,不是成功就是破產;媽媽選擇安穩的生活似乎更安全,是更明智的選擇。不論樂觀或悲觀,持平來說,成功或失敗,本來就無法掌控,有機運也有努力。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正面思考」的爸爸是否因為樂觀而輕率的看待困難與挑戰。在影片中,爸爸從某個角度看,失敗了。他繳不起龐大的水費讓家裡無水可用;被廠商放鳥出不了貨;但看到倉庫大火時,他第一個反應就是衝進火場裡救菜。解決問題,而不是怨天尤人,是正面思考的人遇到困難的必然反應。
影片後段,外婆撐著行動不便的身體打掃家裡,在炎熱的夏天燒垃圾時卻不小心燒毀存放農產品的倉庫。看到這家人一連串的不幸,讓人擔心,這對夫妻還能繼續走下去嗎?沒想到,答案就在小孩身上。在爸媽忙著搬出農產品時,孫子們追上獨自一人遠離家園的外婆,牽起外婆的手說,我們一起回家。
事實上,孫子與外婆一開始並不合拍。外婆一來就要和孫子擠一個房間,不會烹飪、總是翹著腳看電視、愛打牌、還會偷錢…。但外婆會帶他去遠方的溪邊,會邀他一起提水回家解決問題,小孩調皮被爸爸處罰時,外婆出言勸阻,說喝點尿也蠻有趣…
媽媽的擔心,讓小孩以為自己「虛弱並且什麼都不能」。外婆毫無保留的愛,讓小孩從被照顧者變成有能力愛外婆的人。
正向而能相信,接納帶來成長
有人說貫穿全片的水芹帶來的啟發就是:教養像種水芹一樣,「不用照顧也可以長得很好」。看起來簡單,正是最不簡單。
正面思考、相信小孩,不因為擔憂而自我設限,這些想法無法喊著喊著就自動成為腦袋的習慣思維,但播放電影畫面,總是容易得多:影片中,爸爸對著眼前廣闊的土地描繪遠大夢想時,從樹間撒下的黃澄澄的亮光,畫面帶給人的積極的感受,對世界的美好的感動,或許能留存在我們的心底,在家庭生活的瑣碎片段,親子相處的衝突卡關,自動播放,提醒我們這份不簡單的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