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昀修
如果現在發起票選《人選之人 造浪者》最喜歡的一幕,翁爸爸那一句「我們家有飯啦。」肯定榜上有名。在我還沒點開第一集之前,這句話就像春天的幼苗一樣,左一點右一點的在我的社群軟體上冒出頭來。讓我忍不住也好奇這到底說的是什麼,一句有飯沒飯哪來這麼多的感動?
……殊不知還真有。
以下微雷。
--------------------------------------(防雷線)--------------------------------------------------------------------
《人選之人》的女主角翁文方是政二代兼女同志,她心中一直耿耿於懷的是自己的立委爸爸並不是真的接受同婚才投下贊成票。但當翁文方終於鼓起勇氣提出能否帶自己的伴侶回家吃飯時,翁爸爸先是一句「他家沒飯嗎?」讓翁文方僵在原地,又在一陣沉默後吐出「我們家有飯啦。」整個氛圍翻轉再翻轉,不只療癒了同志觀眾的內心,也療癒了每位期盼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觀眾。
而感動之餘,我也想起在真實的台灣,同婚法案還沒通過的許多年前,有人走上街頭爭取婚姻平權,卻也有許多人走上街頭,舉牌要求支持同婚的立委們下台。
我是在後者的場合遇見那位爸爸的。之所以知道他是一位爸爸,是因為他帶著小孩。那天,一群白衣人們互相手拉著手,將幾名手持標語的同志團團圍住。幾個媒體在外圍手持相機要拍,但白衣人們只是沉默地將圈擴大,把鏡頭擋在圈外,彷彿圈內什麼人都沒有。
我一時氣不過,喊了聲借過後鑽進去,告訴白衣人們:「我是異性戀。」後又鑽了出來。看他們似乎模模糊糊也不太確定到底要不要攔下我,我膽子就大了起來,又鑽進去跟裡面一個男同志說:「走,我們出去。」
但這次我就被攔下來了。這位爸爸依然與旁人手拉著手,卻死命的攔著我不讓我出去。當我直盯著他的眼睛時,他眼神閃躲了一下,然後又死命地瞪大了眼睛把臉湊上來,大喊:「你不要碰她們哦!她們都是女生!」
當下的我不憤怒,只是驚訝。而看著人帶不出去,男同志無奈地搖搖頭要我先走。而我穿出人牆後,看見另一位帶著小女孩的爸爸,小女孩問:「所以不可以碰他們囉?」
父親說:「對啊,不然他們會說我們打他們。」
隔了幾年,《人選之人》卻又把我拉回這段記憶裡。原來,曾經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啊。同志被包圍、被唾棄、被當作不存在,更遑論同桌吃飯。但也是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你可能會在街上遇到穿著「媽祖的愛不分異同」,即便面對反同團體也毫無畏懼的阿姨。在家裡遇見那個當你鼓起勇氣出櫃時,淡然的說「我早就知道了喔」的媽媽。
然後,也會遇到如同劇中翁文方爸爸那樣被虧是「不擅長聊天」、「只會問要吃什麼、吃飽了沒」,如同教科書一般的直男爸爸們,這些人一票一票的同意,支撐起如今實踐了婚姻平權的台灣。
台灣人誰家沒飯?只是我們願不願意一起坐下來好好吃飯而已。
而我們現在不只能一起好好吃飯,還能一起看《人選之人》談同婚、講性平,那句看似平平無奇的「我們家有飯啦。」,蘊藏的是台灣人才能體會的豐沛感情啊!
註:
人本教育札記也多次走上街頭,穿梭於群眾之間了解反同與支持同婚者的想法,為當代留下紀錄,有興趣者,可見人本教育札記331期特別企劃《一道彩虹,各自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