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極2022/08/01
上次說到,關於明年一月一日要出刊的札記改版,我們已經有了一點想法,一個方向,似乎找到一條出路;那麼,那條路會走去哪裡?一個月過去,在那條路上,又遇到了什麼?
那條路,說穿了也無甚高論,無非就是紙本改雙月刊,但要加上網路版。當然,如果網路版只是紙本內容的原文照抄,那就不必多此一舉;所以, 兩邊的內容必須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不用說,這絕不會是康莊大道。遇到的第一關就是:紙本和網路版要怎樣異?如何同?答案好像就在嘴邊,就是講「雙語教育」的時候已經講到「起繭」的那兩個字──是起在自己的喉嚨,而不是別人的耳朵(誰在聽啊?)──共舞。於是, 這就証明了作文是無用的東西,言詞只能掩蓋而不能解決問題:請問兩邊是要怎麼舞,且不管共或不共!
換言之,如果只想「版」怎麼改,而不管內容要如何提升,即使動用網路絕招(如果有的話),增加了多麼了不起的「能見度」,若讀者一見就走,那不是反而增加了另一種「聲量」?
所以,我們在這條前途迷茫的路上,埋鍋起灶,紮營造飯,打算長期抗戰;而且,除了飯以外還吃了秤砣:絕不撤退! 除非想出如何「舞」得更好的方法。不過, 這應該不是只憑恆心與毅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特別是,怎麼舞和怎麼共舞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像一張網,讓我們一團糊塗。可以說,這就是第二關。
有一天,忽然有人說,之前就是不知如何顧兩邊,才想等舞得更好再說;所以當然的, 現在就只能先想一邊。有道是一言提醒夢中人,立刻有人說,那就先別管網路了吧,先想怎麼改進紙本…
話是這麼說,但不用說, 這就遇到了第三關。第三關怎麼過?當然說來話長;那麼長話短說,總之,結論是:只靠我們原班人馬是不行的,得要另覓高手;一個高手還不夠,得要找一群──什麼?原來你們不辦雜誌了,交給別人辦?這哪是改版,不就是改人嗎?
然而,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們打算把整本札記分成十幾個主題,分屬「教育」「人權」和「台灣」三大區塊;每個主題找一位專家擔任主編,負責邀稿,審稿,下標…我們則只做末端編務的服務。
對於這種餿主意大家會怎麼想,我們當然知道:誰能找那麼多專家來做這種「暗無天日」的事情?沒看過白日夢的話, 現在可以看一個!然而,有道是「得道多助」;人們一定想不到,像我們這種「不得道」、「得不道」的基金會,竟然有那麼多朋友答應出手,共襄一種難以想像的盛舉!
這麼一來,我們就算是連闖三關了;沒看過撥雲見日的話,現在可以看一下。
至於到底有哪些主題,我們又陷害了哪些位專家呢?還有,那網路版最後就算了嗎?還是怎麼辦?這就敬請期待「改版日記6-3」,如果到時候前述種種還沒有變卦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