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日記六之二

改版日記六之二
note.detail.update
2023-05-16
note.detail.writer

天氣熱極2022/08/01

上次說到,關於明年一月一日要出刊的札記改版,我們已經有了一點想法,一個方向,似乎找到一條出路;那麼,那條路會走去哪裡?一個月過去,在那條路上,又遇到了什麼?

那條路,說穿了也無甚高論,無非就是紙本改雙月刊,但要加上網路版。當然,如果網路版只是紙本內容的原文照抄,那就不必多此一舉;所以, 兩邊的內容必須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不用說,這絕不會是康莊大道。遇到的第一關就是:紙本和網路版要怎樣異?如何同?答案好像就在嘴邊,就是講「雙語教育」的時候已經講到「起繭」的那兩個字──是起在自己的喉嚨,而不是別人的耳朵(誰在聽啊?)──共舞。於是, 這就証明了作文是無用的東西,言詞只能掩蓋而不能解決問題:請問兩邊是要怎麼舞,且不管共或不共!

換言之,如果只想「版」怎麼改,而不管內容要如何提升,即使動用網路絕招(如果有的話),增加了多麼了不起的「能見度」,若讀者一見就走,那不是反而增加了另一種「聲量」?

所以,我們在這條前途迷茫的路上,埋鍋起灶,紮營造飯,打算長期抗戰;而且,除了飯以外還吃了秤砣:絕不撤退! 除非想出如何「舞」得更好的方法。不過, 這應該不是只憑恆心與毅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特別是,怎麼舞和怎麼共舞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像一張網,讓我們一團糊塗。可以說,這就是第二關。

有一天,忽然有人說,之前就是不知如何顧兩邊,才想等舞得更好再說;所以當然的, 現在就只能先想一邊。有道是一言提醒夢中人,立刻有人說,那就先別管網路了吧,先想怎麼改進紙本…

話是這麼說,但不用說, 這就遇到了第三關。第三關怎麼過?當然說來話長;那麼長話短說,總之,結論是:只靠我們原班人馬是不行的,得要另覓高手;一個高手還不夠,得要找一群──什麼?原來你們不辦雜誌了,交給別人辦?這哪是改版,不就是改人嗎?

然而,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們打算把整本札記分成十幾個主題,分屬「教育」「人權」和「台灣」三大區塊;每個主題找一位專家擔任主編,負責邀稿,審稿,下標…我們則只做末端編務的服務。

對於這種餿主意大家會怎麼想,我們當然知道:誰能找那麼多專家來做這種「暗無天日」的事情?沒看過白日夢的話, 現在可以看一個!然而,有道是「得道多助」;人們一定想不到,像我們這種「不得道」、「得不道」的基金會,竟然有那麼多朋友答應出手,共襄一種難以想像的盛舉!

這麼一來,我們就算是連闖三關了;沒看過撥雲見日的話,現在可以看一下。

至於到底有哪些主題,我們又陷害了哪些位專家呢?還有,那網路版最後就算了嗎?還是怎麼辦?這就敬請期待「改版日記6-3」,如果到時候前述種種還沒有變卦的話。
 

note.detail.more

關於全美語的三言兩語
關於全美語的三言兩語

直接教學不等於全美語,思考和討論的高階語言還是得靠中文。

編輯部 2023-05-30

改版日記六之二
改版日記六之二

2023-05-16

【自我實現者】寫詩種樹的行者──訪土地詩人吳晟
【自我實現者】寫詩種樹的行者──訪土地詩人吳晟

徐莫默 2022-08-01

【教育之窗】真正走在與達爾文相遇的路上——破解演化論與基督信仰不兩立的迷思
【教育之窗】真正走在與達爾文相遇的路上——破解演化論與基督信仰不兩立的迷思

人們為何不信演化論,演化論怎樣顛覆西方知識的傳統及基督...

鍾文婷(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 2022-07-01

【世界的窗口】哈佛大學零點計畫之「玩的教育學」
【世界的窗口】哈佛大學零點計畫之「玩的教育學」

「玩」是孩子學習的核心,是他們探索友誼,塑造新想法...

哈佛教育大學研究團隊 2022-07-01

【教育之窗】為什麼不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創世紀與科學在美國的糾葛 (下)
【教育之窗】為什麼不相信達爾文的演化論?——創世紀與科學在美國的糾葛 (下)

宗教與科學之爭走到今日似乎壁壘分明,然而教育的挑戰才真正開始

鍾文婷 2022-06-01

【自我實現者】勇於做夢,初心不改——訪走風的人   獵人學校創辦者 亞榮隆.撒可努
【自我實現者】勇於做夢,初心不改——訪走風的人 獵人學校創辦者 亞榮隆.撒可努

「讓吹來的風流動,灌進,我們叫替風開路的人;

徐莫默 2022-06-01

【特寫】創傷知情座談系列(三)——創傷知情在學校
【特寫】創傷知情座談系列(三)——創傷知情在學校

在創傷知情系列座談的前兩場,我們透過創傷知情的眼光重新理解…

李昀修 2022-06-01

雙語教育知多少? 災難和願景的一線之隔
雙語教育知多少? 災難和願景的一線之隔

我們整理了目前全國雙語學校的校數、師資以及外師等等…

編輯部 2022-04-01

雙語快要來了,你探聽到什麼?
雙語快要來了,你探聽到什麼?

去年,雙語教育政策獲得四年一百億元的補助,教育部長潘文忠…

李昀修 2022-04-01

雙語已經來了,看他們怎麼說
雙語已經來了,看他們怎麼說

雙語教育加速進場,六都都在爭取成為第一個達標的城市…

朱慧雯 2022-04-01

小孩上幼兒園之後
小孩上幼兒園之後

還記得小孩開始會走路之後,每次帶小孩去公園玩,路人都會好奇…

小史爸 2022-03-01

創傷知情座談系列(一)—— 家庭中的創傷知情:是家人,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人
創傷知情座談系列(一)—— 家庭中的創傷知情:是家人,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人

是家人,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人。許多時候我們會忘記這件事情…

李昀修 2022-03-01